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_章四十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四十八 (第5/6页)

贵,请对达不到这个数目的人也进行表彰,边粮储备因此得到充实。六年,诏令佥都御史卢睿与金濂轮换守边。第二年,卢睿被召回,金濂又出去镇守。不久进升他为右副都御史,再次与卢睿轮换守边。

    八年秋他任为刑部尚书,侍奉讲经筵。十一年,安乡伯张安与他的弟弟争俸禄,皇上下诏逮捕处治他们。法司与户部相互推诿,言官弹劾金濂与户部尚书王佐,右都御史陈镒,侍郎丁铉、马昂,副都御史丁王睿、程富等人。他们都被投进监狱,过了几天才放了出来。

    福建贼邓茂七等人作乱,都督刘聚、都御史张阶去征讨,不胜。十三年(1448)十一月,朝廷大发兵,命宁阳侯陈懋等人为将军前往征讨,用金濂参赞军务。他们到达时,御史丁蠧已大破贼人,邓茂七死,其余的贼人拥戴他哥哥的儿子邓伯孙占据九龙山,抵抗官军。金濂与众人商议,便用弱兵引诱他们出来,而埋伏的精兵便攻入他们的堡垒,于是擒住了邓伯孙。皇上于是调张阶去讨伐浙江之寇,而留下金濂扫平还没攻下的其余贼人。正值英宗被俘,军事紧急,金濂被召回。议论者纷纷弹劾金濂无功,景帝不问,加封他为太子宾客,支给二职俸禄。不久他改任户部尚书,进封为太子太保。

    当时四方用兵,粮饷需要紧迫,金濂全面安排计划,提出十六项节减开支的建议上奏实行,国家用度得以不缺乏。不久,上皇回来了,也先请如先前派遣使者往来,皇上坚决拒绝。金濂一再上疏劝谏,皇上不听。当初,皇上即位时,下诏免除景泰二年(1451)全国租税的十分之三。金濂传檄有关官员,只减征米麦,其他折收银两和布匹丝帛的照旧征收。三年二月,学士江渊对皇上谈到此事,皇上命户部调查处理。金濂心中惭愧,抵赖说没有。给事中李侃等人请询问天下有关官员违反诏令的原因。金濂担心事情败露,便说:“银两布匹和丝帛,诏书上没写明,如果一概减免,国家用度怎够开支?”于是给事中和御史都弹劾金濂失信于民,使人民怨恨国家,并且还揭发了他的阴事。皇上想宽宥他,而李侃和御史王允极力反对,遂把他关进都察院监狱。过了三天把他放了出来,削去太子太保之衔,改到工部。吏部尚书何文渊说理财非金濂不可,于是又调他回户部。金濂上疏自述,顺便请求退休,皇上安慰挽留他。东宫太子建立后,恢复金濂太子太保之衔。不久他又提出节减军匠和僧道人员过滥的食粮等十项建议上奏。五年,他在任上去世。以军功追封他为沭阳伯,谥荣襄。

    金濂刚毅果断,有才干,但对待属下多暴怒。在刑部时,他执法过严。到他任户部尚书时,正值用兵,国家财物短缺,颇采取厚敛的办法来保证供给。

    罗通,字学古,吉水人。永乐十年(1412),中进士。被任为御史,巡按四川。都指挥郭斌贝与清军御史汪淋中勾结为jianian,罗通上奏弹劾,将他们逮捕治罪。三殿失火,他与同官何忠等人极力指出时政的失误。因为违逆了皇上的心意,他被派出任交趾清化州知州。

    宣德元年(1426),黎利造反,王通战败,擅自传檄割让清化州以南的各城给贼人。当时贼人正包围清化,罗通与指挥打忠坚守,乘隙击破贼人,杀伤很多。贼将逃走后,而王通的檄书也送到了,罗通说“:我们杀了很多贼人,如果出城肯定不能得到保全,与其就擒,不如尽忠而死。”于是与打忠便固守清化城。贼人久攻不下,便令降将蔡福去劝降,罗通登城大骂。贼人知道该城不可攻取,便引兵退走。罗通回京后,宣宗对他大加奖励和慰劳。他改任户部员外郎,出京办理宣府军饷。他上奏说“:朝廷把粮饷储存在开平,令每名士兵运一石,又应当以骑兵护行,这样一算,每运一石要花费二石七斗。现在军民多愿意输运粮食到边塞以换盐,请减去旧法所运粮食的五分之二,交由军民输运,这样则人民乐意输运,粮饷充足而士兵又不至于疲惫。”皇上批准了。

    正统初年,罗通升为兵部郎中,随尚书王骥整饬甘肃边务。他又随从大军在兀鲁乃击破敌人而还,因贪污yin乱之事被王骥察觉。王骥派罗通上奏边防情况,遂即上疏报告罗通的罪行。罗通被投进监狱,贬任广西容山闸官。后来,调任东莞河泊所官。九年(1444),都督佥事曹俭推荐罗通有文武之才,乞请收用他。吏部反对。

    景帝监国时,因于谦、陈循的推荐,起用罗通为兵部员外郎,守居庸关。不久进升为郎中。皇上即位后,他进升为右副都御史。也先侵犯京师,他的别部攻打居庸关很急。天气非常冷,罗通取水灌入城墙,水结冰后非常坚固,敌人无法靠近。七天之后敌人退走,罗通追击打败敌人。

    景泰元年(1450),他被召回。当时杨洪提督京营部队,皇上命罗通参赞军务兼理都察院事务。他说“:各边塞来报警,大多由于守将害怕征调,所以粉饰欺骗以迷惑朝廷。遇到数十个贼人,便声称杀败数千人。先前的德胜门等城门外之战,不知道斩首到底有多少,而得到升官的有六万六千余人。皇上车辇之下尚且如此,何况塞外。而且韩信出身于行伍,穰苴被提拔于寒微之中,应该在将士中广搜像韩信、穰苴这样的人,参与讨论军事。像现在那些腰缠玉带、头插貂尾的人,都是苟全性命保爵禄之辈,憎贤忌才,他们能说而不能干,不足以参与军事。”这意思是攻击于谦和石亨等人。于谦上疏申辩,他说:“一概责备边报不实是不对的,如果真的有警报,不上奏必然误事。德胜门外官军得到升级的,只有武清侯石亨的立功簿上所记的当先抗敌的一万九千八百余人,以及阵亡的三千余人而已,哪来的六万多人那么多?罗通夸大数字,是想削夺将臣和石亨等人的升赏和封爵。如果有韩信、穰苴这样的人,即命他们推荐。并请罢免臣所管的军营事务,使臣专治兵部事务。”皇上把该奏疏交大臣在朝廷上讨论。廷臣都说于谦和石亨、杨洪确实胜任本职事务,并说罗通此举是志在灭贼,没别的意思。皇上对双方都宽容了,不久敕令于谦登记功劳,说不得像先前那样出现冒领和滥给的现象,这大概是因为罗通的话而发的。给事中覃浩等人说罗通本是因为懂得军事而被起用,不宜让他掌管都察院事务,于是皇上解除他的兼职。

    塞上军民多被敌寇所抢掠。罗通请出榜通告各边塞能够自己回去的人,是士兵的免除戍守边疆三年,百姓则免除徭役终身。他又请悬封爵和重赏,招募能擒获斩杀也先、伯颜帖木儿、喜宁的人。后来,他又说:“古代的将帅都努力搜求各方面的人才,了解山川形势的人可以让他为部队带路,能够翻高越险的人可以让他去侦察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