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节 (第2/4页)
餐厅内弥漫温暖的气氛,顾客脸上也都有一种淡淡的、看似幸福的笑容。 暖暖和那位中年男子边吃边谈,我专心吃饭和喝酒,叁人都有事做。 当我打算拿出餐巾纸擦擦满足的嘴角时,发现包着餐巾纸的纸袋外面,印着一首诗。 秋天我回到波特曼在那首老情歌的末尾想起你特有的固执从我信赖地把你当作一件风衣直到你缩小成电话簿里一个遥远的号码这期间我的坚强夜夜被思念偷袭你的信皱皱巴巴的像你总被微笑淹没的额头我把它对准烛光轻轻地撕开当一枚戒指掉进红酒杯我的幸福已夺眶而出“当一枚戒指掉进红酒杯,我的幸福已夺眶而出。”中年男子说。 我抬起头看了看他,我猜他应该是跟我说话,便点了点头。 “这首诗给你的感觉如何?”他问。 “嗯…”我沉吟一下“虽然看似得到幸福,却有一股哀伤的感觉。”“是吗?”他又问“那你觉得写诗的人是男的还是女的?”“字面上像是描述一位终于得到爱情的女性,但我认为写诗的人是男的,搞不好就是这家餐厅老板,而且他一定失去所爱的人。”我说。 “挺有趣的。”他笑了笑“说来听听。”“也许老板失去挚爱后,写下情诗、自酿红酒,让顾客们在喝杯红酒时,心中便期待得到幸福。”我说“男生才有这种胸襟。”“那女的呢?”“女的失去挚爱后,还是会快快乐乐的嫁别人。”我说。 “瞎说!” 暖暖开了口。 一时忘了 暖暖在身旁,我朝 暖暖打了个哈哈。 “你的想像力很丰富。”他说。 我有些不好意思,简单笑了笑。 暖暖起身上洗手间,他等 暖暖走后,说:“很多姑娘会把心爱的男人拐到这儿来喝杯红酒。”“就为了那首诗?”我说。 “嗯。”他点点头“你知道吗?秦小姐原先并非跟我约在这。”“喔?”我有些好奇。 “我猜她是因为你,才改约在这里。”“你的想像力也很丰富。”我说。 暖暖从洗手间回来后,他说:“合同带了吗?”“带了。” 暖暖有些惊讶,从包里拿出合同。 “我赶紧签了。”他笑着说“你们才有时间好好逛逛哈尔滨。” 暖暖将合同递给他,他只看了几眼,便俐落地签上名。 “那首诗给我的感觉,也是哀伤。”他站起身,抖了抖衣角,说:“戒指并非藏在信里,而是拿在手上。将戒指投进红酒杯时,夺眶而出的不是幸福,而是自己的泪。”他说了声再见后,便离开波特曼。 “我不在时,你们说了啥?” 暖暖问。 “这是男人之间的秘密。”我摇摇头“不能告诉女人。”走出波特曼,冷风扑面,我呼出一口长长的白气,却觉得通体舒畅。 经过一座西式马车铜雕塑,看见一条又长又宽的大街道,这是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旧称中国大街,但其实一点也不中国。 全长1450米,宽度超过20米,两旁都是欧式及仿欧式建筑,汇集文艺复兴、巴洛克、哥德、拜占庭、折衷主义、新艺术运动等建筑。 建筑颜色多姿多彩,红色系、绿色系、黄色系、粉色系、灰色系都有。 整条大街像是一条建筑艺术长廊,有着骄傲的气质和浪漫的气氛。 地上铺着花岗岩地砖,因为年代已超过一百年,路面呈现些微高低起伏。 这些花岗岩长18公分、宽10公分、高近半米,一块一块深深嵌入地面,铺出一条长长的石路。每块花岗岩约等于当时中国百姓一个月生活费。 全黑的街灯柱子为烛台样式,烛台上没插着蜡烛,而是用毛玻璃灯盏。 像极了十九世纪欧洲街道上的路灯。 恍惚间听见达达的马啼声,下意识回头望,以为突然来了辆马车。 脑里浮现电影《战争与和平》中,从马车走下来的奥黛丽赫本。 今天是星期六,这里是步行街,汽车不能进来,不知道马车可不可以? 街上出现人潮,女孩们的鞋跟踩着石砖,发出清脆声响。 哈尔滨女孩身材高挑,腰桿总是挺直,眉目之间有股英气,感觉很酷。 如果跟她们搭讪时说话不得体,应该会被打成重伤吧。 20岁左右的俄罗斯女孩也不少,她们多半穿着合身皮衣,曲线窈窕。 雪白的脸蛋透着红,金色发丝从皮帽边缘探出,一路叽叽喳喳跑跑跳跳,像是雪地里的精灵。 但眼前这些美丽苗条的俄罗斯女孩,往往30岁刚过,身材便开始臃肿,而且一肿就不回头。 难怪俄罗斯出了很多大文豪,因为他们比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人,更容易领悟到美丽只是瞬间的道理。 “说啥呀。” 暖暖说。 “嘿嘿。”我笑了笑。 “你觉得东北姑娘跟江南姑娘比起来,如何?” 暖暖问。 “我没去过江南啊。”我说。 “你不是待过苏州?”“苏州算江南吗?”“废话。” 暖暖说。 江南女子说话时眼波流转,温柔娇媚,身材婀娜,就像水边低垂的杨柳;东北女子自信挺拔,肤色白皙眉目如画,像首都机场高速路旁的白桦树。 “但她们都是丽字辈的。”我说“江南女孩秀丽,东北女孩俏丽。”“所以我是白桦?” 暖暖说。 “嗯?”“你忘了吗?” 暖暖说“我也是东北姑娘呀。”“你是女神等级,无法用凡间的事物来比拟。”“我偏要你比一比。” 暖暖说。 “如果硬要形容,那么你是像杨柳的白桦。”我说。 五个俄罗斯女孩走近我们,用简单的英文请我帮她们拍张照。 我接过她们的相机,转头对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