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节 (第2/4页)
妈在当,阿哥在管事,轮不到你的份!" "我偏要管!"月芳愤怒地嚷起来,"前楼现在是我们一家住着,我怎么管不着?爸爸mama答应了,叫你女儿挤进他们亭子间去啊。想想看,你们搬出之后,一会儿洁尘回来住,一会儿又塞进个外地小姑娘!沈艺也大了,你们为啥不想想她?" 观尘也从里间转出来了,阴沉着一张脸,眉头皱得老紧,手里夹支烟,无可奈何的目光同若尘交换一下,没说话先干咳了几声。沈若尘明白了,阿哥虽然答应了他,但嫂子回家以后,已和他有过较量了。 沈若尘冷冷一笑:"是嘛!要是我分不到房子,这八平方米仍是我的。" "可你现在分到房子了,户口也迁出去了,这里没你的份了。"月芳毫不示弱地道,"你有家,为啥不把女儿领回自己家去?" 这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太损人了。沈若尘的火气腾腾地往上冒,他把手一抡举起来: "你不要给我太猖狂了。惹得我火起来,我就不客气!" "哼!" 亭子间门打开来,母亲先趿拉着拖鞋踏上楼梯,压低嗓门劝: "吵啥、吵啥?把邻居们吵醒了好听是不是?都是一家人,亲兄弟,相处一直不错的。碰到事情好好商量嘛!" "姆妈你话里不要含骨头!"月芳的嗓门吊得更高,忿然责问起母亲来,"照你这话讲,他们两兄弟好好的,是我从中挑拨喽?不行,得把话讲讲清楚,今天这事究竟是为啥引起的!" 母亲仍是轻言细语:"月芳,我哪是这种意思嘛!我只是劝你们不…" "你就是这个意思…" 月芳的厉喝还没嚷嚷完,不提防观尘手中的烟一扔,三脚两步扑过来,抡起巴掌,朝着月芳就是一个耳光: "我叫你对姆妈哇哇叫,我叫你朝兄弟乱吵乱骂,你不得了啦!" 月芳嘶声拉气地哭叫起来,双手捂着脸,跑进里屋去了。沈艺凄声切切地哭泣着,跟着母亲跑进去。 母亲扯住了要跟着扑进去的观尘:"不要打,你做惯了活,手脚很重的,不能打啊!" 观尘跺着脚道:"我偏打!妈的,别说她刚升副科长,就是升了副市长,我也要打!" 站在门外的父亲嗓音脆脆地道:"本来不是啥难解的题目嘛!非要闹成这个样子,太不像话了!" "你那宝贝儿子像话!"月芳在里间哭泣中仍不罢休,抢白道,"在乡下讨了老婆生下女儿,离了婚回上海来又讨又生!" 沈若尘气得脸一阵青一阵白,真要冲进去同她论理。美霞扑了上来,双手使劲扯住他衣襟,汪满眼眶的泪水全淌了出来,不断地摇头。 退休后仍在律师事务所供职、很受人尊敬的父亲说话都遭月芳抢白,观尘又想返身进屋,也被母亲牢牢地堵在前头,又是挤眉又是瞪眼又是双手阻拦,不让他进。 沈若尘雷鸣样吼出一声:"好,我带美霞走,现在就走!" "走嘛。"父亲的声音仍像打官司一样清脆,"后门口已经堵满看热闹的人了。" "我怕什么人看?"沈若尘坦然道,"这孽又不是我一个人作下的。想当初,我不去插队,阿哥要去。我们家不去,别人家要去。去了喊扎根一辈子,自然要结婚过日子。可后来又允许回来,人人都回来我为啥不能回?我没啥见不得人的。走,美霞,回家去!没人跟我过,我们父女俩过。" 父亲抢先一步堵在楼梯口:"你已经跟梅云清讲了?" 沈若尘yingying头皮道:"讲了。爸爸,你…你放心。" 说着,拉起女儿的手,朝楼下走去。楼上,不知是哪个,把楼梯灯开亮了。后门口,果然有几张男男女女的脸,在朝楼梯上张望。 从惊疑、好奇、众目睽睽的人堆里走出来,推着自行车步出弄堂,沈若尘俯身对默然不语的女儿说,他骑自行车带她行吗?她点头说行。他问她怕不怕。她说不怕,阿妈带她到农场,或是由农场到勐禾大寨月亮坝,都用自行车带的。沈若尘发现,说这些话时,她的眼里闪烁出阵阵神采。 这个女儿真是美,任何不带偏见的人都能看清这一点。 母亲早晨锻炼买回菜来,头一眼见到她,惊叹着偷偷地道,天哪,这小姑娘简直是仙女。为啥月芳和沈艺就瞎了眼看不见? 沈若尘又补充了一句,说上海不同于西双版纳,骑自行车是不能带人的。不过这会儿是夜里,过了八点,好多十字路口的警察都走了,他能带她。过一两条热闹的路口时,他让她下车,她就下来,好么? 美霞认真地听着,眨动着眼睫毛点头,表示她全懂。 她坐在后座上,沈若尘骑上车,又转脸叮嘱她一声,坐稳了,拉牢,就蹬开了。 车行很快,龙头不时摇晃。坐在身后的美霞始终静悄悄的。沈若尘发现,她并没有环抱住自己,或是逮住他衣襟保持平衡,她一定是紧紧扶着车座。 这孩子的性情真吸引人。 刚才的那一场风暴来得太突然了,几乎不允许他来得及思索。此刻冷静下来想想,沈若尘觉得自己也过于冲动。 如果他上楼去,阻止沈艺往下说,打声招呼,把美霞带回家去,效果要好得多。他何必去呵斥沈艺,何必又同嫂子争执,最终惹得观尘大动肝火,犟脾气发作打了嫂子。这一来,家人要为此不舒服好几天。更重要的,是他很难再领着美霞走进家门了。他这会儿真有些破釜沉舟的味道,只有一条路了,带着美霞回家。如若妻子硬是认定说出的话不松口,美霞的出路只有一条,回西双版纳去。否则,他们的婚姻就将遭到威胁。哦,婚姻! 沈若尘的心沉甸甸的,一点也轻松不起来。得承认这都是美霞的到来引起的,可他能怪美霞吗,她是最无辜的呀!她有什么罪?要怪只能怪韦秋月的命太苦,她年轻轻的就害脑瘤死了,她如不去世,决不会让美霞千里迢迢来寻找他。她至少得让美霞长到十七八岁,才能放女儿出远门哪。怪秋月也是不公平的。 那该怪谁呢?怪他们当年的婚姻,怪他们两个出生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氛围的青年男女的结合。是啊,奇特的历史和环境使得上海人共同的一些心理品性与西双版纳的傣族风情绝然不同;但是,当年不正是这种种相异很远的差别,使得他们产生相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