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灵2·万事皆波澜_第十章君不来兮徒蓄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君不来兮徒蓄怨 (第3/3页)

了争斗,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在一瞬间达成协议——不打了,各自去救自己人。

    三人同时把脸转向退笔冢的方向,刚要迈步前冲,却愕然停住了脚步。在远处一条黑烟扶摇直上,还有那和尚的狰狞面容。

    “我靠,那是什么?”颜政脱口而出。空虚张大了嘴巴,两股战战,他今天早上起床的时候怎么也没想到会有这么一番遭遇。

    “先去救人要紧。”诸葛一辉沉声道,他对欧子龙很放心,但很担心十九的安危。

    二柱子扶起然然,颜政看了眼空虚“你是当事人,也别逃啊。”也不管他是否愿意,拽起来就走。

    于是他们五个人顶着滚滚墨雾,冲过云门塔林来到退笔冢旁空地,恰好看到罗中夏与十九在草地上打滚分开,已初具形态的巨大墨和尚就在不远的地方,浮在空中如同鬼魅,凄厉恐怖。

    “这…就是智永禅师吗?”

    诸葛一辉仰头喃喃说道,他问了一个和罗中夏一样的问题。在场众人都被这个巨大的凶神震慑住心神,在原地几乎挪不动脚步。就连颜政也收起了戏谑表情,脸上浮起难得的认真。

    和尚忽然仰天大吼了一声,空气都为之轰然震颤,似乎在叫着谁的名字,却无法听清。没等声波消逝,和尚又是一声凄厉叫喊,巨大的冲击波像涟漪一样向四周扩散,所有人都一下子被冲倒。怨气渐浓,他们感觉到呼吸都有了几丝困难,全身沉重无比,似是也被鬼魂的无边积怨压制束缚,光是从地上爬起来就要费尽全身的力气,遑论逃走。

    罗中夏一心想退笔,却没料到惹出这么一尊神仙。点睛笔依然闪亮,他却不知它的功能究竟是什么,该如何cao纵,不禁心中一阵凄然。十九还是那副样子,目不转睛地看着点睛,置眼前的危机于不顾。

    “这智永禅师真是害人不浅…”颜政吃力地扭动脖子,抱怨道。

    这时候一个惊惶的声音响起:“这…这不是智永禅师。”

    一下子除了十九以外的所有人都把注意力集中过来,说话的原来是空虚。他胆怯地指了指在半空摆动的和尚,结结巴巴地说:“小寺里有记载,智永禅师有一位弟子法号辩才,据说眉髯极长,也许…”

    “你知道些什么?”诸葛一辉一把揪住他衣领,厉声问道。

    空虚这时候反倒恢复了镇静,叹道:“这位辩才禅师,可算得上是本寺历史上第一可悲之人。”

    原来这位辩才禅师俗姓袁,为梁司空袁昂之玄孙,生平寄情于书画之间,也是一位大大有名的才子。因为仰慕智永禅师书法之名,他自入玄门,拜了智永为师,深得其真传。智永临死之前,把天下至宝——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真迹托付给他。辩才不敢掉以轻心,把真本藏在了卧室秘处,从不轻易示人。

    唐太宗李世民屡次找辩才索取,辩才都推说真本已经毁于战火。李世民无奈之际,手下一位叫萧翼的监察御史主动请缨,假装成山东一位书生前往云门寺。萧翼学识渊博,与辩才情趣相投,两个人遂成莫逆之交。辩才拿出秘藏的《兰亭集序》真本与他一同玩赏,萧翼便趁这个机会盗出帖子,献给李世民。经过这一番变故,辩才禅师惊怒交加,悔恨无极,终于圆寂于寺内。他的弟子们把他的骨灰埋在了佛塔之下,距离退笔冢不过几步之遥。

    听完这段公案,众人不由得都点了点头。看来这位辩才禅师怨念深重,死后一点怨灵纠葛于恩师所立的退笔冢内,蛰伏千年,恨意非但未消反而越发深重。难怪云门寺总被一股深重怨气笼罩,就是这位辩才的缘故了。

    “千年怨魂,那得该多大的怨念…”

    想到此节,所有人都倒抽一口冷气。此时辩才禅师已经吸尽了退笔冢内的墨气,冢土变得惨白,方圆几百米却都被罩在黑云之下。辩才本人的rou体神识早已经衰朽涅灭,只剩下怨恨流传后世,现在只怕早没了判断力,所见之人在其眼中都是萧翼,全都该死。刚才那一声巨吼,只怕也是找萧翼索债的。

    他们只是些笔冢吏——有一些还是半吊子——不是道士,面对这种局面,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无论是颜政的画眉、罗中夏的青莲还是十九的如椽,都无法应付这样的敌人。

    “点睛笔呢?它刚才是不是阻止了辩才的攻击?”诸葛一辉忽然想到,向罗中夏问道。两人二次相见,有些尴尬,但事急从权顾不得许多了。

    罗中夏黯然道:“我不知道…”

    这时然然抽泣起来,小小的身躯在怨气压制下颤抖着,如同落叶一般。颜政吃力地爬过去,一边抚摸着她的头发,一边安慰道:“安啦,事情不会变得更糟,因为已经是最糟了。我们会想办法对付那个大家伙,别怕。”

    然然捂着耳朵,泣道:“不,不是这个,我感觉得到,不是它,更大…马上就要来了,就在下面,我听到了巨大危险逼近的主题,音阶正在逐渐升高。”

    “还有更大的?”

    众人不禁面面相觑,在这深深秦望山中的云门塔林,难道还有比眼前这个禅师怨灵更可怕的东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