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_章八十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八十二 (第7/10页)

南京后,诏令百官穿军装上朝欢庆明年元旦。乔宇不同意,率领群臣都穿着朝服上朝庆贺。江彬想要各个城门的钥匙,都督府过来问乔宇,乔宇说“:守备官是用来防范非常事变的。禁城城门的钥匙谁敢来要,又有谁敢给他,就是天子下诏来要也不能拿到。”都督府用乔宇的话答复了来人,事方算完。江彬假称圣旨来讨什么东西,一天能跑几十趟,乔宇总是在朝中向武宗禀报,江彬也只好稍稍收敛一些。江彬想进谗言把乔宇赶走,守备太监王伟(当初给武宗当过伴读,武宗很信赖他)常从中周旋,维护乔宇,所以江彬的jianian计没能得逞。武宗在南京停留了九个月,乔宇三次号召大臣们恳求武宗回程,又亲自到宫门外跪地请愿。武宗起程后,他陪同走到扬州。第二年,乔宇加官为太子太保。评议保护南京城的功劳,又被加官为少保。

    世宗即位后,召乔宇回朝当了吏部尚书。乔宇自早年当文选郎,就能辨别人才,到这时更使人才选拔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世宗追求太平的决心很坚定。乔宇与林俊、彭泽、孙交当时都是国内很有名望的重臣,世宗也都任用了他们。凡是过去被权贵们罢贬的人臣,乔宇都把他起复,安排在各种职务上,一时间天下欣欣向治。但是世宗性格刚勇,喜欢自以为是,乔宇的意见渐渐也不被采纳了。兴王府候补的官吏六十三个人请求升用,乔宇说这些人本来就是虚挂一个名籍,与事实上担任职务的不同,所以程度不等地给他们以贬免、处分,他们都记恨乔宇。世宗想封驸马都尉崔元为侯,外戚蒋轮、邵喜为伯,乔宇不同意。不久,世宗还是下诏把寿宁侯张鹤龄加封为公,封皇后的父亲陈万言为伯,让万言的儿子绍祖当了尚宝丞。乔宇说“:历朝太后的亲属没有活着就封为公爵的,张峦也是死后才追赠的,现在怎么能把父亲死后追赠的封爵加在活着的儿子身上?万言封伯比张峦还来得快些,他的儿子授官为尚宝丞不合乎规定。希望陛下遵照典章制度办事,以便流传万代。”世宗都没有听从。史道攻击杨廷和,乔宇说史道挟私报复,于是把他打入了皇家监狱。曹嘉帮史道弹劾乔宇,乔宇请求罢官,世宗让鸿胪寺派人到乔宇家中催他出来上班。

    乔宇遇到讲不通的事无不据理力争,其中争论“大礼”争得最厉害。世宗想给兴献帝追加皇号,乔宇说给亲生父王追加皇号,就会妨害皇位的正宗谱系,不是用来重视宗庙,正定名分应有的办法。后来等礼官奏请称献帝为本生考时,世宗改为本生皇考,又传令在宫中修建献帝庙,乔宇等人又接连几次上书谏阻。宫廷中传出世宗的特别圣旨任命席书为礼部尚书,乔宇又和九卿一块上书说“:陛下罢免汪俊,任用席书,贬走马明衡、季本、陈逅,征召张璁、桂萼、霍韬,举动异常,人心惊惧。况且席书不经过朝臣推举,就直接从宫廷中传出特别圣旨,这还是祖宗开国以来未曾有过的事呢。请陛下传令让汪俊和席书各安原职,饶恕明衡等人,停止对张璁、桂萼的征召。”不久又请求罢免张璁、桂萼、席书,从监狱中放出争议“大礼”的吕木冉和邹守益。

    等到张璁、桂萼到京城后,世宗传下诏书把他们都用为学士。乔宇等人又上书说“:宫廷中施行的恩泽,以前历朝大都是加给宦官之流的。士大夫一沾这边,就被正直的舆论所蔑视。何况学士是最清高、华美的职位,让桂萼等人来充任,谁还肯跟他们同事呢?”世宗恼了,把他们严厉批评了一番。乔宇于是请求离休,世宗同意了,不过仍按惯例让他乘坐驿站车马回乡,颁发禄米。御史许中、刘隅等奏请留用乔宇,世宗说:“我又不是不用乔宇,是他自己因病要求离休的嘛。”后来《明伦大典》成书,追论乔宇以前关于“大礼”的主张,他被剥夺了官职。杨一清死后,乔宇渡江去祭奠他,南京的父老乡亲都出城来迎接他,把手举在额头上说“:使我们得以活下来的,就是乔公您啊!”乔宇从小跟着父亲住在北京,向杨一清问学,考中进士后又跟着李东阳游学。他的诗文风格雄健,并兼通篆文、籀文。他天生爱好山水风景,一次他登上太华山顶峰,撞上一只老虎,仆人们都吓得跌倒在地,乔宇却端坐不动,一会儿老虎就夹着尾巴离开了。他居家清贫,穿的像个穷书生。他死后,两个妾刘氏、许氏都主动跟着殉身而死了。穆宗即位后,为乔宇恢复了官籍,并追赠他为少傅,谥庄简。

    孙交,字志同,湖北安陆人。成化十七年(1481)进士。初任南京兵部主事,受到尚书王恕的赏识。弘治初年,王恕进了吏部,推荐他当了稽勋员外郎,又做过文选郎中。他前后在吏部干了十四年,推荐、引进过不少好人。然后升任太常少卿,提督四夷馆事务。大同发生战事,孝宗命令他前往经略黄花镇等边塞。他增修城墙、战壕,到处栽种树木,牵制敌人骑兵的冲击。永乐年间,每年派隆庆卫所的军队伐木烧炭,后来废除了这种指令,让他们每年支出两万两白银做抵押,这些部队经济上发生严重困难。孙交向朝廷申请得以豁免。

    正德初年,孙交被提升为光禄卿。三年,升为户部右侍郎,提督粮仓草场事务,后来改任吏部右侍郎。当时吏部尚书张练追随刘瑾,孙交几次规劝他,张练恼了,就把他调往南京去了。刘瑾倒台后,武宗召他回朝当了户部尚书。当时朝廷正在讨论平定流寇,当时钱粮的征调繁琐而且紧急,灾荒也还在继续,正赋收入不足,孙交还是恰当地作了谋划和处理。各地报上灾情,他都奏请减免当地的赋税,派官前往赈灾,因此百姓不至于太困窘,但是那些当权的小人们却因此感到对他们不利。武宗想把太平仓交由宠臣裴德掌管,云南镇守的宦官张伦奏请开采银矿,南京织造的宦官吴经奏称经费缺乏,孙交都据理力争,不肯同意。八年(1513)六月,从宫廷中直接传下来一道圣旨,要孙交和礼部尚书傅王圭一道离休。很多谏官上书请留用他们,武宗却没有作答复。

    世宗未即位时在兴王府就听说过孙交,所以刚一即位,就召他回朝恢复了原任。孙交刚上任就上书请世宗每天读一读《祖训》,说话、办事都拿它作为准则,经筵前每天的讲习无论寒暑都不要停止。世宗对此表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