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_章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一 (第5/8页)

有司,有司莫辨也。二人既骤贵,父成亦诣阙争辨。帝命郭镛按之。镛逐父成,犹令驰驿归。及帝使治后先茔,蛮中李姓者数辈,皆称太后家,自言于使者。使者还,奏贵、旺不实。复遣给事中孙珪、御史滕祐间行连、贺间,微服入瑶、僮中访之,尽得其状,归奏。帝谪罚镛等有差,戍贵、旺边海。自此帝数求太后家,竟不得。

    弘治三年,礼部尚书耿裕奏曰:“粤西当大征之后,兵燹饥荒,人民奔窜,岁月悠远,踪迹难明。昔孝慈高皇后与高皇帝同起艰难,化家为国,徐王亲高皇后父,当后之身,寻求家族,尚不克获,然后立庙宿州,春秋祭祀。今纪太后幼离西粤,入侍先帝,连、贺非徐、宿中原之地,嫔宫无母后正位之年,陛下访寻虽切,安从得其实哉!臣愚谓可仿徐王故事,定拟太后父母封号,立祠桂林致祭。”帝曰:“孝穆皇太后早弃朕躬,每一思念,惄焉如割。初谓宗亲尚可旁求,宁受百欺,冀获一是。卿等谓岁久无从物色,请加封立庙,以慰圣母之灵。皇祖既有故事,朕心虽不忍,又奚敢违。”于是封后父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庆元伯,谥端僖,后母伯夫人,立庙桂林府,有司岁时祀。大学士尹直撰哀册有云:“睹汉家尧母之门,增宋室仁宗之恸。”帝燕闲念诵,辄欷歔流涕也。

    孝惠邵太后,宪宗妃,兴献帝母也。父林,昌化人,贫甚,鬻女于杭州镇守太监,妃由此入宫。知书,有容色。成化十二年封宸妃,寻进封贵妃。兴王之藩,妃不得从。世宗入继大统,妃已老,目眚矣,喜孙为皇帝,摸世宗身,自顶至踵。已,尊为皇太后。嘉靖元年上尊号曰寿安。十一月崩。帝欲明年二月迁葬茂陵,大学士杨廷和等言:“祖陵不当数兴工作,惊动神灵。”不从。谥曰孝惠康肃温仁懿顺协天祐圣皇太后,别祀奉慈殿。七年七月改称太皇太后。十五年迁主陵殿,称皇后,与孝肃、孝穆等。

    恭肃贵妃万氏,诸城人。四岁选入掖廷,为孙太后宫女。及长,侍宪宗于东宫。宪宗年十六即位,妃已三十有五,机警,善迎帝意,遂谗废皇后吴氏,六宫希得进御。帝每游幸,妃戎服前驱。成化二年正月生皇第一子,帝大喜,遣中使祀诸山川,遂封贵妃。皇子未期薨,妃亦自是不复娠矣。

    当是时,帝未有子,中外以为忧,言者每请溥恩泽以广继嗣。给事中李森、魏元,御史康永韶等先后言尤切。四年秋,彗星屡见。大学士彭时、尚书姚夔亦以为言。帝曰:“内事也,朕自主之。”然不能用。妃益骄。中官用事者,一忤意,立见斥逐。掖廷御幸有身,饮药伤坠者无数。孝宗之生,顶寸许无发,或曰药所中也。纪淑妃之死,实妃为之。佞幸钱能、覃勤、汪直、梁芳、韦兴辈皆假贡献,苛敛民财,倾竭府库,以结贵妃欢。奇技yin巧,祷祠宫观,糜费无算。久之,帝后宫生子渐多,芳等惧太子年长,他日立,将治己罪,同导妃劝帝易储。会泰山震,占者谓应在东宫。帝心惧,事乃寝。

    二十三年春,暴疾薨,帝辍朝七日。谥曰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葬天寿山。弘治初,御史曹璘请削妃谥号;鱼台县丞徐顼请逮治诊视纪太后诸医,捕万氏家属,究问当时薨状。孝宗以重违先帝意,已之。

    部分译文

    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宿州人。父亲马公,母亲郑媪,早年就已病逝。马公素与郭子兴关系很好,于是便将马氏托付给郭子兴抚养。马公死后,郭子兴将马氏收为义女,像对待自己女儿一样养育她。后来郭子兴觉得朱元璋是一个非凡之人,便将马氏许配给他。

    马氏宽厚仁慈且颇具见识,爱读文史书籍。朱元璋每写杂记,总是让马氏收集掌管,即使在行军打仗、时间仓促之时也不曾忘记。郭子兴曾经听信谗言,疑心朱元璋。马氏便从中周旋,亲近郭子兴之妻张氏,使张氏从中调解,双方的猜疑和隔阂才得以消除。朱元璋攻克太平后,马氏率将士妻妾南渡长江。直到占据江宁,与吴、汉边境相接,前线一直战无虚日,马氏亲自带领家属为前线将士缝衣制鞋。陈友谅进犯龙湾时,朱元璋率军抵御,马氏则将宫中黄金布帛全部拿出犒劳士兵。她曾对朱元璋说:平定天下以不杀人为本。朱元璋觉得她说得十分在理。

    洪武元年(1368)正月,朱元璋即皇帝位,马氏被册封为皇后。当初,朱元璋南征北战,马皇后随军四处颠簸,正值年成不好,军粮匮乏。一次,朱元璋又受到郭子兴猜疑,被监禁起来,并断绝饮食。马皇后得悉,便偷偷做了一些炊饼,揣在怀中送给太祖,胸前皮rou被烫得焦红。此后,马皇后便经常在屋里储蓄一些干糖和腌rou,使太祖不至于挨饥受饿,而她自己却常常吃不饱。太祖即位后,将那些干糖腌rou比作“芜蒌豆粥”、“滹沱麦饭”,每逢对群臣说起马皇后的贤良,总将她比作唐朝的长孙皇后。即使退朝之后回到寝宫,也当面这样称赞皇后。马皇后却说:“我听说夫妇相保容易,君臣相保则很难。陛下没忘与妾共同度过的那些贫贱日子,但愿陛下也不要忘记君臣共度的艰难岁月。况且我怎敢与长孙皇后相比哩!”

    马皇后勤于治理内宫,闲暇之时则翻阅史书,讲解古训。她经常告诫宫中嫔妃。因为宋朝贤后很多,便命女史抄写宋代宫中家法,朝夕阅览,以省察自己。有人说宋代贤后过于仁厚,马皇后便道:“过于仁厚,难道不胜过刻薄吗?”一天,马皇后问女史:“黄老之说有些什么内容,窦太后那么喜爱它?”女史回答:“以清静无为为本。如果绝仁弃义,百姓仍会报以孝慈,这就是黄老之说。”马皇后听完说:“孝慈也就是仁义,难道断绝了仁义还会有孝慈吗?”马皇后曾诵读过《小学》,她请求太祖预以表章。

    太祖在前殿决断政事,时常大发雷霆,马皇后总是等他退朝回宫后,根据不同情况巧妙地规劝太祖。虽然太祖性情严厉,但由于马皇后从中劝谏,而使许多人得以减缓刑戮。参军郭景祥驻守和州时,有人说他的儿子持槊要杀父亲,太祖获悉后打算要处死郭景祥的儿子。马皇后劝说道:“郭景祥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他人所说之事或许不真实,杀了他的儿子,恐怕就会断绝郭家的后代。”太祖命人查访此事,果然是被人冤枉的。李文忠镇守严州时,杨宪诬告他有违法行为,太祖便要立即将李文忠召回治罪。马皇后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