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四十八 (第4/6页)
(1387),获得乡荐,补为国子监生。他出使山东平价收购粮食时,有廉洁能干的名声,因此被升为吏科源士。过了一年,改为给事中,累升为山西左参政。 永乐五年(1407),他被召回任礼部侍郎。父亲去世,守孝期满后,他改到户部。陕西发生严重瘟疫,他奉命出使祭祀西岳。新安百姓卖子女交纳赋税,王彰上奏免除当地赋税,并赎回所卖的子女。改任右副都御史。 陕西佥事马英激肃州番人为乱,杀死御史和都指挥。王彰弹劾马英,处以极刑。他又弹劾御史陈孟旭受贿枉法、文献盗取银税、金吾指挥李严逐出母亲而不赡养,三人都被判死刑。他所弹劾的其他人还很多。十一年(1413),随从皇上北巡。王彰有已八十余岁的老母,皇上命他回去探视,并赐给他的母亲冠服和金币,对他说:“君子居官不忘亲,居家不忘君。凡所经过的地方,百姓是否安居,官吏是贤或不肖,你都要报告上来。”王彰回来后,所奏的事很合皇上心意。不久,他升为右都御史。 十九年(1421),皇帝派廷臣二十六人巡抚天下,王彰和给事中王励前往河南。终明一代,大臣得巡抚本人乡土的,只有王彰和叶春。河南发生水灾,百姓多流亡,当地长官不进行抚恤。王彰上奏废黜了一百余名贪婪刻薄的官员,停罢不紧迫的征敛等十多件事,招回流民,发放仓米赈济,使许多人活了下来。回朝后,皇上命他督运粮饷北征。仁宗即位后,黄河漫进开封城,命王彰与都指挥李信前往赈济和抚恤。 宣德元年(1426)五月,命王彰从良乡到南京巡抚军民。不久因他所提的都是平常之事,皇上颁敕令严厉责备他,令他详尽地论述当地的利病上报。皇上又对侍臣说:“两京相距数千里,通过驿路往来的使者频繁,有时遇到水旱之灾,朝廷使者回来或且御史出去巡历,都不告诉朝廷,所以这才派王彰前往巡视。现在他所上奏的多是细小的事情。大臣如此,朕还指望谁?诸位爱卿都应该理解朕的心意,君臣同体,不要有所疑虑。”不久把王彰召回,命他与都督山云巡视山海关到居庸关各个关隘。过了两个月他回来了,上奏有的将士擅自离开岗位,皇上命将他们逮捕治罪。皇上于是命兵部每隔三个月就派御史、给事中前去检查。第二年四月王彰在任上去世。 王彰对自身要求极为严厉,从不搞请托、拉关系,但他执法过于苛刻。他的母亲多次说他,但他不能改。当时刘观为左都御史,人们都说王彰公而不恕,刘观私而不刻。 魏源,字文渊,建昌县人。永乐四年(1406),中进士,被授予监察御史。他辨明松江知府黄子威诬陷案,上奏减免浙东临海渔税。他巡按陕西时,西安发生严重瘟疫,他治活了许多人。他上奏说:“各府粮仓积储粮食一千九十余万石,足可支用十年。现在百姓遭受瘟疫,妨碍了农事,请允许交纳钱钞以代替一半的两税。”皇上听从了。凉州土寇将要作乱,魏源亟请剿灭,贼乱遂被平息下去了。他两遭亲丧,不待守孝期满,便被召回任事。洪熙元年(1425),他出任浙江按察副使。 宣德三年(1428),把他召回任代理刑部右侍郎。五年,河南发生旱灾,百姓多流离失所。皇上因魏源廉正有为,任命他为左布政使,让他乘驿车赶去赴任。当时侍郎许廓前往安抚,朝廷又建议起用在家守孝的布政使李昌祺,给他恢复原官。魏源与许廓、李昌祺发放粮仓储粮,免除拖欠的赋税杂役,使流民又逐渐回来了。而这时雨也降下来了,当年获得大丰收。三年后,他被召回,任为刑部左侍郎。第二年,永丰百姓夏九旭等人占据大盘山作乱,皇上因魏源是江西人,命他前往招抚,都督任礼率兵跟在他的后面。他们还没到,官军已擒获夏九旭,皇上便命两人到四川采木材,兼整治边务。 英宗即位后,他升为尚书。正统二年(1437)五月,命他整治大同、宣府各边防,允许他相机行事。魏源派都督佥事李谦守独石,以杨洪为副,弹劾万全卫指挥杜衡,将他贬戍广西。第二年,他上奏大同总兵官谭广年老,皇上命黄真、杨洪充任左右参将协助镇守,为此将领们肃然。他巡行天城、朔州各险要地区,令将吏分别守卫;设威远卫,增修开平、龙门城,从独石到宣府,增设烽火台。他还免除屯军一年的租税,储备火器以备边防之用,而那些倚仗权贵得以逃避兵役的人,魏源也全部把他们搜回充入部队。不久因宣府、大同军务长期废弛,魏源请召回巡抚佥都御史卢春,而推荐兵部侍郎于谦为镇守参赞。朝廷因于谦正巡抚山西、河南,不同意。于是言官以魏源巡边擅自更换大臣作为他的罪过,联合上书弹劾他。他们还说魏源任御史时曾犯有贪污罪,却还冒领诰命。皇上因魏源有劳,不问。他办完事后回朝,与都御史陈智在办公室里对骂。陈智上报,皇上下诏责备二人。 当年闹干旱,魏源整理疑案上报,并请推行于天下。回报说可。旋即他犯判案不当之罪,与侍郎何文渊都被投进监狱。后来得到宽宥,又因上奏辽王朱贵火合的罪状时,不提到他内乱的事情,与三司官员都被关进监狱。过了几个月,被释放复职。 魏源在刑部时间很长,对案件的判决多比较平恕。陕西佥事计资说,武臣所犯的杂犯等罪,应给予一半俸禄,贬戍极边之地。魏源因他所说的过于严酷,上奏止住了这种做法。郎中林厚提出应禁止无理狡猾的诉讼、告发,以及选择理刑官、处理重犯务必凭赃物证据等四项建议,都因魏源的意见得以施行。六年(1441),因他脚有病,皇上命他仅在初一和十五日朝见。八年,他退休。去世。 金濂,字宗瀚,山阳人。永乐十六年(1418),中进士,被授予御史。宣德初年,他巡按广东,最为廉洁能干。后来改巡按江西、浙江。因没能把大盗抓获,被免职。盗贼就擒后,他才得复官。他曾说郡县官员贪污,应敕令按察司、巡按御史考察廉洁能干的人,就如洪武年间的做法那样,再派使者去慰劳和奖赏,这样则官员清浊自分,守法而有治绩的官员也受到鼓励。皇上嘉许采纳了他的建议。因受推荐他升为陕西副使。 正统元年(1436),他上书请将各卫的缺官补上,增加宁夏守兵,设汉中镇守都指挥使。这些建议多得讨论实行。三年,他升为佥都御史,参赞宁夏军务。金濂有心计,善于筹划,西陲安然。宁夏旧有五条水渠,而鸣沙洲七星、汉伯、石灰三渠已经淤塞。金濂请疏通它们,可灌溉荒芜之田一千三百余顷。当时皇上下诏令富民输运粮食助边,运送一千石以上的可得玺书褒奖。金濂说边防地区粮食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