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家康问道 (第5/5页)
的分别。我只希望能和双方友好地做生意。虽然这只是一个想法,但我已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光悦有些为难“大人,您的教诲让小人受益匪浅。不过,可否容小人再说两句?” 光说心中仍有巨大的不安。家康看去对南蛮和红毛的对立已了然于胸。然而仍有两件事是他所不知的,其一乃是伊达政宗的性情,其二为大久保长安的人品。对天下之人与事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者,唯有神佛。人总有误信误见。比如信长公,性喜猎奇,少了新鲜玩意伺候着,很快就会被他厌弃,故荒木村重才被迫叛乱,佐久间、林佐渡守等旧臣亦遭流放,明智光秀才会兵变。秀吉公也一样。在他晚年令利休居士切腹时,他的昏昧不明已尤为显著。那时他听信谄媚,已堕入骄奢自大的深渊。光悦以为,秀吉公并非真心信服信长公,故才先追随而后代之。然而到了晚年,多疑与骄奢便毁了秀吉公倾半世之力打下的江山。家康公便比秀吉公少了许多弱处,若想寻得比他更圣贤之人,世间鲜矣。虽然如此,在光悦看来,家康身上毕竟还是有些缺失。 “无须多虑,但说无妨。” 望着家康坦荡的表情,光悦感到身体有些僵硬。但是,愈紧张愈要一吐为快,正是光悦的性格。“非他,小人担心大人您对教义的态度。” “你不是要劝我也信教吧?” “不,小人从未这般想过。但是…” 光悦不知该怎说才是,干脆横心直言道“大人对信奉之事过分仁慈了。换言之,亦是对神佛不够坚定。此即小人所忧之处。” “唔…”家康表情古怪地沉默起来。 “小人以为,大人对所有教派一视同仁,太宽容了。” “唔。” “小人绝非想劝大人皈依日莲宗。同为洋教,南蛮和红毛斗得如此激烈。面对这一事实,大人您是否也当好生了解他们各自的教义?万一他们的争斗殃及我国,您也能够清楚判断,当支持谁,不支持谁?”光悦说着,感到身上越来越热,汗水渐渐渗了出来。 家康沉思良久,方道:“光悦,我记得你常常道,人和人的脾气秉性不一样。” “是。不过脾气秉性和教义宗旨不能一概而论。” “那可能是和危害人间的邪教相比而言。重视人的性命,主张慈悲为怀,宣扬正义与太平…秉持这些信奉的人,比那些少了信奉的人离我们更近。” “大人,可能小人这样说太固执了,但人性情各异,亦有令人忧惧之辈。若其变成脱缰之马、谤法之徒,或成野狐禅,如魔道一般,也许比毫无信奉还要可怕。” “不,并非说你没有道理。是啊,许多人以为自己已然悟道,其实是魔道。强迫别人信奉,或者不许人信奉什么,都毫无道理。人之性情千差万别,长相也各不相同,无非因为人的出身心性之不同。故不论来自何宗何派,何妨顺其自然…这便是我的想法。” “大人,就这一点,小人想说说浅见。大人您方才说到‘魔道’,小人不认为大人真在讲魔道。但是世上诸多学人,信奉之忠诚完全不及大人,却对八大宗派了如指掌,无论鬼神儒佛,都能如数家珍。” “此乃小魔道。” “可这般说。他们知之,却并不信之。故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水流,他们都会立刻被冲走,即如随波逐流的浮木。” “是啊。” “天降雨,雨生洪,洪狼滔滔,此乃天道。小人我…”光悦逐渐难以抑制心中所思,眼中绽放出异样的光芒“改变大人的信奉,并非小人本意。大人对浮木的无所顾虑,让小人折服。但若让那些浮木把辛辛苦苦筑好的大堤冲垮了,堤后的百姓可就遭殃了,故小人才提醒大人要注意‘浮木’。” 家康突然使劲点了点头。“嗯,我似明白你的意思了。”停了一下,他又道:“光悦,你言中所指,似为大久保长安?” 光悦呆住,但他并无懊悔。他在说到“浮木”时,心里想的确实是长安。长安并无严肃认真的信奉,却一肚子见识,仗着那些玩意儿傲气十足,神气活现,实不过是狐假虎威。 “光悦,你对伊达政宗亦有所忧?”家康冷不丁冒出一句说笑般的话。 面对如此直白的问话,光悦也无法立刻回答。他并非对伊达政宗有所忌惮,而是忌惮心中神圣无比的日莲大圣人。人与人之间,互生憎恨万万不可,但对于那些玩弄权术、野心万丈之人,却绝不可宽大待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久保长安和伊达政宗亦有所不同。二人同样都有强烈的贪欲,但长安虽有怪癖,却无杀气。政宗则相反,貌似超然,实则周身充满乱世的凛凛杀气。家康此时特意提及二人,是否已对此有所察觉了?不过,现在光悦无确凿证据以评说是非。 “是我过分了。让你说说心中好恶,其实,说了又有何用?” “不,大人,既然大人问起,小人焉有不说之理?小人以为,伊达大人令人恐惧,小人诚不喜他。说这些真是不该,小人心里的祖师刚才这般数落,才未立刻回您。” “明白。完全明白。尊重心中的佛祖乃是诚心啊。” 家康停了一下,又道“但是,想想啊,我非疏忽大意之人。我对将军亦常说,真正的大将既能坐于漏船,亦能够卧于火屋。从你说的话中,我似发现船上有一两处快漏了。” 光悦再也说不出话来。一些人一旦拥有武力,便有极大威风;一些人则一旦有了权柄,就再难驾驭;但多数人因露了真面目而让人恐惧,也因露了真面目而让人亲近。光悦觉得秀吉公可怖,乃是因秀吉仗权杀了关白秀次及其妻妾。现在,光悦觉得家康可畏,乃是因为自己的真面目露在了家康面前,但这种畏惧亦伴着一丝亲近。 “嗯,看来,宗派对立比我想象的要可惧许多。” “大人明察。” “但我也很顽固。天下稳如泰山,德川方能安稳。故,我会为我的儿孙们计。先前我不愿世人这般评说我,如今已不为此烦恼了。” “若非如此,名剑恐就无用武之地了。” “赠送给安南国君的长刀,你用心做吧。” “事关名誉,小人定打造出能代表日本国的名刀,体现大人心意。” “有劳你了,光悦。” 光悦恭敬地垂首起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