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_第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节 (第3/6页)

 “别问我。”

    暖暖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去天坛,人最少?”我又问。

    “现在是大热天,又正值中午,谁会出门乱晃?”

    暖暖回答。

    “为什么…”“别再问为什么了。”

    暖暖打断我“再问我就收钱了。”我掏出一块人民币放到

    暖暖面前,问:“为什么你长得特别漂亮?”“这题不用钱。”

    暖暖笑了“因为天生丽质。”大伙从南天门进入天坛,果然天气热又逢正午,几乎没别的游客。

    进门就看到一座露天的上、中、下叁层圆形石坛,李老师说这叫圜丘坛。

    圜丘坛被两重矮墙围着,外面是正方形、里面是圆形,象征着天圆地方。

    这里是皇帝冬至祭天的地方。

    “先继续往北走,待会再折回来。”李老师说。

    我们没登上圜丘坛,沿着下层石坛边缘走弧线,走到正北再转直线前进。

    一出圜丘坛,便看到一座具蓝色琉璃瓦单簷尖顶的殿宇。

    “这是皇穹宇,是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祖先牌位的地方。”同学们一听,便想往殿内走去。李老师说等等,先往旁走。

    “太好了,这时候果然没人。”李老师在圆形围墙旁停下脚步,说:“这里是回音壁。待会两人一组,各站在圆形直径的两端,对着墙说话,声音不必大,也不用紧贴着墙。大家试试能不能听出回音。”回音壁直径61。5公尺、高3。7公尺、厚0。9公尺,是皇穹宇的围墙。

    墙身为澹灰色城砖,磨砖对缝、光滑严密,墙顶为蓝色琉璃瓦簷。

    奇怪的是,现在气温超过30度,但沿着圆墙走,却是清凉无比。

    我走到定位,耳朵*近墙,隐约听到风声,还有一些破碎的声音。

    “凉凉。”我听到了,是

    暖暖的声音,但声音似乎被冰过,比

    暖暖的原音更冷更低。

    “你是人还是鬼?”我对着墙说。

    暖暖笑了,笑声细细碎碎,有点像鸟叫声。

    “我听到了。”

    暖暖的声音。

    “我也听到了。”我说。

    “你吃饱了吗?”

    暖暖的声音。

    “我吃饱了。”我说。

    “凉凉。”“

    暖暖。”“我不知道该说啥了。”

    暖暖的声音。

    “我也是耶。”我说。

    暖暖和我都很兴奋,兴奋过了头,反而不知道该说什么?

    以前都是看着对方说话,现在对墙壁说话、从墙壁听到回答,真不习惯。

    我们随便说些不着边际的话,反正话不是重点,重点只是发出声音。

    我学狗叫,

    暖暖学猫叫;我再学被车撞到的狗,

    暖暖便学被狗吓到的猫。

    我试着说英文,也许回音壁有灵性,搞不好不屑英文,但

    暖暖还是听到。

    “我是才子啊,佳人在哪?”学弟的声音。

    转头看见王克在我五步外,她瞥见我的神情,有些不好意思便走开了些。

    “我要去

    暖暖!”

    暖暖的声音。

    我吃了一惊,决定装死。

    “听不清楚啊。”我说。

    “别装样了,你明明听到了。”“我没装样啊。”我说完就发现露底了。

    果然

    暖暖笑了,还笑得又细又长,似乎想让我觉得不好意思。

    暖暖笑着的同时,我彷佛听见心里的声音,也许那声音一直在心里乱窜,直到此刻遇见回音壁,才清晰涌现。

    “

    暖暖,我…”我说。

    “后面听不清楚。”

    暖暖的声音。

    “

    暖暖。”说完后,我把头往后仰,把声音降到最低最轻最小,说:“我喜欢你。”“后面还是听不清楚呀。”“别装样了。”我说。

    “我没装样呀。”

    暖暖似乎急了。

    暖暖,我知道你没听见,但总之我说了。

    这是我心里的回音。

    这种回音不需要被回应,它只想传递。

    李老师让大伙玩了20分钟,才简略说出回音壁的原理。

    这道理不难懂,声波在圆形的凹面内,藉由连续反射而传播。

    墙面坚硬又光滑,让声波的逸散减到最小,才能听到几十公尺外的回音。

    道理说来简单,但建筑时的精确计算、建材的选择、施工的细密,才是这几百年前兴建的回音壁不可思议之处。

    我这时才知道李老师为什么一定要挑人最少的时候来,因为一旦游客多,所有人七嘴八舌乱喊乱叫:ㄚ头、老爸、妹子唷、哥哥呀、我想放屁、吃屎吧你…

    你能听出什么?

    别说几十公尺外的回音了,有人在附近高喊救命你也未必听得见。

    李老师带领大伙走回皇穹宇的大殿前,当我们又想走进殿内时“再等等。”李老师笑了。

    李老师在皇穹宇前自北向南的甬道上跨了叁大步,停在第叁块石板上。

    “这是叁音石。大家轮流在此击掌,试试能不能听到叁个回声。”他说。

    大伙一个一个轮流站在第叁块石板上用力击掌,每个人都击完掌后,便围在一起询问彼此听到的回音状况,然后讨论起原理。

    这第叁块石板刚好是回音壁的圆心,声音向四周传播,碰到回音壁反射,回到圆心聚集;然后继续前进,碰回音壁,再反射,又回到圆心。

    只不过声音终究会损失,所以听到的回声会越来越弱。

    在环境极度安静、击掌力道够强、耳朵内没耳屎的条件下,搞不好可以隐约听到第四个回声。

    “你们好厉害。”李老师拍拍手。

    “老师应该站在第叁块石板上拍手,这样我们会觉得更厉害。”学弟说。

    李老师笑了笑,站在叁音石上用力拍手十几声,我们也都笑了。

    这其实不算什么,毕竟我们这群学生当中,不管来自台湾或北京,起码有一半念理工。

    走回叁层的圜丘坛,我们直接爬到最上层,坛面除中心石是圆形外,外围各圈的石头均为扇形。

    “这块叫天心石。”李老师指着中心那块圆石“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