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四十八 (第6/6页)
情,能够卜凶问吉的人可以用他来应付突变情况。现军中不见用到这样的人,请敕令廷臣各推举他所了解的人才,命总兵官杨洪、副将孙镗同臣一起考察他们。”诏令全部实行。 宣府有警报,总兵官朱谦告急。廷臣推举都督同知范广率兵前往,以罗通提督军务。敌寇退走,官军驻扎在怀来、宣府,因边地储粮不够,皇上把他们召回。六月,于谦因山西靠近敌人,请派大臣前往镇守,杨洪也请派重臣从雁门护送粮饷到大同。皇上命罗通去,罗通不想去,请能与于谦、杨洪一起去。于谦说国家目前多难,不是做臣子的推辞劳苦的时候,上奏请亲自前往。皇上不许,最后还是命罗通去。罗通本是于谦所推荐,而每事总是与于谦癥牾,人们因此认为罗通不正直。 二年(1451),罗通被召回,仍任参赞军务。东宫太子改换后,他被加封为太子太保。他上书说“:朝贡使者带来四万多匹马,应量增价钱来酬报他们。价钱增加了以后来的就更多,这也是强中国而弱外裔的一条策略。”皇上因他们所贡的马匹都不堪用,如果增价则正中敌人之计,便压下了罗通的建议。四年,进升他为右都御史,仍为参赞军务。 罗通喜欢吹牛,遇到人总是谈军事。他自陈自己有杀敌之功,求世袭武职,被给事中王。。所弹劾。皇上宽宥了他。天顺初年,他自陈参预策划迎接圣驾,恐怕被石亨等人所掩盖,于是皇上授予他的两个儿子为所镇抚官。三年(1459),他退休。成化六年(1470)去世。皇上依例赐给祭葬。 张瑄,字廷玺,江浦人。正统七年(1442),中进士。被授予刑部主事,历任郎中,有能干的名声。 景泰初年,皇上赐给敕书任他为吉安府知府。当地风俗崇尚巫神,每天都搞迎神活动。张瑄在路上遇到这种活动,把神投进水中。不久他患了危病,当地父老都说是神在作祟,请恢复迎神。张瑄大怒,不许,后来病也好了。发生严重饥荒,他发文请示上级,不等回报,便先发仓米赈济。 八年后,他受推荐升为广东右布政使。广西贼莫文章等人越境攻陷连山,张瑄攻击斩杀了他。他又击破阳山贼周公转、新兴贼邓李保等人。后来大藤峡之贼接连攻陷他所管辖的县城,张瑄被停支俸禄。成化初年,韩雍讨平贼人,给张瑄记转运粮饷之功,皇上赐给他银币,重新支给俸禄。张瑄巡视所辖地区,监督建了六十二座预备仓,修建陂塘圩堤四千六百处,增筑广州、新会等十二座城垣,百姓很感激他,惟恐他离去。他转为左布政使后,正值九年任满,应当赴京师,军民相继请求他留下。巡抚陈濂等人也为他请求,于是仍让他任原职。 成化八年(1472),他才以右副都御史之衔巡抚福建。他讨平了林寿六、魏怀三等贼人。福安、寿宁等县邻近江西、浙江,贼首叶旺、叶春等人据险作乱。张瑄将他们抓获并诛杀,其他人全部解散。皇上颁敕书慰劳他,改巡抚河南。他因议事入京师,上书提出安抚流民、发现遗漏人才等十八项建议,有关部门多讨论实行。黄河水漫过堤坝,张瑄请赈济,并将王府的禄米移到别的地方,留下应输运到榆林的粮饷来赈济饥荒,每石取八文钱的价钱输运到榆林。百姓都说很方便。 他回京管理都察院事。不久升为南京刑部侍郎。后来,升为尚书。二十年(1484),有星变,他被弹劾,皇上不问。过了三年,给事中和御史又弹劾他,遂被撤职。孝宗即位后,他得复官。退休。 张鹏,字腾霄,涞水人。景泰二年(1451),中进士。被授予御史。他上书说“:为了私利去侍奉君王,是人臣所戒。现在每逢圣上生日,人们进献羊马锦绮,交错于殿廷之上。如果不是贪污受贿,怎么会有余财来进奉?况且陛下富有四海,怎么会借这些东西来足国呢?宜停罢这一切,堵住阿谀奉承和奔走请托之途。”他的奏疏共提了四项建议,皇上颇加以采用。出去巡按大同、宣府时,他上奏说“:两镇的士兵敝衣蔬食,病了没药,死了没棺材,乞请国家拨给医药和棺材,设立义冢,使他们享受供祭,死者蒙恩,这样则生者会受到鼓舞。”皇上立即回报批准,并且命各边镇都实行。他还上奏停征淮安、扬州的赋税,拨给耕牛和种子。 天顺元年(1457),同官杨蠧弹劾石亨、曹吉祥。张鹏也和刘泰、魏瀚、康骥一起弹劾。他们都得了罪,被投进诏狱。御史们多被贬官,而张鹏、杨蠧被遣去戍守辽东。不久被赦免,但又戍守南丹。宪宗即位后,廷臣纷纷推荐他。皇上把他召回复官,不久超升他为福建按察使。 成化四年(1468),他以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巡抚广西,剿蛮寇有功。这年冬天撤消巡抚官,命他回去管理南京都察院事务。后来改为总督漕运,兼巡抚淮安、扬州等四府。不久他解去漕运职务,专管巡抚事务。他又回南都察院,进升为副都御史,巡抚宁夏。被召回后,历任兵部左、右侍郎。 十八年(1482),他取代陈钺任兵部尚书。守卫珠池的宦官韦助请求往来高州、肇庆、琼州、廉州,会同守巡官员捕寇。张鹏反对,皇上竟答应了韦助的请求。南北方印马,都是派勋臣和宦官去,后来因为灾荒只派御史去。这一年,皇上又想派宦官去,张鹏等人反对,皇上勉强听从了,命令等以后仍恢复旧例。镇守大同的宦官王直说小王子将大举入侵,请调发京兵增援。张鹏等人说:“大同战士马匹四万,已足够用,他的请求不宜批准。并且京军被土木工程所困,精力消损,万一仓卒有紧急情况,怎能用他们显威风和激励士气?请停罢京军所承担的劳役。”诏令说可。不久加封他为太子少保。 张鹏初任御史时,刚正而尚气节,有盛名。后来历任中外官职,只追求政治安静,明哲保身。小人们盗窃威权,内阁大臣万安、刘吉之辈专营私利,张鹏只是循职而已,不能有所匡正和补救。二十一年(1485),有星变,张鹏偕同他的属官上书说“:传奉武职官员达八百余人,请令他们全部闲住,不是立有军功不要滥授官衔。四方的镇守、监枪、守备宦官,不是正统年间所设的,都应把他们召回。”廷臣也纷纷请求,皇上交兵部重新考察。张鹏害怕宦官,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皇上于是把那些宦官全部留下了。当时舆论都指责张鹏。jianian民章瑾献上珍宝,得任锦衣卫镇抚官。理刑官出缺,张鹏所推荐的皇上不批准。他知道皇上看中章瑾,即推荐他。台谏官员弹劾不称职的大臣时多提到张鹏,张鹏极力请求离去。皇上于是赐给敕书,发给驿车让他回去。弘治四年(1491),他去世,谥懿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