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七十九 (第6/11页)
受之君。故谷梁子曰“臣子必受君父之命”斯义也,非直尊君父也,亦所以自尊焉耳。盖尊其君父,亦将使人之尊己也。如此则义礼明而祸乱亡。今说者谓‘伦序当立斯立已’,是恶知《礼》与《春秋》之意哉! 若夫前代之君,间有弟终而兄继,侄终而伯叔父继者,此遭变不正者也。然多先君之嗣。先君于己则考也,己于先君则子也。故不可考后君,而亦无两统二父之嫌,若晋之哀帝、唐之宣宗是也。其或诸王入嗣,则未有仍考诸王而不考天子者也。陛下天伦不先于武宗,正统不自于献帝,是非予夺,至为易辨。而二三臣者猥欲比于遭变不正之举,故曰悖礼之尤者也。 其他所辨七事,亦率仿此。 书奏,天子大怒,下镇抚司考讯。已,贳出之,夺俸三月。会给事中陈洸外转,疑事由文选郎夏良胜及蕙。良胜已被讦见斥,而蕙故在。时亳州知州颜木方坐罪,乃诬蕙与木同年相关通,疑有jianian利。章下所司,蕙亦奏辨。帝不听,令解任听勘。蕙遂南归。既而事白,吏部数移文促蕙起。蕙见璁、萼等用事,坚卧不肯起。十八年诏选宫僚,拟蕙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帝犹以前憾故,报罢。而蕙亦卒矣。 蕙貌癯气清,持己峻洁,于书无所不读。学者重其学行,称为“西原先生” 当是时,廷臣力持“大礼”,而璁、萼建异议,举朝非之。其不获与廷议,而以璁、萼得罪者,又有胡侍、王禄、侯廷训云。 胡侍,宁夏人。举进士。历官鸿胪少卿。张璁、桂萼既擢学士,侍劾二人越礼背经。因据所奏,反复论辨,凡千余言。帝怒,命逮治。言官论救,谪潞州同知。沈府宗室勋注以事憾之,奏侍试诸生题讥刺,且谤“大礼”逮至京,讯斥为民。 王禄,新城人。举于乡,为福建平和知县。嘉靖九年,疏请建献帝庙于安陆,封崇仁王以主其祀,不当考献帝,伯孝宗,涉二本之嫌。宗藩子有幼而岐嶷者,当养之宫中,备储贰选。疏奏,即弃官归。命按臣逮治,亦斥为民。 侯廷训,乐清人。与张璁同郡,同举进士,而持论不合。初释褐,即上疏请考孝宗,且言不当私藩邸旧臣,语最切直。除南京礼部主事。嘉靖三年冬“大礼”定,廷训心非之。私刊所著议礼书,潜寄京师,下诏狱拷讯。子一元,年十三,伏阙讼冤,得释。后起官至漳南佥事。以贪虐,被劾为民。一元举进士,官至江西布政使。 赞曰:“大礼”之议,杨廷和为之倡,举朝翕然同声,大抵本宋司马光、程颐《濮园议》。然英宗长育宫中,名称素定。而世宗奉诏嗣位,承武宗后,事势各殊。诸臣徒见先贤大儒成说可据,求无得罪天下后世,而未暇为世宗熟计审处,准酌情理,以求至当。争之愈力,失之愈深,惜夫。 部分译文 毛澄,字宪清,江苏昆山人。考中弘治六年(1493)第一名进士,授职修撰,参预编写《会典》成书后,升右谕德,在东宫任直讲。武宗当时还是太子,告诉孝宗说毛澄讲课明白易懂,孝宗大为高兴,秋夜正在举行宴席,当即就撤了宴席给毛澄作为赏赐。 武宗登基以后,升他做了左庶子,值勤于经筵前。后因为母亲去世回家守丧。正德四年(1509),刘瑾摘取《会典》中的小毛病把参加编撰的人贬官,让毛澄当了侍读。脱下丧服回朝后升为侍讲学士,又升为学士,掌管翰林院事务。还曾当过礼部侍郎。 十二年(1517)六月,任礼部尚书。那年八月初一,武宗便装外出游玩,毛澄率领侍郎王瓒、顾清等上书请武宗回宫。后来又走出居庸关,到宣府去游玩,久留不回。毛澄等一次次上书谏劝,都不予答复。第二年正月,返回到京城,传令让百官身穿军装到郊外迎接,毛澄等请用平时的官服,武宗不允许。七月,武宗自称威武大将军朱寿率领天子的部队巡守边防,到宣府去了,经过大同、山西到达榆林。毛澄等一次次飞章谏劝。到十二月份,又和朝中大臣们一起上书说:“自去年正月以来,陛下车马数次外出巡游,顾不上在宫中安静地住下来。这次外出,又已经半年了。宗庙、社稷的祭祀典礼都是由人代为举行的,万寿节、元旦和冬至的朝贺礼仪都省略了。腊月初一的冬。。,省略而不举行,就有两年了。现在本年度即将结束,郊祀的日子已帮您占卜好了。皇祖的教导说:‘凡是祭祀天地,精诚就可以感天动地,怠慢就会祸不单行。’现在您乘车远游在外,不知哪天回程。万一冰雪挡路,车马难行,元旦来不及亲自捧送玉帛到上帝面前,您心中怎么安稳得了?况且边境上荒凉、寒冷,冬天里尤其冷得厉害。我们这些大臣在京城里吃着厚味禄米,抬头想到陛下您在外身体劳累,根底空虚,遥望陛下,忧心如醉。所以敬请打驾速回,亲自参加祭祀,这样国家、臣民都将幸运至极了。”武宗未予答复。 十四年(1519)二月,武宗刚刚回到京城,就指示礼部说:“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太师、镇国公朱寿将派到京城两畿,并往山东瞻仰东岳,祭祀孔圣人,为百姓祈求幸福。”毛澄等大吃一惊,又和大臣们一起上书说“:陛下是天地的儿子,继承祖宗的大业,四海九州只知道陛下有皇帝的称号。现在自称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太师、镇国公,我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发布这道圣旨的是陛下,加这个称号的,也是陛下,不知道接受这个称号的该是谁?如果因为皇储还没有确定,想求告普天下的名山大川,用以祈求神灵暗中相助,那么派遣使臣携带玉帛前去,足够表示您的敬意了。何必亲身捧着神像,献上香烛,像佛、老之徒那样干呢?”进而一一陈述了五条不能那样做的理由。武宗也不予回答。 宸濠在江西造起反来,武宗亲自南征以显示军威,后来在南京住了一年多。毛澄等一次又一次请他回北京。等返回到通州时,武宗听从江彬的话,打算立即把宸濠赐死。毛澄根据汉庶人的故事,请回到京城向郊庙告祭后,举行献俘仪式然后杀掉宸濠。武宗没听。宦官王堂镇守浙江,请为自己建立生祠,西番阐化王的使臣请额外赏赐他们九万斤茶叶,毛澄都竭力反对,武宗又不听。王琼要陷害彭泽,只有毛澄说明彭泽没罪。 武宗逝世以后,毛澄和大学士梁储、寿宁侯张鹤龄、驸马崔元、太监韦霖等到安陆迎接世宗。到安陆后,即将进去拜见世宗,有人考虑用天子之礼觐见。毛澄说“:现在就行大礼,往后怎么增加呢?莫不是群臣劝进、皇储辞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