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_章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一 (第6/8页)

阻说:“严州在敌境内,不宜轻易撤换守将。况且李文忠一向贤能,杨宪的话岂可轻信?”太祖这才没将李文忠治罪。后来李文忠果然建立功勋。翰林学士宋濂受其长孙宋慎牵连而获罪,被逮捕至京城,判以死刑。马皇后劝谏道:“平常百姓人家为子弟聘请老师,尚且能始终以礼相待,何况皇帝天子呢?而且宋濂一直住在家乡,对孙子所作所为必不知情。”这一次太祖没有听从皇后的劝告。事后马皇后陪太祖用餐,她不喝酒也不吃rou。太祖便问是什么原因,皇后回答道“:我这是在为宋先生做福事啊。”太祖听后顿时露出伤感的神情,放下筷子站起身来,第二天便赦免了宋濂的死罪,将他安置在茂州。吴兴有一财主名叫沈秀,他出钱修筑了都城三分之一的城墙,又请求犒劳军队。太祖大怒道:“匹夫竟要犒劳我天子的军队,实是一个乱世之民,应当斩首。”马皇后进谏道:“我听说所谓法律,是用来惩戒违法现象的,而不是用来消除不祥之事的。百姓富裕到可与国家相匹敌,是其自取不祥。不祥之人,上天自然会降灾于他,陛下为什么要去杀他呢?”于是太祖下令释放了沈秀,将他发配云南。太祖曾经下令让重罪囚去筑城,马皇后说:“用罚劳役来赎罪,是国家对犯人的恩典。但让已经疲惫不堪的囚犯去服苦役,恐怕仍然难免死亡。”太祖听后便全部赦免了这些重罪囚。有一次太祖大发脾气责罚宫女,马皇后见此情形也佯装生气,下令将宫女抓起来交给宫正司治罪。太祖觉得奇怪,问她:“你为什么要这么做?”马皇后答道“:帝王不应该以自己的喜怒任意赏罚臣民。当陛下正在发怒时,对人的处罚恐怕就会失当。将她交给宫正司去处理,宫正司便会酌情公平地处理。即使陛下给人定罪也要命令有关官员议处啊。”

    一天,马皇后问太祖:“现在天下百姓都已安居乐业吗?”太祖说“:这不是你应该问的事。”马皇后说“:陛下是天下百姓之父,我也算是天下百姓之母,子民是否安宁,为什么我不能过问一下呢?”每逢干旱年月,皇后总是带领宫里的人吃素,以助祈祷上天降雨;每逢荒年,则吃粗麦饭野菜羹。有时太祖不忍心,告诉她已经采取了救荒赈灾的措施。皇后说“:与其每次去救济灾荒,还不如平时就预先积蓄储备。”有一次,朝臣在散朝之后聚集在朝廷用餐,马皇后吩咐宦官取来大臣们的饮食,自己先尝,发现食物不可口,便对太祖说:“皇上自己的日常生活可以节俭一些,但给朝中贤能之士的待遇应当丰厚。”为此太祖整顿了负责饮食的光禄寺官员。一天,太祖巡幸太学,回宫后,皇后问他太学生有多少,太祖回答说“:有几千人。”皇后便说“:真是人才济济呀。太学生们自己有官府供给食物,可他们的妻子儿女靠什么生活呢?”于是,设立了“红板仓”,负责积储粮食赐给太学生们的家人。官府给太学生家属供粮的制度就是从马皇后时开始的。将领们攻克元都城后,将搜获的传国玉玺献给太祖。马氏说道“:元朝有此宝物却不能保住天下,这说明帝王应当拥有真正的宝物。”太祖听后说“:我知道皇后所说真正的宝物是指得到贤能之士。”皇后拜谢道:“如陛下所说,我与陛下同起于贫贱,直到有今天的富贵,惟恐因为奢侈而变得骄横放纵,危亡起于细微,所以希望皇上能得到贤能之士共同治理天下。”皇后又说“:法制多变必然滋生弊端,法制滋生弊端,则势必出现jianian邪小人;百姓屡遭sao扰则必然会困苦不堪,而民不聊生势必发生动乱。”太祖不由赞叹道“:皇后所说真是至理名言啊!”随即命女史将这些话写进史册。皇后的规劝恰当合适,像这种情况很多。

    太祖每次进膳用餐,马皇后都要亲自检查察看。她平时穿的衣服经过多次洗涤之后,虽然已经破旧仍不忍心更换。她听说元世祖皇后煮旧弓弦的事后,也吩咐用练织成帐被,赐给孤独垂老之人。剩余的布帛和次等丝织成衣裳,赐给王妃公主们,使她们懂得种桑养蚕的艰难。嫔妃宫女中生有子女的,马皇后都一律厚待。命妇入朝拜见时,皇后待她们像家人一样。太祖想要寻访皇后的宗族亲戚封爵赏官,马皇后谢绝说:“官禄私给外戚,这是非法的。”此事经皇后极力推辞而作罢。然而每当提到父母早逝,皇后总是悲伤流泪。太祖册封马公为徐王,郑媪为王夫人,并为他们重修墓地,建造庙宇。

    洪武十五年(1382)八月,马皇后染病在床,奄奄一息。群臣请求祭祀祈祷,遍求良医。皇后对太祖说:“人之生死,是由天注定的,祭祀祈祷又会有什么效果呢,况且医生怎能将死人救活呢?如果我服药无效,千万不要因为我的死而怪罪医生们。”皇后临终时,太祖问她还有什么话要说。马皇后嘱咐太祖道“:希望陛下求贤人,纳忠谏,自始至终,子孙贤能,臣民各得其所。”八月十日,马皇后去世,终年五十一岁。太祖悲伤痛哭,从此不再重立皇后。当年九月二十四日葬于孝陵,谥号孝慈皇后。宫中之人十分怀念马皇后,以歌寄托思念之情:“我后圣慈,化行家邦。抚我育我,怀德难忘。怀德难忘,于万斯年。毖彼下泉,悠悠苍天。”永乐元年(1403),永乐帝尊奉马皇后谥号为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嘉靖十七年(1538),明世宗又尊奉为孝慈贞化哲顺仁徽成天育圣至德高皇后。

    成祖仁孝皇后徐氏,是中山王徐达的长女。她幼年时便贞洁娴静,喜欢读书,堪称女中儒生。太祖闻知徐氏贤淑,便将徐达召来说道:“朕与你是布衣之交,自古以来君臣相互投合的,一般都成了姻亲。你有这么好的女儿,朕想将儿子朱棣与她相配。”徐达马上叩头拜谢。

    洪武九年(1376),徐氏被册封为燕王妃,高皇后对她十分疼爱。徐氏跟随燕王前往藩地,为孝慈高皇后守丧三年,她按照礼制素食淡饭。高皇后遗言中可以诵读的部分,徐氏都能将其一一列举不遗。

    靖难兵起后,燕王率军前去袭击大宁,李景隆乘机进围北平。当时仁宗以世子的身份留守北平,凡是部署防御之事,大多受命于徐氏。李景隆猛烈攻城,而城中兵力缺乏,徐氏便激励将校、士兵、百姓的妻子,发给她们铠甲,让她们都登城拒守,北平城这才得以保全。

    燕王即皇帝位,册封徐氏为皇后。徐皇后对皇上说:“每年南北征战不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