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_章一百零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一百零九 (第8/9页)

发了李成梁、蹇达的欺瞒之罪。在此之前,万历十八年冬天,海州被劫掠了十三天,副将孙守廉不作战,李成梁也不救助。胡克俭进而弹劾孙守廉,申时行、许国庇护他,只命令他听候考查。胡克俭就说:“我起初弹劾孙守廉,申时行修书给我进行劝阻;等到我弹劾李宁,他又与许国告谕我宽免李宁的罪行。徇私情违背公理,将毁坏边防事务。”同时他逐一诋毁一鹗、蹇达以及兵科给事中张应登结成jianian党欺骗皇帝,蹇达搁置郝杰总结功罪的奏疏不上报,追诉李成梁前几年冒充功绩的罪状。皇帝说李成梁以前的功绩都是由巡按大臣核查并报告,胡克俭妄自猜测议论。最后将李成梁等人的问题搁置不理,而内心认为郝杰没有欺骗他。

    不久,他升任右副都御史。日本攻占了朝鲜,蹇达派遣偏将祖承训率领三千人前往朝鲜,全军覆没。消息传出,郝杰也遭弹劾,神宗特别赦免了他。朝鲜王准备到辽东避难,郝杰请求在境外选择一个好地方安置他,并且接济他的随僚、卫士,神宗答复可以。不久他升任兵部右侍郎,统辖蓟、辽保定地区的军务。神宗召他负责兵部的政务,升他为右都御史。日本受封与朝贡的议论兴起,郝杰说:“平秀吉死有余辜,如果加以封爵,境外的人民听到此事,会说我朝没有能人呢。”意见不合,他调任南京户部尚书。称病回乡。后起用为南京工部尚书。改任兵部职,参与机要事务,死于任上,赠封为太子少保。

    赵参鲁,字宗传,鄞人。隆庆五年(1571)的进士。选任庶吉士,改为户科给事中。万历二年(1574),慈圣太后在涿州修庙,祭祀碧霞元君。部科大臣执意劝谏,她不听。赵参鲁斥责她不合常规,并且说:“南面北方都遭敌寇侵犯,祸害百姓,兴起工役疏浚河道,使他们卖妻卖子。陛下拨钱修桥建庙,已经耗费五万多两。如果用于赈济贫民,造福应当更大。”皇帝也不听从劝谏。南京的宦官张进酒醉后侮辱给事中王颐,给事中郑岳、杨节接连上奏疏论,没有答复,赵参鲁又上奏说:“张进是守备宦官申信的党羽,不将申信一起治罪,不能平抑人心。”当时申信正与冯保勾结,朝廷商议剥夺了郑岳等人的俸禄,将赵参鲁贬为高安典史。调任饶州推官,后升任福建提学佥事,因急事请求回乡。又遭遇丧事,服丧期满后,仍然在福建督学。历任南京太常卿。

    万历十七年(1589),他担任右副都御史巡视福建。陈述要严格实行海禁,斩杀勾结倭寇的jianian商。调任大理寺卿。皇帝招他担任刑部左侍郎,改任兵部职,马上又改任吏部职。日本受封与朝贡的议论出现,赵参鲁坚持不赞同。总督顾养谦不高兴,在朝廷与他争辩,并说赵参鲁熟悉倭寇的情况,应当担当起此任。奏章下发给朝廷大臣,赵参鲁还是坚持先前的观点;趁此撰写了《东封三议》,全面辩论了此举的利弊。此后,封贡的事情终没有办成。

    他被任命为南京刑部尚书。诚意伯刘世延荒诞地指引星象,想发兵帮助君王,被弹劾而撤职,赵参鲁认为应当处死。南京工部主事赵学仕因为牟取私利被侍郎周思敬弹劾,准备将他发配边关。赵学仕将罪过转嫁到家僮的头上,法司给予他以轻轻责罚。御史朱吾弼又弹劾他,并牵连到赵参鲁;称赵学仕是大学士赵志皋的族父,所以赵参鲁庇护他。赵参鲁请求退休。吏部尚书孙丕扬等人称赵参鲁的品行一向高洁,不应当听任他离去,皇帝下诏挽留他。加封为太子太保。退休后去世,谥号端简。

    张孟男,字元嗣,中牟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的进士。授职为广平推官。稍后调任汉中同知。入京担任顺天治中,升任尚宝丞。高拱以内阁大臣身份兼管吏部,他的妻子是张孟男的姑姑,除了公事之外没有关于私人的谈话。高拱对此不满意,四年没有提升他。等到高拱被驱逐,他的亲朋知己都退避隐匿,唯独张孟男留在高拱的官邸替他收拾行装,送他至郊外。张居正掌权,将张孟男升为太仆少卿。张孟男也不攀附,令张居正失望,没有调动他。此后很久,张居正衰败了,他才调任南京工部右侍郎。不久被召入北京,以原职掌管通政司事务。

    万历十七年(1589),皇帝已经八个月没有到朝房接见大臣,张孟男上奏劝谏,而且说:“岭南人为原来的都御史李材申报功绩,蔡地的人控诉原县令曹世卿枉法,奏章都被留在宫中,而将人关押在兵马司,饭食供给不足,莫非不想让他们活,使圣德遭受损害。”皇帝被说动了心,于是间或驾临一次朝房。当年冬天,他改任户部职,升任左侍郎。不久又担任了南京工部尚书,改任户部职。当时留都南京储备已经耗尽,张孟男接任时,粟仅有两年的储备,在他的努力下不到一年就有七年的储备量。水衡官修筑粮仓,他调拨公家节余的二千两百银做资助。有人说为什么替别人耕耘,张孟男回答:“公家的事情,是划分了区间的吗?”南京御史陈所闻弹劾张孟男贪赃、鄙陋,吏部尚书孙钅龙称张孟男忠诚谨慎,御史的疏论,是由郎官所为,皇帝就挽留了他。张孟男请求离去,皇帝不准许。他再次上奏请求,皇帝才听任他回乡。很久以后,他才被召见并官复原职。

    万历三十年(1602)春天,有诏令罢除矿税。不久,事情没有施行。张孟男率领同僚劝谏,没有答复。他被加封为太子少保。五次上奏请求回乡,皇帝不允许。当时矿税的祸患一天天加剧,张孟男起草了几千字的遗疏,极力陈述矿税的危害,称:“我是户部官员,征收天下的租税,都是卖儿卖女,削骨割rou之后所得来的。我的职责就是催促科税,我尽了职,而百姓困穷。聚敛财富令百姓困穷,虐待百姓使国体动摇,有这样的大臣,怎么能任用他。我很哀叹,替陛下做杞人忧天的事。”他嘱咐儿子呈交朝廷,第二天就去世了。南京尚书赵参鲁等人奏陈他的清廉、忠诚,赠封他为太子太保。

    李祯,字维卿,安化人。隆庆五年(1571)的进士。授职为高平知县,征召为御史。

    万历初年,傅应祯因为秉直劝谏被投入诏狱,李祯与同僚乔岩、给事中徐贞明前往监狱探视他,结果被贬职为长芦盐运司知事。调任归德推官、礼部主事,三次担任顺天府丞。万历十八年(1590),洮、河地区出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