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_章一百三十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一百三十六 (第6/8页)

拿国库的银子,用董抟霄的“人运法”,买米运送到前线部队。并且命令四方要支付赎金和捐款的人,运送粮食到边境,用来安抚饥民。又说:“兵法招抚、围剿并用,所谓招抚并不是招抚贼人,而是招抚跟着贼人的饥民。现今一斗米要四钱,已经跟着贼人的还很少,没有跟随贼人但势必要跟随贼人的却有无数的人。请求按照神宗特别派遣御史发放粮食赈救灾民的先例,运送三十万粮食,来安抚饥民,使他们不成为贼人,以此孤立贼人的势力。”皇帝被他的话感动了,派御史吴生生带着十万两银子前往。李继贞认为太少,皇帝不听,后来贼寇果然一天天地强大起来。

    李继贞为人性格刚强而不肯低首下人,处理事情公正,拒绝开后门。大学士周延儒,跟李继贞同一年考中进士,委托李继贞为总兵官。李继贞瞪大眼睛推辞说:“我不接受命令,一定会受刑罚处分。刑部监狱很宽敞,可以容纳李继贞。”周延儒怀恨他。此后,加封尚宝寺卿,应当提升了,皇帝就命令他长期担任此职。田贵妃的父亲田弘遇要以祖先的功勋请求破格提拔没获允许,多次上疏诋毁李继贞,皇帝不听,宦官曹化淳想任用自己的私党为把总,李继贞不同意,于是嘱咐戎政尚书陆完学跟尚书张凤翼说话,让张凤翼采纳李继贞的建议。曹化淳很不高兴,跟田弘遇每天等待机会,向皇帝进谗言。因为小的失误,降了李继贞三级官。正好记录甘肃的功劳,李继贞请求皇帝起用原巡抚梅之焕,皇帝于是发怒,剥夺李继贞的官籍。此后,讨论四川桃红坝的功绩,恢复李继贞的官籍,致仕。

    崇祯十一年(1638)他被推荐起用,担任两京尚宝卿。第二年春天皇上召对,李继贞陈奏水利屯田十分详细,提升为顺天府丞,不久破格提拔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巡抚天津,监督蓟、辽军饷。于是大兴屯田,向皇帝提出划分土地、招徕佃农、农田用水、选拔官员、轻徭薄赋五项建议。白塘、葛沽数十里之间,庄稼获得极大的丰收。

    崇祯十四年(1641)冬天,下诏派水军支援辽东,因准备战舰不足,被除名。第二年夏天,征召任命为兵部右侍郎。患病,死在上任途中。当天傍晚,有一颗星星在院子中间陨落了。赠封为右都御史,荫封一个儿子做官。

    方震孺,字孩未,祖籍安徽桐城,后来迁到寿州。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由沙县知县进入朝廷担任御史。

    熹宗即位,叛逆太监魏忠贤勾结客氏。方震孺上疏陈述三朝的危难,说:“宫女近侍,易于谄媚,窥探圣上情况让人担心。宫中诏书频频颁发,恐怕会重蹈唐代‘斜封官’的覆辙。”天启元年(1621)陈奏《拔本塞源论》说:“先前的梃击案,王之肕、陆大受、张庭、李俸全都被排斥,而东林党人如赵南星、高攀龙、刘宗周各贤士,被终身禁锢,应该赶快召见任用他们。至于杨涟争取移官,侥幸没有罪过,不知道凭什么说他居功,还有勾结的嫌疑?将使得后代说我们有圣明的君主高高在上,却有相互勾结,假传圣旨的太监在下面为非作歹。”报告呈上去,震动了整个朝廷。这年春天巡视南城。宦官张晔、刘朝被人告了,魏忠贤替他们说情。方震孺不听,最终报告了皇帝,魏忠贤更加怨恨他了。

    辽阳失陷后,方震孺一天上了十三道奏疏,请求增派巡抚、疏通海运、调集边兵、撤换司马。一天五次到公卿门前击鼓,一边筹划一边痛哭,而请求让自己去犒劳部队。这时,三岔河以西四百里,荒无人烟,军民都逃跑了,文武将官没有一人向东进发的。皇帝鼓励他,派国库银二十万两给方震孺犒劳部队。六月,方震孺出关,会见将士,吊唁死亡战士,救护伤病员,军民一片欢腾。于是报告皇帝说:“河宽不到七十步,一叶小舟就可渡过,没有惊涛骇狼的危险,这是不足以倚恃的第一点。部队到来,砍木材做木排,上面堆上土,众人推它填河,就像走在平路上一样,这是不足以倚恃的第二点。三岔河离代子河不远,敌人从代子河直接渡河,防守三岔河的士兵不到二万人,能看着敌人渡到一半再阻止吗?这是不足以倚恃的第三点。沿河一百六十里,筑城则不能够,布置栅栏又没有用处,这是不足以倚恃的第四点。黄泥洼、张叉站冲浅之处,可以修城防守,现在那地方又不在我军手里,这是不足以倚恃的第五点。转眼之间就要结冰了,三岔河就会成为平地,驻扎部队,布置防守,还得五十万人,这些兵从哪里来?这是不足以倚恃的第六点。”又说:“我军以退为守,是不足以防守的,我军以进为守,则防守绰绰有余。专门依靠三岔河作为大本营,万一将来形势发生变化,榆关一线足以保卫蓟门吗?”奏疏呈上,皇帝命令方震孺巡按辽东,监察军事纪律。

    方震孺巡按辽东,有七个月没有住在房屋里,没有吃热熟食。有人想要放弃三岔河,退守广宁。方震孺请求在镇武驻兵。军法不严,请求下令宁、前监军,专门斩杀逃兵逃将,皇帝都听从了他的意见。然而这个时候,经略与巡抚不合,边防事务更加败坏了。方震孺再次上疏说山海关没有外卫,应赶快在中前所驻兵,作为山海关防卫的前哨,不听。

    第二年正月,任期满,在前屯待命,而大清兵已第二次渡过三岔河。先锋孙得功没有交战,却在镇武高喊:“军队失败了。”于是逃跑。巡抚王化贞在广宁,也仓惶逃跑,各城驻军也都闻风而逃,只有方震孺的前屯没有动摇。正在这个时候,西平守将罗一贯已经战死,参将祖大寿收拾残兵驻扎在觉华岛上。于是方震孺召见水军头领张国卿商量说:“现在东路军到处找粮食,听说祖将军在岛上有二十多万米豆,十多万士兵,数万百姓,无数的战船、器械、牛马,东路军和岛上部队联合以攻榆关,不是很幸运的吗!”于是方震孺、张国卿航海去会见祖大寿,慷慨激昂地对他说:“将军归国,我们担保你荣华富贵,如不归国,我方震孺就死在将军面前。”祖大寿痛哭,方震孺也跟着流泪,于是一起回归,获得军民辎重无数。

    有一个名叫徐大化的主事,是魏忠贤的死党,弹劾方震孺为“赃官”都御史邹元标举笔说:“方御史保全山海关,不仅无过而且还是国家的功臣。”给事中郭兴治于是借道学之名赶走邹元标。邹元标离职,方震孺也随即被罢官回家。第二年,魏忠贤、魏广微大造冤案,再次招聘弹劾方震孺的人,郭兴治再次追论方震孺在河西贪污赃款。逮捕方震孺拷问,判处他藏赃款六千多两,准备处以绞刑。扬州太守刘铎诅咒一案又被提起,于是诬赖方震孺与他交往、勾结,犯了杀头之罪,方震孺被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