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_章八十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八十二 (第6/10页)

累迁工部尚书。四郊工竣,加太子少保。西苑宫殿成,帝置宴。见瑶与王时中席在外,命移殿内,而移皇亲于殿右以让瑶,曰:“亲亲不如尊贤。”其重瑶如此。时土木繁兴,岁费数百万计。瑶规画咸称帝意,数有赉予。以忧去。久之,自南京工部尚书,召改北部。帝幸承天,瑶扈从。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至是大工频仍,岁募民充役,费二百余万。瑶以为言,因请停不急者。豪家所匿军毕出,募直大减。以老致仕去。

    瑶端亮清介。既归,僻处陋巷。与尚书刘麟、顾应祥辈结文酒社,徜徉岘山间。卒年八十九。赠太子太保,谥恭靖。

    王廷相,字子衡,仪封人。幼有文名。登弘治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以忧去。正德初,服阕至京。刘瑾中以罪谪亳州判官,量移高淳知县。召为御史,疏言:“大盗四起,将帅未能平。由将权轻,不能御敌;兵机疏,不能扼险也。盗贼所至,乡民奉牛酒,甚者为效力。盗有生杀权,而将帅反无之,故兵不用命。宜假便宜,退却者必斩。河南地平旷,贼易奔,山西地险阻,亦纵深入,将帅罪也。若陈兵黄河之津,使不得西,分扼井陉、天井,使不得东,而主将以大军蹙之,则贼进退皆穷,可不战擒矣。”帝切责总督诸臣,悉从其议。已,出按陕西,裁抑镇守中官廖堂,被诬。时已改督京畿学校,逮系诏狱,谪赣榆丞。屡迁四川佥事,山东副使,皆提督学校。嘉靖二年举治行卓异,再迁山东右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讨平芒部贼沙保。

    寻召理院事。历兵部左、右侍郎,迁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初有诏,省进贡快船。守备太监赖义复求增,廷相请酌物轻重以定船数,而大减宣德以后传旨非祖制者。龙江、大胜、新江、浦子、江淮五关守臣借稽察榷利,安庆、九江借春秋阅视索赂,廷相皆请革之。草场、芦课银率为中官杨奇、卜春及魏国公徐鹏举所侵蚀。以廷相请,逮问奇、春,夺鹏举禄。三月入为左都御史,疏言南京守备权太重,不宜令魏国世官。给事中曾忭亦言之,遂解鹏举兵柄。

    居二年,加兵部尚书兼前官,提督团营,仍理院事。两考满,加太子少保。畿民盗天寿山陵树,巡按杨绍芳引盗大祀神御物,律斩。廷相言:“大祀神御物者,指神御在内祭器帷帐之物而言。律文,盗陵木者,止杖一百,徒三年。今舍本律,非刑之平。”忤旨,罚俸一月。帝将幸承天,廷相与诸大臣谏,不纳。扈从还,以九年满,加太子太保。雷震奉先殿,廷相言:“人事修而后天道顺,大臣法而后小臣廉。今廉隅不立,贿赂盛行,先朝犹暮夜之私,而今则白日之攫。大臣污则小臣悉效,京官贪则外臣无畏。臣职宪纪,不能绝其弊,乞先罢斥。”用以刺尚书严嵩、张瓒辈。帝但谕留而已。

    初,廷相请以六条考察差还御史。帝令疏其所未尽,编之宪纲。乃取张孚敬、汪鋐所奏列,及新所定凡十五事以进,悉允行之。及九庙灾,下诏修省,因敕廷相曰:“御史巡方职甚重。卿总宪有年,自定六条后,不考黜一人,今宜痛修省。”廷相惶恐谢。

    廷相掌内台最久,有威重。督团营,与郭勋共事,逡巡其间,不能有所振饬。给事中李凤来等论权贵夺民利,章下都察院,廷相檄五城御史核实,迟四十余日。给事中章允贤遂劾廷相徇私慢上。帝方诘责,而廷相以御史所核闻,惟郭勋侵最多。帝令勋自奏,于是劾勋者群起。勋复以领敕稽留触帝怒,下狱。责廷相朋比阿党,斥为民。越三年卒。廷相博学好议论,以经术称。于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及周、邵、程、张之书,皆有所论驳,然其说颇乖僻。隆庆初,复官,赠少保,谥肃敏。

    赞曰:乔宇守南京,从容镇静,内严警备,可谓能当大事者矣。观宇与孙交等砥节奉公,恳恳廷诤,意在杜塞幸门,裨益国是。虽得君行政,未能媲美蹇、夏,要其清严不苟,行无瑕尤,于前人亦不多让。蒋瑶为尚书,功名损于治郡,王廷相掌内台,风力未著,是殆其时为之欤。

    部分译文

    乔宇,字希大,山西乐平人。祖父乔毅曾当过工部左侍郎。父亲乔凤当过职方郎中。他们都以廉洁著名。乔宇自己考中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初任礼部主事。弘治初年,王恕当吏部尚书时调他到文选司,三次升迁做到郎中。他在自己家中从不接受私人拜访。后来他升任太常少卿。

    武宗即位后,派乔宇到中镇、西海祭神。回朝后,乔宇上书列举了六点路上所看到的军民百姓困苦不堪的情况。过后,他升任光禄卿,又先后做过户部左、右侍郎。刘瑾败亡后,很多大臣因为追随他拉帮结派受到弹劾,乔宇却一无所染,因此武宗用他做了南京礼部尚书。乾清宫发生灾祸以后,乔宇率领同事上书说武宗不经常上朝,经筵长时间关闭,皇储还没有确定,干儿子倒有一大堆,西番的和尚呆在禁宫里边,唱戏的优伶侍候皇上起卧,开设皇家店铺,边防部队留驻京师,不自爱惜练习战斗,各种土木工程频频兴建,供应皇宫的织造工作没完没了,一共讲了十件需加改正的事情。武宗并不予理睬。过了很长时间,乔宇改任南京兵部尚书,开始参与机要的军政大事。因为武宗远游边塞,没有人监国,乔宇上书请尽快确定皇储。武宗打算亲自统兵进攻北方敌寇,乔宇又率领同事一起上书谏阻。武宗都没有作什么答复。

    不多久,宁王宸濠谋反,扬言马上要攻打南京。乔宁严加警备,但表面上谈笑自如,经常陪伴客人在南京城外设宴嬉游,暗中考察地势险易,安排士兵驻防。由于他周密地进行了布置,南京城内、外都很平静。指挥杨锐很有谋略和才干,乔宇安排他做安庆守备。镇守中官刘琅与宸濠暗中勾结,替他埋伏了敢死队。乔宇侦察到这个情况,质问刘琅是谁在管事,刘琅怕了,不敢轻举妄动。于是乔宇派人在城中大加搜捕,斩了三百名刘琅埋伏下的壮士,把他们的脑袋悬挂于江面上。宸濠失去了内应,并且知道南京做了准备,不敢东下。他猛攻安庆,杨锐在那里固守着,打不下来。没几天宸濠的叛乱也就失败了。

    武宗到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