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_章一百零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一百零九 (第7/9页)

,朝讲结束,皇上果然责问石州被攻陷的情况。宦官王本在旁边动不动就指责诸位大臣欺瞒、蒙蔽皇上。皇上变了脸色,目光盯视着他,王本还在不断地数说。皇帝很不高兴地罢了朝。魏时亮弹劾王本没有做臣民的礼节,是大不敬的罪行,并数说了他的几件不法的事。奏疏虽然没有被采纳,但士人的舆论支持他。十月初,穆宗下诏停止每天的讲授。魏时亮率领同僚上奏称天气还没有出现寒冻,不应该停止讲授。不久,奏请将薛蠧、陈献章、王守仁在文庙祭祀,奏章下发到主管部门。他又称正值春天万物复兴,应该敕令有司释放轻罪的犯人,停止诉讼,穆宗下诏同意了。

    第二年六月他上奏称:“现在天下有三大忧患:藩府的俸禄不够供给,边地的军饷短缺,公私交困。对于藩府朝廷有一时之计,有百世之计。赶紧建立宗学,教导礼让,每年俸禄达万石的王府教他捐献出五分之一,每年俸禄达二千石的捐献出十分之一,千石的让他捐出二十分之一,用来赡养贫穷的宗族之人,确立为定制。这是一时之计。各个宗室聚集在一个城镇,一天天地更加贫困,应该在城镇附近分散居住,提供闲置的田让他们耕种以代替俸禄;滋事的罪孽之人,施行罢黜的重罚。这是百世之计。边防的军饷尤以屯田、盐税最重要,近选大臣庞尚鹏、邹应龙、凌儒经营筹办,权力虽然加重,不过派往河东的人兼管四川,派往江北的人兼管山东、河南,派往江南的人兼管浙江、湖广、云南、贵州,重视内地而轻视关塞地区,这不是本来的旨意。而且一个人管辖几个地区,辖区旷远难以照顾周全。请让在内地的大臣专门负责巡抚的事情,命令庞尚鹏等三人分别负责关塞地区的屯田事宜,管理的时间久了就成了一种职责,功绩也紧随而至,则利事兴起,而边防储备可以自给。现在全国的府库空虚,百姓困苦,而提出建议的人却想倾尽全国的库藏输往内府,用以接济旦夕之用,倘若州郡发生变乱,拿什么来应付?郡守县令以养育百姓为职责,首要的就是劝民务农植桑、理清徭役赋税、重视乡规民约、严格保甲制度,减少狱案,对催科巧拙不予理睬。”奏疏呈入,大都经讨论后实行。

    当年冬天他又上奏说:“天下值得忧虑的事情在于百姓贫穷,能替百姓排除忧虑的人是知府。应该慎重挑选他们,治政业绩卓越的人就升任京卿或巡抚,那么人就会自我激励。督学是关系到全国人伦理教育的人,应当挑选学问、德行俱佳的人,不对他做时间限制。德行和声望都高峻的人,就招来担任祭酒或者进入翰林院,以便显示风范。”奏章下发给部里讨论,最后没有施行。

    隆庆三年(1569),他升任太仆少卿。起初,徐阶、高拱互相攻击,魏时亮与朝廷大臣对高拱进行攻击,使他离去。不久,高拱再次入阁,考核言官,排斥异己;魏时亮和陈瓒、张木贾已经升任京卿,他们都遭贬职。魏时亮被指责办事不严谨,被免去官职。

    万历十二年(1584),因为丘木舜、余懋学等人的推荐,他出任南京大理寺丞。升任右副都御史,负责京营的戍卫任务,他陈述了安良攘jianian的十四件重要的事情。不久又请求根据水利、义气、生养、赋役、清狱、清除盗贼、善导民俗等七件事考察郡守、县令,年终报告给部院和各科计算为官的时间,依照修行与旷废的情况确定最后的名次。还请求皇长子出宫接受文化教育。他历任刑部左、右侍郎,南京刑部尚书。过了一年死于任上。

    魏时亮起初喜欢交游,很有志向。曾经弹劾并罢免了左都御史张永明,被当时的舆论非议。魏时亮也很后悔。中年,他遭受挫折和压抑,潜心研究心性理学。天启年间,谥号庄靖。

    郝杰,字彦辅,蔚州人。父亲郝铭,任过御史。郝杰考取嘉靖三十五年(1556)的进士,授职为行人,升任御史。隆庆元年(1567),巡视京郊地区。冬天,敌寇大举侵入永平,他上奏请求减少被劫掠地区的徭役、赋税,并称:“连年的处罚对文臣施行却对武将宽缓,追究主帅而忽略了偏将,请求整顿法纪以便振兴国威。”皇帝都答复可以。此后,他弹劾蓟州总督刘焘、巡抚耿随卿彼此观望,敌寇退却后他们斩取死者的首级报功,又窃夺辽东将士在棒槌。。的战绩,同时他抨击副使沈应乾,游击李信、周冕的罪行。皇帝罢黜了沈应乾,将李信、周冕投入监狱,敕令刘焘、耿随卿返回原籍听候查处。诏令宦官李佑督理苏、杭地区的织造,工部上奏,皇帝不听从劝谏。郝杰说:“皇帝登基的诏书罢除织造才一年,又派遣专理的使者,这不是统一的政令。而且宦官专横放纵,有司盘剥下民侍奉他们,对圣德的损害不小。”皇帝最终没有听从。皇帝驾临南海子,命令京营的各马全部随从。徐阶、杨博等人劝谏,皇帝不听,郝杰又争辩此事,最终还是不听从劝谏。刑部侍郎洪朝选因为纠正皇帝的过失被罢免,上奏做自我辩解,郝杰等人弹劾他违背了定制,削夺了他的官籍。因为他曾经评论高拱不是宰辅的材料,被嫉恨。等到高拱再次被召回,郝杰就赶紧请求离去。高拱被罢免,他出任原职。不久因为私下议论张居正驱逐高拱的不是,被调出京城担任陕西副使。再调任山东左布政使。遭人弹劾,降职为辽东苑马寺卿兼任海道兵备,加封为山东按察使。

    万历十七年(1589),他升任右佥都御史,巡视辽东。督率诸位将领抗击敌人,将他的一个儿子录入官籍。当时李成梁担任总兵官,威望很高,然而他的功绩也不无虚假。敌寇攻入关塞,他或者收拾兵马躲避,待敌退去,才尾随敌人袭击老弱之兵,或者乘虚捣毁零散的敌人,诱杀投靠关塞的人充作功绩,已经习以为常。督抚大臣都庇护他,郝杰却独不与其交结。万历十九年(1591)春天,李成梁采用参将郭梦征的策略,派遣副将李宁在镇夷堡袭击敌人的营地,获得二百八十多老弱者的首级。兵马回撤,被其他敌军拦截。李宁先逃跑了,数千将士损失大半,李成梁粉饰功劳要求晋级。郝杰详细上奏,直叙原委,要求总督蹇达共同上奏,蹇达隐匿了他的草稿,自己上奏请功。巡按御史胡克俭策马呈奏弹劾李宁;奏词牵连李成梁,也诋毁了郝杰。兵部将李宁的罪行搁置不做讨论。胡克俭大为愤怒,详尽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