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二十七 (第7/9页)
文衡请求不要迁祧宪宗神位,而迁睿宗。 皇帝不听从。 洪武元年,在太庙大合祭。 德祖皇考、皇妣居中,向南。 懿祖皇考、皇妣在束面第一位,面向西。 熙祖皇考、皇妣在西面第一位,面向东。 仁祖皇考、皇妣在束面第二位,面向西。 七年,御史答禄与权说:“皇上即位七年,而椅祭未曾举行。 应该参考斟酌古今,制成一代典礼。”诏令下发礼部、太常司、翰林院议论,以为:“虞、夏、商、周,宗族世代相承的系统清晰,所以柿礼可以举行。 汉、唐以来,没有人明白始祖出自何处,当时所说的柿祭,不过是会合已经迁走的祖先牌位而祭祀,这是古代的宗庙大合祭,不是柿祭。 宋神宗曾经说:‘柿祭,是仔细审察祖宗出自于何处。 ’所以不知道祖先出自何处,柿礼便不可以举行。 现在国家追尊四庙,而始祖出自何处没有考定,所以柿祭难以立即举行。”太祖赞成这种建议。 弘治元年,规定每年年终在正殿左供奉远祖懿祖神座,居于熙祖之上,举行大合祭礼。 塞靖十年,世宗以柿袷之义询问大学士张璁,命令与夏言商议。 夏言撰写《柿义》一篇献上.大意说:“自从漠代以来,宗族、氏族的世系难以考察,想象虞夏大祭黄帝,商周大祭帝誉,不能全部相合。 谨阐明古代典制,选取酌用先世儒者精深微妙的议论,应当设立虚位来祭祀。”皇帝非常赞同。 恰逢中允廖道南说朱氏是颛项的后裔,请求以《太祖实录》为根据,椅祭颛项。 于是下诏礼部以夏言、廖道南两人的奏疏,会同官员详细议论。 众臣都说:“称立虚位的作法,模糊不清,毫无根据,推尊颛项,时代遥远难以考查。 庙制既然定下高皇帝的始祖地位,应当柿祭德祖为正。”皇帝心意主张立虚位,命令再次议论。 而夏言又上疏议论柿祭德祖有四点可疑,而且说现在规定太祖为太庙中的始祖,不是帝王建始祖庙的始祖。 皇帝一并下发奏章。 众大臣就请求设立虚位,来椅祭皇初祖,面向南,奉祭太祖配享,面向西。 礼臣就说,大合祭既然每年举行,大柿祭便请求三年举行一次,差不多疏密程度适宜。 皇帝亲自作文祭告皇祖,定于丙年、辛年举行一次,敕令礼部准备礼仪择日举行。 四月,礼部上呈大柿祭礼仪节。 祭期前祭告太庙,斋戒三天,如同时享仪式,准备香帛、牺牲和甜酒。 锦衣卫设仪仗卫队,太常卿在太庙正殿捧持皇初祖神牌、太祖神位牌,安放设置如同图仪。 到这一天行礼,如同大祀圜丘的祭仪。 到提议祧迁德祖,罢除年终的祭祀,在冬季中旬举行大合祭礼。 太常寺在太庙正中设德祖神位,面向南。 懿祖以下,依次向东向西。 嘉靖十五年,又制定庙飨制度。 立春是特享,各自在殿中拿出牌位。 立夏、立秋、立冬拿出太祖、成祖七代的牌位,在太祖殿祭祀,是每季的合祭。 冬季的最后一月的中旬,卜择日期拿出四祖和太祖、成祖七宗的神位牌,在太祖殿祭祀,是大合祭。 祭祀完毕,将牌位各自放回寝殿。 十七年,制定大合祭的祝祷文,九庙帝后的谧号全部写上,每季节的合祭只书写某祖、某宗某皇帝。 重新制定冬季最后一月大合祭的日子,供奉德、懿、熙、仁以及太祖在另一室,都向南,成祖向西北上,仁宗以下七代束西相向。 行三献礼、乐为六奏、舞为八佾。 皇帝祭献德祖皇帝以及皇后,大臣十二人分别祭献众皇帝,内阁大臣十二人分别祭献众皇后。 二十年十一月,礼官议论,年终举行大合祭礼,应当陈放祧庙的牌位,而景神殿狭小,请求暂且在后寝祭祀四祖,用连接的几案,陈放篷豆,以便行礼时进退。 下诏许可。 二十二年,制定太庙四晴祭享、大合祭,罢除拿出牌位、上香、奠献等礼仪,到祭期捧着衣冠拿出再放入,太常以及神宫监官吏奉命执行。 二十四年,罢除在冬季最后一月中旬举行大合祭,一并罢除祭告祖先的典礼。 仍然在年终那天举行大合祭礼,礼仪与每季节的合祭相同。 二十八年,又恢复告祭礼仪。 穆宗即位,礼部因为刚去世的皇帝丧服未除,请求遵循弘治十八年的先例,年终大合祭与正月的季节合祭这两次祭礼,都派官员代行。 陈设乐器而不演奏,皇帝到灵堂祭祀,陪从祭祀的官员也在二十七天以内,应命令暂免。 皇帝听从其议。 洪武元年,制定宗庙祭礼。 每年各季首月以及年终,共祭祀五次。 学士陶安等人说:“古代四时祭祀,三祭都在祖庙合起来祭祀,只有春祭在各庙举行。 自从汉代以来,太庙都同堂不同室,那磨四时都合于一处祭祀。 现在应仿照近代制度,在第一庙合起来祭祀,差不多适合中正之礼,不必繁琐。”太祖命令正月在各庙单独祭祀,四月、七月以及十月、年终就在德祖庙大合祭。 二年,制定在太庙四时祭祀的制度,春天在清明,夏天在端午,秋天在中秋节,冬天在冬至日,年终照旧。 三年,礼部尚书崔亮说:“孟月,是四时的首月。 根据时事变化,致以孝亲之思,所以准备牛羊猎三牲黍稷物品来祭祀。 到仲季的月份,不过以时鲜的食物进献罢了。 既然已举行郊祀,那么庙享难以举行,应改从旧时礼制。 清明等节日,各自准备时鲜物品进献。”皇帝听从了。 九年,新建太庙。 凡是太庙四时祭祀,在正殿中设德祖皇帝及皇后神座,面向南。 左边是懿祖,右边是熙祖,东西向。 仁祖挨着懿祖。 凡是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