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_第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节 (第3/4页)

南方的渤海海面上,并立着高低两块礁石,高的竖立像碑、低的躺下像坟,传说那就是孟姜女的坟墓。”顿了顿,

    暖暖又说:“不管海水多大,永远不会淹没那座坟。”

    暖暖说故事的语调很柔缓,会让人不想插嘴去破坏气氛。

    “挺美吧?”过了一会,

    暖暖说。

    “嗯。”我点点头。

    眼角瞥见

    暖暖微扬起头,闭上双眼,神情和姿态都很放松。

    背后传来咳咳两声,我和

    暖暖同时回过头,看见高亮站在我们身后。

    “不好意思,打扰您们了。”他说“其实孟姜女传说的破绽挺多的。”“喔?”我站起身。

    “其一,孟姜女跟秦始皇根本不是同一时代的人,秦始皇得连着叫孟姜女好几声姑奶奶,恐怕还不止。其二,秦始皇和其先祖们所修筑的长城,可从未到达山海关。”高亮说得很笃定。

    我相信高亮说的是史实。

    但在“真”与“美”的孟姜女之间,如果她们硬要冲突打架只剩一个时,我宁可让美的孟姜女住进我心里。

    毕竟我已经领悟到历史的“真”,就让我保留孟姜女的“美”吧。

    听到唉唷一声,原来是

    暖暖想起身结果又一屁股坐地上。

    “腿有些软。”

    暖暖笑了起来。

    “我帮你。”我伸出右手。

    暖暖也伸出右手跟我握着,我顺势一拉,她便站起身,拍拍裤管。

    “有条便道。”高亮往旁一指“从那儿绕过去,就可以继续爬了。”高亮带着我和

    暖暖从便道走上长城“就快到了。”他总是这么说。

    看到不远处有座敌楼,心想又可以歇会了。

    “终于到北七楼了。”高亮说。

    “北七?”我说“你确定这叫北七吗?”“是啊。”高亮说“下个楼就是终点,北八楼。”“

    暖暖!”我大叫一声。

    “我就在你身旁,”

    暖暖说“你咋呼啥?”“快,这是你的楼,你得在这单独照张相。”

    暖暖和高亮似乎都一头雾水。

    我不断催促着,

    暖暖说:“他的相机挺专业的,别浪费胶片。”“胶片这东西和青春一样,本来就是用来浪费的。”高亮笑了笑。

    喔?高亮说的话也挺深奥的。

    高亮举起镜头要

    暖暖摆姿势,

    暖暖见我贼熘熘的眼神,指着我说:“你转过身,不许看。”我转过身,高亮按下快门,然后说:“老蔡,你也来一张?”“不。”我摇摇头“这个楼只能用来形容

    暖暖。”向前远望,北八楼孤伶伶立在半空中,看似遥不可及。

    好像老天伸出手抓住北八楼上天,于是通往北八楼的路便跟着往上直冲。

    坡度越走越陡、城宽越走越窄,墙砖似乎也更厚重。

    “这段路俗称好汉坡。”高亮说“老蔡,加把劲。”我快飙泪了。

    大凡叫好汉坡的地方,都是摆明折磨人却不必负责的地方。

    大学时爬过阿里山的好汉坡,爬到后来真的变成四条腿趴在地上爬。

    我让

    暖暖在我前头爬,这样万一她滑下来我还可以接住。

    “学长,我在你后面。”我转头看见学弟,但我连打招呼的力气也没。

    他右手拉着王克的手往上爬,左手还朝我比个v。

    “我有点恐高,所以…”王克似乎很不好意思,澹澹地说。

    没想到这小子精神这么好,还可以拉着姑娘的小手,这让我很不爽。

    “别放屁喔,学长。”学弟又说“我躲不掉。”如果不是…我没力气…骂人…王克又在…我一定骂你…猪头。

    我一定累毙了,连在心里os都会喘。

    暖暖似乎也不行了,停下脚步喘气。

    “

    暖暖。”我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啥?”

    暖暖回头。

    “你知道台湾话白痴怎么说?”“咋说?”“就是北七。”“你…”暖暖睁大眼睛手指着我。

    “要报仇上去再说。”

    暖暖化悲愤为力量,一鼓作气。快到了…快到了…

    终于到了。

    暖暖没力气骂我,瘫坐在地上。我连坐下的力气也没。

    王克一个劲儿向学弟道谢,学弟只是傻笑。

    “别放在心上。”学弟对她说“我常常牵老婆婆的手过马路。”溷蛋,连老婆婆那充满智慧痕迹的手都不放过。

    北八楼的景色更萧瑟了,人站在这里更感孤独。

    我心想驻守在这里的士兵怎么吃饭?大概不会有人送饭上来。

    走下去吃饭时,一想到吃饱后还得爬这么一段上来,胃口应该不会好。

    也许久而久之,就不下去吃饭了。

    这太令人感伤了。

    压后的北京李老师终于也上来了“还行吗?”他笑着问。

    “瘫了。”一堆同学惨叫。

    “领悟到唐朝诗人高适写的“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了吗?”他问。

    “多么痛的领悟。”有个台湾学生这么回答。

    “这就是历史。”台湾周老师说“大家说是不是?”这次没人再有力气回答了。

    “精神点,各位好汉。”北京张老师拿起相机“咱们全体在这合个影,希望同学们在心里默念:我是爱好和平的好汉。”拍照时台湾吴老师叫学弟躺在地上装死,再叫四个学生分别抓着他四肢,抬起学弟当作画面背景。真难为他还有心情搞笑。

    我们从这里坐北索道下城,在缆车上我觉得好睏。

    下了索道,上了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