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节 (第3/4页)
暖暖叹口气说:“长得帅就有这种困扰。”背景是四个拉小提琴的女孩雕塑,一立叁坐,身材修长窈窕、神韵生动。 我拍完后,也请其中一个女孩帮我和 暖暖拍张照,并递给她 暖暖的相机。 我和 暖暖双手都比了个v。 拿着在这条街上拍的照片,你可向人炫耀到过欧洲,他们绝对无法分辨。 唯一的破绽大概是店家招牌上的中文字。 “您真行。”拍完后, 暖暖说:“竟挑最靚的俄罗斯姑娘。”“我是用心良苦。”我说。 “咋个用心良苦法?”“那俄罗斯女孩恐怕是这条街上最漂亮的,她大概也这么觉得。”我说“但这里是中国地方,怎能容许金发碧眼妞在此撒野。所以我让她拍你,让她体会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还有一山高的道理。你没看到她按快门的手因为羞愧而颤抖吗?”“瞎说。” 暖暖哼了一声。 暖暖白皙的脸蛋冻得红红的,毛线帽下的黑色发丝,轻轻拂过脸庞。 在我眼里, 暖暖是这条街上最美丽的女孩。 暖暖才是雪地里的精灵。 到了圣索菲亚教堂,这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教堂。 教堂由暗红色的砖砌成,拱型窗户嵌着彩色石英玻璃。 平面呈不等臂“十”字形,中间为墨绿色形状像洋葱头的拜占庭式穹顶;前后左右为墨绿色俄罗斯帐篷式尖顶,穹顶和尖顶上都有金色十字架。 清澈的蓝天下,成群白鸽在教堂前广场飞舞。 暖暖双手左右平伸,还真有两只白鸽停在她手臂上, 暖暖咯咯笑着。 我说冬天别玩这游戏, 暖暖问为什么? “鸽子大便和雪一样,都是白色的,分不出来。”我说。 暖暖瞪了我一眼后,便将手放下。 经过一栋颜色是淡粉红色的叁层楼建筑,招牌上写着马迭尔宾馆。 暖暖说别看这建筑不太起眼,百年前可是东北数一数二的宾馆,接待过溥仪、十四世达赖喇嘛、宋庆龄等名人。 “冷吗?” 暖暖突然问。 “有点。”我说“不过还好。”“那么吃根冰棍呗。”“喂。”我说“开玩笑吗?”“这叫以毒攻毒。” 暖暖笑了笑“吃了兴许就不冷了。”“那叫雪上加霜吧。”我说。 暖暖不理会我,拉着我走到马迭尔宾馆旁,地上摆了好几个纸箱。 我看了一眼便吓一大跳,那些都是冰棒啊。 后来才恍然大悟,现在温度是零下,而且搞不好比冰箱冷冻库还冷,冰棒自然直接放户外就行。 暖暖买了两根冰棒,递了一根给我。 咬了一口,身体没想像中会突然发冷,甚至还有种爽快的感觉。 但吃到一半时,身体还是不自觉发抖了一会。 “我就想看你猛打哆嗦。” 暖暖笑得很开心。 吃完冰棒后, 暖暖说进屋去暖活暖活,我们便走进俄罗斯商城。 里头摆满各式各样俄罗斯商品,店员也做俄罗斯装束。 但音乐却是刀郎的《喀什噶尔胡杨》,让人有些错乱。 我买了个俄罗斯套娃,好几年前这东西在台湾曾莫明其妙流行着。 走出俄罗斯商城,远远看见一座喷水池。 原以为没什么,但走近一看,喷出的水珠迅速在池子里凝结成冰,形成喷水成冰的奇景。 马迭尔宾馆斜对面便是教育书店,建筑两面临街,大门开在转角。 建筑有五层,外观是素白色,屋顶是深红色文艺复兴式穹顶。 大门上两尊一层楼高的大理石人像、两层楼高的科林斯壁柱从叁到四层、窗台上精细的浮雕、半圆形与花萼形状的阳台,这是典型的巴洛克建筑。 我和 暖暖走进书店,这是雅字辈地方,建筑典雅、浮雕古雅、氛围高雅,于是我只能附庸风雅,优雅的翻着书。 “我是不是温文儒雅?”我问 暖暖。 暖暖又像听到五颗星笑话般笑着。 离开教育书店,我和 暖暖继续沿街走着。 街上偶见的铜雕塑,便是我们稍稍驻足的地方。 我问 暖暖为什么对哈尔滨那么熟? “因为常来呀。” 暖暖说。 “为什么会常来?”“我老家在绥化,就在哈尔滨东北方一百多公里,坐火车才一个多钟。”“原来如此。”我说。 “对了。” 暖暖说“我昨晚给父亲打了电话,他要我有空便回家。”“回家很好。”我说。 “我父亲准备来个下马威,两坛老酒,一人一坛。”“你和你父亲很久没见面,是该一人一坛。”“是你和我父亲一人一坛!”“啊?”我张大嘴巴。 “吓唬你的。” 暖暖笑了“你放心,晚上还得赶回北京呢。” 暖暖带我走进一家面包店,一进门便闻到一股浓郁的香味。 一堆脸盆大小的面包摆满架上,形状像吐司,据说每个有四斤重。 暖暖说俄语面包的发音近似列巴,因此哈尔滨人把这种面包叫大列巴。 大列巴由酒花酵母发酵而成,因此香味特浓,而且闻起来还有一点点酸。 我抱了一个大列巴,才七块人民币。 暖暖说大列巴在冬天可存放一个月。 “从北京到绥化多远?”我问 暖暖。 “1400公里左右。”“那么每天走40几公里,走一个月就可以到绥化了。”“干啥用走的?”“如果下起超级大雪,飞机不飞、火车不开,我就用走的。”“说啥呀。”“去找你啊。”我说“我可以扛着几个大列巴,在严冬中走一个月。”“你已经不怕东北虎跟黑熊了吗?”“怕了还是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