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六十四 (第12/16页)
现在应当完成其工役。 西安城西井下泉水既咸又苦,饮用此水的人就生病。 龙首渠引水七十里,修筑很不容易,并且,有利之处只到达城束。 西南的皂河距城三十里左右,可以凿通,让引来的水与龙首渠汇合,那么,居住在周围的百姓全都获得好处。”邳州知州孟琳说:“榆行各社全都靠近沂河,长时间下雨使堤岸毁坏二十八处,低处田地全被淹没。 请求给予修筑。”全都依从他们的请求。 成化二年,修筑寿州安丰塘。 四年,疏通石州护城河。 六年,修筑平湖周家泾及独山海岸。 七年,潮水冲决钱塘江堤岸及山阴、会稽、萧山、上虞等地,和乍浦、沥海二所,以及塑遭各场。 命令侍郎李颐进行惨筑。 八年,在襄阳溃决河岸筑堤。 十年,朝廷大臣会合商议,江浦城北圩旧沟渠,往北通到滁河浦子口;城柬黑水泉旧沟渠,往南流入大江。 两条沟渠相对,山冈从中拦截。 应当开通成为河道,旱时引水灌注,滂时开闸排放。 依从他的主张。 成化十一年,疏浚杭州钱塘门旧渠道,往左连接涌金门,建立桥闸来蓄积湖水。 巡抚都御史牟俸说:“山东小清河,往上连接济南趵突各处泉水,往下通到乐安海边高家港盐场。 大清河,往上连接束平坎河各处泉水,往下通到滨州海丰、利津,海边富国盥场。 河道淤塞,苦于搬运装卸,又担忧下雨被水淹没。 劝农参政唐演疏通河道建立闸门,请命令他同时整治水利工程。”诏令许可。 成化十二年,巡按御史许进说:“河西十五卫,束起于庄狼,西到肃州,连绵不断将近二千里,所凭借的水利设施多数被有钱有势的人所强占。 应当设置官吏专门进行治理。”诏令屯田愈事兼管这件事。 成化十四年,牟俸说:“直隶苏州、松江与浙西各府,连年旱滂,因为四周环绕太湖,是东南最低下的地方,而且,苏州、松江更是最低下的地方。 所以每次遭逢久雨,众水奔流冲破堤防,湖泊上涨泛滥,淹没的土地无边无际。 按,太湖就是原先的震泽,往上容纳嘉、湖、宣、歙各州之河水,往下通到娄、束、昊淞三江之水,束江现在不能再见到,娄江、昊淞江流入大海的故道都还存在。 其地势与常熟福山、白茆二塘都能导引太湖水流入大江大海,使百姓不再淹没在水中,而且土地可以耕种,历代开掘疏浚都有现成的办法。 本朝也常常命令官吏修建治理,但没有得到治理的关键。 而靠近湖边有钱有势的人家完全把淤积成的滩地用来栽种谋取利益。 治水官吏不知道利与害,都在排水处建立石桥,堆积泥土成为道路,有的担心盗贼的船只往来,就用木绦钉成栅栏。 因此导致水道堵塞,公家和私人同时受害。 请求选择大臣中深知水利的人专门治理它,设立提督水利分司一员随时修建治理,则水势疏通,东南多有刹。”皇帝就命令牟俸兼任治理水利之职,听凭疏浚修筑。 工程完成,就专门设立分司。 成化十五年,修筑南京内外河道。 十八年,疏浚云南东西二沟,从松华坝黑龙潭到西南柳坝南村,灌溉田地几万顷。 修筑居庸关水关、城门拱券及隘口水门四十九处,楼铺、墩台一百零二处。 二十年,修筑嘉兴等六府海田堤岸,特地派遣京堂官前往督促这件事。 二十二年,疏通南京中下二新河。 弘治三年,依从巡抚都御史丘鼐的计策,设立官职专门治理灌县都江堰。 六年,敕令抚民参政朱坛疏通河南伊河、洛河,彰德高平、万金,怀庆广济,南阳召公等渠道,汝宁桃陂等水堰。 弘治七年,疏浚南京天、潮二河,满足卫所屯田水利。 七月,命令侍郎徐贯与都御史何鉴治理浙西水利。 第二年四月宣告成功。 徐贯刚刚接受使命时,奏请令主事祝萃跟随自己。 祝萃乘着小船探求了解水的源委。 徐贯然后命令苏州通判张曼疏通各河港之水,蓄积于大坝。 随即开挖白茆港浮沙,趁潮水退落,打开大坝之水冲击它,泥沙被冲刷干净。 潮水震荡冲击,一天天加宽加深,河水达于大海不受阻碍。 又命令浙江参政周季麟修筑嘉兴旧堤三十多里,用石堤代替土堤,增修湖州长兴堤岸七十多里。 徐贯于是上奏说:“东南是财赋征收所出之地,然而水灾太多。 永乐初年,命令夏原吉疏浚。 当时,因为昊淞江浮沙流动,不能施工。 到现在九十多年,河港沟渠更加堵塞。 臣监督官吏巡行视察,疏通昊江长桥,导引太湖分散流入淀山、阳城、昆承等湖荡。 又开通昊淞江同大石、趟屯等沟渠,排放淀山湖湖水,经由昊淞江然后到达大海。 开通白茆港白鱼洪、鲇鱼口,排放昆承湖湖水,经由白茆港然后灌注到大江。 开通斜堰、七铺、盐铁等池塘.排放阳城湖湖水,经由七丫港然后到达大海。 下游疏通,不再堵塞。 于是,开通湖州的漠泾,排放西湖、天目、安吉各山之水,从西南流入太湖。 开通常州的百渎,排放溧阳、镇江、练湖之水,从西北流入太湖。 又打开各陡门,排放漕河之水,经由江阴然后流入大江。 上游也畅通,不再堵塞滞留。”这次工程,修建和疏通河、港、泾、渎、湖、塘、陡门、堤岸一百三十五道,使用民夫二十多万,祝萃的功劳大啊。 巡抚都御史王殉说:“宁夏往昔有水渠三道,束汉、中唐全都畅通。 只有西边一道水渠傍着大山,长三百多里,宽二十多丈,两岸危险高峻,汉、唐旧迹全被淹没。 应当派遣兵士疏通,引水下流。 即用泥土修筑柬岸,建造营堡驻扎军队来防止盗贼侵犯。 请支库银三万两,以及灵州六年的盐税,用来供给其耗费。”又请求在灵州金积山河口,开通水渠灌溉田地,给予军队和百姓租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