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零的焦点-1 (第6/6页)
提这事,和嫂子闲聊聊,度过轻松的一天,这样可以宽慰一下嫂子,对双方都合适。 嫂子做了许多菜,虽然不招待来拜年的客人,还是准备了过新年的菜。 两人谈了一会儿金泽的事,对嫂子来说,心里虽然悲伤,但毕竟是第一次去那里,此刻还有些怀念的心情。 这时,大门口来了客人。嫂子出去迎接,回来说: “是你哥哥公司里的人。祯子,对不起,看一会儿电视,等一下吧。” “嗯,没事儿,你请吧。” “对不起,回头再聊。”说罢,嫂子出去了。嫂子将客人领到另外一间房间里。 这儿是幽静的住宅街的一角,听不到外面的人声,榻榻米的。半照着明亮的阳光。 祯子拧了一下电视机的频道或,屏幕上出现两个中年妇女和一个男子围着桌子举行座谈会的画面。 两个妇女在报上或杂志上见过。一个是评论家,一个是小说家,主持人是某报社妇女问题的评论员。从当中开始者的,内容不清楚。主题好像是“妇女对战争结束时的回忆” “战争结束至今已十三年了。俗话说,十年一个时代,十三年,应该是超过了一个时代。现在十来岁的人,对战争结束后的事情恐怕不太清楚了。我想请垣内先生谈一谈当时妇女的状况。”主持人说。 妇女评论家这样回答“那时候,听说美国军队要来,妇女们战战兢兢,除了局部地方出了一点乱子,大体上来说,都没有什么恐惧。可以说是平安无事。再说,美国兵对女人非常亲切,不愧为绅士。当时的妇女并不很吃惊。” “是啊!”女小说家贫动一下薄薄的嘴唇发言了。 “当时的女人反而有了自信。在这以前,日本的男性非常粗暴,为所欲为。” 说着,笑了一笑。 “可是见了美国兵,女人对男性的看法改变了,迄今对男性卑躬屈膝的女人忽然恢复了自信,是不是可以这样说?” “是的。当时,日本男性,因为战败,丧失自信。在这一点上,女性比男性泼辣多了。”主持人随声附和。 评论家接过去说: “从这一点来说,我认为战争结束后的三四年间,是日本男性丧失自信的时间,而日本女性却在美国占领军面前无所畏惧。” “是这样。女子从来没有过这样活跃,令人刮目相看。其原因,一、男子意气消沉。二、女人经过穿束脚裤忧郁的朝代后,突然把美国的花里胡梢,五颜六色的衣服披上身,从心理上行动上变得活泼起来。” 主持人点了点头。 “那是的。我们看到,穿着由旧和服改制的束脚裤的女人一下子都穿上红、黄、蓝色醒人耳目的西服,确实是新鲜。” 小说家翁动着像婴孩那样重叠起来的下巴说: “当时日本还没有像样的衣服。她们穿的衣服是美国人一手打扮起来的,因此,与那些与美国兵打交道的女人怪里怪气的英语一样,在服装上也被美国人感化了。 她们打破了过去的女性观念。” 评论家瘦、小说家胖,一瘦一胖,煞是有趣。评论家说: “也有经济上的理由。战争中物资缺乏。战后,几乎所有的有钱人,中产阶级靠卖东西过日子,在如此剧烈的环境变化中沦落下来的女性不在少数。可是当时她们似乎不觉得自己沦落,至少很少有这样的性情。 “亲切的美国兵是女人的憧憬。迄今作威作福的日本男人遗里遍遍、有气无力。 女人的反弹是非常有力的,因此,与后来职业化的卖俊不同,这些女人中也有良家女子。” 这时主持人说: “是这样。我听说有相当教养、毕业于相当级别学校的小姐成了美国兵的情妇。 从那以后已过去了十三年,当时二十岁,现在已三十二三岁了。这些人现在怎么样了?” “我认为,多数人已组织了很好的家庭。从沦落状态中坠入黑暗生活的人毕竟是少数。大部分恢复自己本来面貌,如今都成了很体面的人。” “后来,所谓吉普女郎都固定起来了。战争结束后不久,有相当一部分女性混在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女子大学毕业的。可是这些人都出色地更生了。现在年龄都在三十五、六岁,正像您所说的那样,都幸福地结了婚,过着平静的生活。” “可是,这些人对自己的丈夫是不是坦白以前的身世,’主持人问。 “这是个微妙的问题。”小说家眨巴眨巴细细的眼睛说: “为了求得和平的婚后生活,恐怕可以不说吧。当然,cao这种营生马上就结婚的人另当别论;那些洗手不干,找到正当职业,然后再同男性结婚的人一般都保守秘密。我认为这也是可以允许的嘛。” “那是呵。”评论家随声舰和道:“当时日本,吃了败仗,大家都在做恶梦。 这些女人也是挺可怜的。她们由于自己的努力,建立了新的生活,应该给她们幸福。” “是的。”两人同时点点头:“现在女人的服装一般都相当漂亮,也是受当时的影响。” 主持人说:“是这样。物资丰富了,衣服也丰富了。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花色。 从当时来看,女人把流行的服装消化掉,变成具有个性的打扮。刚才我已经说过了,那时是由别人打扮起来的。” “不过,现在偶尔还能见到穿着当时那样服装的女人。” “那是还从事那样职业的女人吧。”评论家说。“现在远离那个行业的人,穿的衣服肯定和那时不同。” 座谈会的话题转入到最近服装的倾向、男女关系应有的态度等等,越说越热闹。 后面那些话题,祯子听不下去了。在听这个座谈会的过程中,她的脸色变了。 早晨,祯子抵达金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