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十一 (第7/9页)
落在外的人纷纷归附张士诚。 张士诚的为人,外表迟重寡言,似有气量,但实际上却无远大图谋。他占据吴中后,吴境太平已久,人丁兴旺,张士诚日渐奢侈放纵,政事松懈。张士信、潘元绍尤其喜欢聚敛财宝,金玉珍宝、古代法书帖及名画,无不收罗家中,而且日夜以歌舞自娱。将帅也懒散松懈,不听命令,每有攻战,总是自称有病,被授予官爵田宅之后才肯领命出征。到军中去时,装载妻妾奴婢、乐器的车辆络绎不绝,一路之上,或者大会游谈之士,或者赌博踢球,都不将军务放在心中。等到丧师失地返回后,张士诚一概置之不问,不久,又重新将其任命为将领。全军上下嬉娱,直到灭亡。 朱元璋与张士诚边境相接。张士诚屡次以兵进攻常州、江阴、建德、长兴、诸全等地,都不利而归。而朱元璋派邵荣攻湖州,胡大海攻绍兴,常遇春攻杭州,也都不能攻下。廖永安被捉,谢再兴叛降张士诚,当时朱元璋正与陈友谅相持不下,无暇顾及。陈友谅也派使者约张士诚夹攻朱元璋,而张士诚则仅想守境观变,所以虽然答应了使者,其军队却不采取行动。朱元璋平定武昌,率师返回,便立即命令徐达等进取淮东,攻克泰州、通州,围攻高邮。张士诚率水师溯江而上,前来支援,朱元璋亲自率军将他击回。徐达等攻占高邮,夺取淮安,将淮北之地全部平定。然后将檄文传至平江,历数张士诚八条罪状。徐达、常遇春率军自太湖直趋湖州,吴军迎战于毗山,又战于七里桥,都被打败,于是徐达、常遇春包围了湖州。张士诚派朱暹、五太子等率兵六万前来援救,驻扎在旧馆,筑起五寨以自卫。徐达、常遇春则筑成十处堡垒,断其粮道。张士诚获知事情紧急,亲自督兵来战,败于皂林。其将徐志坚败于东迁,潘元绍败于乌镇,升山水寨、陆寨全被攻破,旧馆外援断绝,五太子、朱暹、吕珍都缴械投降。五太子是张士诚的养子,身材短小精悍,却能平地跃起一丈多,又善于潜水,吕珍、朱暹都是有经验、善于作战的老将,现在都投降了。徐达得以巡行湖州,守将李伯升以城投降,嘉兴、松江等相继投降。潘原明也以杭州城降于李文忠。 二十六年一月,朱元璋大军进攻平江,筑起长墙围困平江。张士诚拒守数月之后,朱元璋派人送信招降他,信中写道“:古之豪杰,都以敬畏上天、顺从民意为贤能,以保全自身及家族为明智,汉代窦融、宋代钱亻叔就是如此。你应当三思,不要自取灭亡,为天下人耻笑。”张士诚不予回信,屡次突围决战,都被打败。李伯升知道张士诚已很困乏,便派与自己交好的食客越过城墙,前去劝说张士诚:“当初你所依赖的湖州、嘉兴、杭州,现在都已失去了。你独守此城,恐怕事变将会在城中发生,到那时你虽想死,却不能死。还不如顺从天命,派使者去金陵,说你之所以归顺是为了挽救城中百姓,然后打开城门,幅巾待命,应当不会失去万户侯之职。况且你的地盘,就好像你在玩一种赌输赢的游戏,得人之物而又失去它,对你又有什么损害呢?”张士诚仰视良久之后说道“:我会考虑这件事的。”于是谢客,却仍不投降。张士诚以前有一支勇胜军号称“十条龙”,个个骁猛善战,每次披上银铠锦衣投入战斗,现在也都战败,在万里桥下溺死。最后丞相张士信也中炮而死,城中喧闹纷乱,已无斗志。二十七年九月,平江城被攻破,张士诚聚集余部战于万寿寺东街,士兵却都四散逃走。张士诚只得仓惶逃回府第,关门自缢,被旧部将赵世雄解救。大将军徐达多次派李伯升、潘元绍等去传达其旨意,张士诚总是闭目不答,后来被抬出葑门,进入船中,不再进食。到金陵后,竟自缢而死,时年四十七岁。朱元璋下令备置棺材,将他埋葬。 张士诚被围困时,对其妻刘氏说:“我如果兵败将死,你们怎么办呢?”刘氏答道:“你不用担心,妾一定不会背弃你。”然后令人在齐云楼下堆积干柴。城被攻破时,刘氏将群妾驱赶上楼,命养子张辰保放火烧楼,自己也自缢而死。刘氏有两个幼子藏匿于民间,后来不知所终。在此之前,黄敬夫等三人掌权管事,吴人知道张士诚必败,所以民间流传有“黄菜叶”的十七字歌谣,后来他的死应验了这一传说。 张士诚自起兵到灭亡,共十四年。 方国珍,黄岩人。身材高大,面色黝黑,体白如瓠,力赛奔马。世代以行船海上贩盐为业。元至正八年(1348),有一个名叫蔡乱头的人,在海上打劫财物,官府派兵追捕他。方国珍的仇家便告发他通寇,方国珍杀死仇家,与其兄方国璋、其弟方国瑛、方国珉逃亡海上,聚集数千人,抢劫过往船只,阻塞海路。行省参政朵儿只班率军征讨,兵败,被方国珍所捉。方国珍迫使其请命于朝廷,授他为定海尉,不久反叛,侵犯温州。元朝以孛罗帖木儿为行省左丞,督军前往征讨,也兵败被捉。元朝只得派大司农达识帖睦迩再次招降他。不久,汝、颍之地兵起,元朝招募水师防守长江。方国珍心中疑惧,重新反叛,诱杀台州路达鲁花赤泰不华,逃亡入海。后来派人潜至京城,贿赂朝中权贵,允许他投降,授为徽州路治中。方国珍拒不听命,率军攻陷台州,焚烧苏之太仓。元朝又以海道漕运万户之职招降他,方国珍这才投降,并接受这一官职。不久进升行省参政,派兵进攻张士诚,张士诚派遣将领在昆山抵御。方国珍七战七捷,直到张士诚也投降,才停战退兵。 在此之前,天下太平,方国珍兄弟带头sao乱海上,官府惮于用兵,一意进行招抚。只有都事刘基认为方国珍是首逆,而且屡降屡叛,不可饶恕,但朝议时没有听从他的意见。方国珍授官之后,据有庆元、温、台之地,更加强大,不可控制。方国珍开始作乱时,元朝发出空名宣诏数十道,招募人们去进攻贼寇,许多海滨壮士响应招募,并为此立功,可是负责此事的官员接受重贿,总是不给这些人应有的赏赐,有一家为此死去几个人,却得不到官职。但对方国珍之徒,却一再招抚,都升为大官。因为这样,百姓都羡慕当强盗,跟随方国珍的人日益增多。元朝失去江、淮后,只得凭借方国珍的船只使海运畅通,便又以官爵笼络他,这样海运无事。有一个名叫张子善的人,喜爱纵横之术,劝说方国珍率军溯江而上,窥视江东,北夺青、徐、辽海。方国珍回答说“:我还没有这么大的志向。”然后谢之离去。 朱元璋攻取婺州后,派主簿蔡元刚出使庆元。方国珍与其下属商量道“:江左号令严明,恐怕不能与他对抗。况且与我为敌的,西有吴,南有闽。不如暂且表示顺从,借此作为声援以观其变。”下属觉得他说的在理。于是,方国珍派使者给朱元璋送信,并奉献黄金五十斤,白金五十斤,有花纹的丝织品一百匹。朱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