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称职的兽医_第四章洪承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洪承畴 (第1/3页)

    第四章 洪承畴

    辽东的局势的变化使得整个历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假如从前我还能找到轨迹摸到脉络的话,现在我对未来已经是一无所知了。

    对于皇太极来说正所谓进一步山穷水尽,退一步海阔天高,放弃辽东使他丢失了大量的军民,丢失了祖宗之地,这让他的威望和权利都受到了挑战,然而这也让他彻底摆脱了两面受敌的难堪境遇。

    以往女真要入关必须经过山海关,绕道而行将会被切断后路,并且他还要受到朝鲜从后方的威胁,我就像一只饿狼一样时刻窥伺着皇太极的后院,几次征伐朝鲜和明朝的失败就在于此,辽东不但在陆上和朝鲜接壤,海上更是能让朝鲜畅通无阻,肆无忌惮,面对多方面的威胁,皇太极实在是疲惫不堪。而此刻他占据了河套平原,背后有广阔的纵深,并且和明朝有着漫长的边境线,这里的长城年久失修,守军严重不足,几乎是任何地方都可以成为攻击的突破点。还有一点就是陕西爆发的农民起义,大量牵制了明军,这让皇太极的女真在边境上出入无人之境,遭遇的抵抗微乎其微。

    当然了皇太极也不是没有付出代价,为了笼络和安抚蒙古王公贵族的人心,他先后取了四个蒙古老婆。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的姑姑,我的媒人),是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的女儿,成婚那年,皇太极23岁,博尔济吉特氏15岁。皇太极继位后,博尔济吉特氏成为后金第一夫人,称中宫…清宁宫大福晋。这是早先的了,他没吃什么亏,娶布木布泰(大玉儿)他更是占了便宜,毕竟那时大玉儿只有14岁,而皇太极已经34岁了,简直就是残害幼女,不过好在多尔衮这时给他带了一顶大大的绿帽子。

    这也使得皇太极没有那么得意了,在我看来为了政治需要,皇太极简直就是牺牲色相,征服林丹汗后,为了收复他的部众,皇太极不惜娶林丹汗的囊囊福晋那木钟为妃,以此笼络她的父亲蒙古阿霸垓郡王额齐格诺颜。随后他又马不停蹄的娶了巴特马-璪,这个原是林丹汗的窦土门福晋,只因为林丹汗死后,她携部众降金,这个女人在蒙古可是很有势力的,他的儿子额哲在林丹汗死后成为顺位继承人,林丹汗的余部大多归他统辖。这还不够皇太极皇太极为了联络蒙古,还以以次女下嫁额哲,命济尔哈朗娶林丹汗遗孀苏泰太后为福晋,长子豪格及二兄代善、七兄阿巴泰分别同察哈尔、准噶尔等部联姻,从而构成错综复杂的姻盟,以此来稳定漠南蒙古残部以及游牧于伊犁、额尔齐斯、塔尔巴哈台等地的西瓦剌蒙古(厄鲁特蒙古)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和硕特等漠西蒙古四部。

    在构建完成这个复杂的关系网后,皇太极在归化开始筑城,并且宣布建立大清国,皇太极被奉为皇帝尊号。努尔哈赤、皇太极相继称汗,是沿袭蒙古称号,皇帝则是汉族传统的最高称号,改号皇帝意味着高居蒙古诸汗之上,并且意味着与明朝皇帝并立,不再是边族之国。同时皇太极又宣布废除女真(诸申)名号,正式规定被征服的跟随他迁都规划的各地女真人统称为满洲,并且纺要夺回辽东。这年6月,女真诸贝勒、蒙古八固山厄真、外藩蒙古诸贝勒、汉军都元帅、总兵官及文武大臣在归化举行盛大的典礼,共上尊号,由和硕贝勒阿巴泰上满文表章、科尔沁蒙古土谢图济农巴达礼上蒙文表章、都元帅孔有德上汉文表章。皇太极受尊号为“宽温仁圣皇帝”(蒙语称号为博克达彻辰汗),立年号为崇德。

    热热闹闹的登基大典后,皇太极开始了新的一轮对中原的劫掠,正所谓未雨绸缪,为了能顺利过冬并且搜集汉人工匠,皇太极分遣额哲、济尔哈朗、豪格、孔有德四部率满蒙联军越过长城进袭大同、宁夏、榆林、兰州各地,掳掠人口及粮食。

    “又是这些,又是这些。”紫禁城里崇祯皇帝暴跳如雷,将桌案上的奏章全都摔在地上,大殿里的群臣一个个噤若寒蝉,跪在地上不敢出声。

    辽东的女真的败退曾让崇祯颇为高兴了一阵子,虽然这时各地的起义不断,但是在崇祯看来这不过是些乌合之众,本不足虑,加以时日这些刁民一定会被镇压的,他那时颇有一种幸灾乐祸,隔岸观火的意思,甚至有人出主意趁火打劫越过长城去袭击皇太极。要不是无法抽调兵力,崇祯皇帝大有可能来一个落井下石,然而谁能想到皇太极就像蟑螂一样长命,失去辽东不但没有削弱他的军力反而使整个黄河流域都暴露在他的攻击范围之内。

    最让人气恼的是皇太极居然称帝,皇帝是谁都能当的么,他皇太极称帝那意思不就是要赶自己下台么,崇祯叫嚷着要发兵讨伐皇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