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一 (第7/8页)
,兵民都已疲惫不堪,现在应当让他们休养生息。”又说“:当今贤才都是高皇帝所留,陛下不应当以新疏旧。”又说:“尧帝施行仁治是从自己的亲人开始的。”皇上对她的进言总是给予嘉奖并且采纳。当初,皇后的弟弟徐增寿常常将国家的情报送到燕地,因此被惠帝所杀,现在皇上想追赠爵位给他,皇后极力表示不能这样做。皇上不听,还是封徐增寿为定国公,命其子徐景昌继承爵位,然后才告诉皇后。皇后说“:这并非妾的意愿啊。”终归没有表示感谢。皇后曾说汉、赵二王品性不良,应当选择廷臣兼任其官属僚臣。有一天,皇后问道:“陛下与什么人一起治理国家?”皇上回答说“:六卿管理政务,翰林的职责是研究问题、草拟文告。”皇后因此请求召见所有这些人的夫人,赐给她们冠服及钱币,并对她们说:“妻子侍奉丈夫,哪里只是为他准备饭菜、衣服而已,应该还有别的帮助。朋友的话,可以依从,也可以违背,而夫妇之间的话,则委婉顺耳,容易听进去。我朝夕侍奉皇上,惟以百姓生计为念,你们也要鼓励你们的丈夫。”皇后还摘录《女宪》、《女诫》,写成《内训》二十篇,又类编古人的嘉言善行,写成《劝善书》,颁行天下。 永乐五年(1407)七月,皇后病重,她仍不忘劝告皇上爱惜百姓,广求贤才,对宗室要以恩礼相待,不要骄养外戚。又告诫皇太子说“:以往北平将校之妻为我负戈守城,我很遗憾没有机会随皇帝北巡,去对她们一一加以慰劳了。”当月初四,皇后去世,年仅四十六岁。皇上十分悲痛,在灵谷、天禧二寺为她举行大斋,接受群臣的祭祀,由光禄寺准备祭奠物品。十月十四日,皇上封其谥号为仁孝皇后。七年,开始在昌平的天寿山为她营造陵墓,四年之后陵墓建成,将徐皇后移葬此地,这就是长陵。皇上也不再重立皇后。仁宗即位后,为徐皇后上尊谥号为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附祭于太庙。 仁宗诚孝皇后张氏,永城人。其父亲张麒因女儿而身贵,被追封为彭城伯,载入《外戚传》。洪武二十八年(1395),张氏被册封为燕世子妃。永乐二年(1404),被封为皇太子妃。仁宗即位,她被封为皇后。宣宗即位,她被尊为皇太后。英宗即位,她被尊为太皇太后。 张皇后开始是太子妃。她严守妇道,甚得成祖及仁孝皇后喜欢。太子多次被汉、赵二王所离间,又因身体肥硕不能骑射,成祖为此十分生气,大减太子的宫膳,且多次要另立太子,最后都因为张皇后从中周旋的缘故才没有废掉太子。等到被立为皇后,对朝中内外政事,她莫不周知。 宣德初年(1426),军国大事多受命于皇太后,听从她的裁决。当时海内安宁祥泰,宣宗对皇太后入奉起居,出奉游宴,四方有所进献,即便是微小物品,也一定要先奉送给皇太后。两宫慈孝天下皆知。三年,皇太后出游西苑,皇后皇妃在旁侍候,宣宗也亲自扶着车陪皇太后登万岁山,并且奉酒拜寿,又过了一年后,皇太后前往长、献二陵拜谒,献诗颁德。宣宗亲自配带弓箭,骑马在前引导,到达河桥时,又下马扶车。京畿百姓都夹道拜观,陵旁老幼也欢呼拜迎。见此情景,皇太后回过头来对宣宗说道:“百姓拥戴君主,是因为君主能使他们安居乐业,皇帝应当将此牢记在心。”在返回途中,经过农家,皇太后召来农家老妇询问一些生活及农活方面的事,并且赐与钱币。有的农家献上蔬菜酒浆等东西,皇太后便取来赐给宣宗,还说:“这是农家的口味啊。”随行大臣英国公张辅,尚书蹇义,大学士杨士奇、杨荣、金幼孜、杨溥到行殿请求谒见,皇太后对他们加以慰劳,并说:“你们是先朝旧人,要尽力辅助嗣君。”此后的一天,宣宗对杨士奇说:“皇太后拜谒二陵回来后,说起你们的办事能力时非常熟悉。她说,张辅虽是一名武臣,却通晓大义。蹇义忠厚小心,但办事优柔寡断。你呢,非常正直,说起话来直言不讳,先帝有时很不高兴,但最终还是听从你的建议,得以不做错事。还有三件事,当时先帝后悔没有听从你的意见。”皇太后对外戚很严格,其弟张升为人淳厚谨慎,但皇太后仍不许他参加商议国家大事。 宣宗驾崩时,英宗才九岁,宫中讹传将立襄王为皇帝。皇太后马上召集诸大臣到乾清宫,指着太子哭道:“这就是新天子啊!”群臣高呼万岁,流言才得以平息。大臣请求皇太后垂帘听政,太后说:“不要破坏祖宗之法。只须将一切不急的事务全部废止,时时勉励皇帝向前人学习,并委任得力的辅佐大臣就可以了。”因此,王振虽受英宗之宠,皇太后在世时却不敢独揽大权。 正统七年(1442)十月,皇太后去世。当她病重时,召杨士奇、杨溥入宫,命宦官询问国家还有什么大事没有办。杨士奇提出了三件事,其一,建庶人虽死,但应当编修实录。其二,太宗曾下诏凡收藏方孝孺诸臣遗书者死,这条禁令应当解除。第三件事还未来得及上奏,皇太后就已经去世了。皇太后遗诏勉励大臣辅助皇帝实行仁政,语气十分诚恳淳厚。英宗为她上尊谥号为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昭皇后,与仁宗合葬于献陵,附祭于太庙。 宣宗恭让皇后胡氏,名善祥,济宁人。永乐十五年(1417),她被选为皇太孙妃。不久,成为皇太子妃。宣宗即位,她被立为皇后。当时孙贵妃被宣宗恩宠,胡皇后没有儿子,又经常生病。三年春,宣宗命皇后上表辞去皇后之位,退居长安宫,赐号静慈仙师,而册封贵妃为皇后。张辅、蹇义、夏原吉、杨士奇、杨荣等大臣规劝不了。张太后怜悯贤淑的胡皇后,常常召她住在清宁宫,内廷朝宴,让她位居孙后之上,孙后为此常常闷闷不乐。正统七年(1442),太皇太后驾崩,胡皇后痛哭不已,一年之后也去世了,被用嫔御礼葬于金山。 胡皇后无过被废,天下人闻知,都同情她。宣宗后来也为此后悔,曾经自己解释道“:这是朕少年时所做的事。”天顺六年(1462),孙太后去世,钱皇后对英宗说“:胡皇后贤淑而无罪,被废为仙师。她死后,人们害怕孙太后,对她的殓葬都不成礼。”因此劝英宗恢复她的位号。英宗为此事询问大学士李贤,李贤回答说:“陛下此心,连天地鬼神都看得见。但愚臣认为陵寝、享殿、神主都应当像奉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