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_章九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九十 (第8/10页)

数目。孙应奎说:“自我进入京都到现在,收入合计除正税、加赋、余盐五百余万两银子外,其他地方搜括的又有四百余万两。支出方面,除诸边年例二百八十万两外,新增加二百四十五万两有余,修整边关振兴经济又要用八百余万两。”皇上因为耗费这样多,怀疑有侵犯假冒,分别派遣科道官前往诸边关核实。给事中徐公遴指控孙应奎工作草率而又自以为是,于是将孙应奎改派为南京工部尚书,以方钝代孙应奎之职。诸边饷银越发增多。方钝想不出什么妙计,请求皇上命诸臣逐条列上理财的计策。议定执行二十九事,愈发吝啬得有伤大体。孙应奎又调到户部,辞职后归还故里,死去。

    孙应奎作为谏官,多次触犯权贵,他以高风亮节来勉励自己。晚年为户部主管会计官员,一切为苟且求安打算,名声大不如前。

    聂豹,字文蔚,吉安永丰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授官为华亭知县。疏通陂塘,使三千余户农民复业。

    嘉靖四年(1525)被召到京都封为御史,巡按福建。又派到苏州任知府。家有丧事归回故里,后来补为平阳知府。山西多次受到寇贼的扰乱,百姓得不到安居。聂豹下令富裕的农户出钱,犯了罪的和有嫌疑的也出钱赎罪,得到一万多两银子,修建郭家沟、冷泉、灵石诸处关隘,训练乡村勇敢的人六千多名守卫之。寇贼退却,朝廷言论认为聂豹懂得兵事。给事中刘绘、大学士严嵩都推荐他。聂豹升为陕西副使,在潼关准备兵马。适逢考察官员,言官参论聂豹在平阳侵吞公家财产,大学士夏言也说聂豹的坏话,于是逮聂豹下诏狱,后被解除职务回归乡里。

    二十九年(1550)秋天,都城被贼寇侵犯。礼部尚书徐阶,是聂豹任华亭知县时所取的士人,他为聂豹申诉冤屈,并说聂豹的才能有大用。皇帝当即召见并任命他为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尚未赴任,就升为兵部右侍郎,不久转为左侍郎。仇鸾请求调宣、大两处的兵力到京都守卫,聂豹陈述四种忧虑,并说宜固守宣府、大同两地,宣府、大同安则京师安。仇鸾愤怒,并伺探聂豹的过错,但无所得,才罢休。三十一年召翁万达为兵部尚书,还未到位便死了,用聂豹代他。聂豹奏上秋季防御事宜,又请求增筑京师的外城,都得到准可。第二年秋天,敌寇大举侵入山西,总兵官李涞全军覆没,敌寇大肆抢掠二十四日才离去。总督苏。。反而上奏说大捷,被巡按御史所揭发,奏章下到兵部。聂豹说“:敌寇虽然有所抢掠,而我军斩获过当,实是上天保佑,是陛下的威灵所致。适宜选择吉日祭告,并论功行赏。”皇帝大喜。于是提高官吏品级、授予子弟官职的人有数十位,聂豹也加封为太子少保,并得锦衣世千户之荫庇。京师外城建成后,进封为太子少傅。南北屡次奏捷,诸边也同样奏功,聂豹一般都归功于上天保。。祭告行赏也如从前一样,聂豹也加封太子太保。

    就在这个时候,西北边关数次遭到侵犯,东南倭寇又起,军事文书一天传来几次。聂豹本来没有应变的才能,但大学士严嵩与聂豹是同乡,徐阶也进入了政府,所以聂豹很被皇帝倚重。但时间一久敌寇的灾患日急一日,皇帝十分忧虑。聂豹终究无所谋划,奏章都是一般程式,皇帝渐渐地知晓了聂豹的短处。正巧侍郎赵文华陈说七事要求退休,侍郎朱隆禧请求设立巡视福建大臣,开放海滨互市禁令,聂豹都阻碍不允许实行。皇帝大怒狠狠地责罚聂豹。聂豹感到震惊害怕并向皇上请罪,又申辩增官、开市的不是,被再次下诏责备。聂豹愈加惶惧,逐条列上对国家有利的五件事献给皇上。皇帝还是不高兴,降聂豹两级薪俸。不久,竟用中旨罢去聂豹官职,任用杨博代替。聂豹回家数年后死去,终年七十七岁。隆庆年初期,赠官少保,谥号为贞襄。

    聂豹早期爱好王守仁的良知学说,并在与王守仁辩论非难后,更加信服良知学说。后来听说王守仁死了,便为他设立牌位哭祭,以弟子的身份自居。在囚狱时,著有《困辨录》,与王守仁的学说颇有相近之处。

    李默,字时言,瓯宁人。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嘉靖初年,改封为户部主事,升为兵部员外郎。调到吏部,任验封郎中。道士邵元节为得到皇帝宠爱,请求皇帝封诰,李默坚决不赞同。十一年(1532),又为武举会试同考官。等到兵部宴请时,李默自据宾客之席,他想坐在尚书王宪的上首。王宪弹劾他没有礼貌,将他贬到宁国府任同知。后来逐渐升为浙江左布政使,调到朝廷当太常卿,掌管南京国子监事。博士等官能参与科道选拔,从李默开始。历任吏部左、右侍郎,代替夏邦谟为尚书。自正德年初期焦芳、张彩以后,吏部没有从侍郎升为尚书的人。李默是皇帝特别选拔的,也算是异数。

    严嵩掌政时,独揽官员升降大权。李默总是坚持己见,严嵩怀恨他。正逢推举辽东巡抚,李默列出布政使张臬、谢存儒做人选。皇帝问严嵩,严嵩说他们不能胜任。于是剥夺李默的官职降为庶民,以万镗代替。李默掌管选拔官吏之职仅仅七个月。第二年,万镗被罢官,皇帝特别降旨又起用李默。之后,下令李默入值西内,赐与值宿的房子,允许在苑中乘马。不久进而为太子少保。未过多长时间,又命李默兼翰林学士。给事中梁梦龙弹劾李默徇私,皇帝责罚了梁梦龙,正值大规模考察群吏,李默告戒门下的人谢绝与宾客相见,也不与同班大臣私下相见,严嵩甚为恼恨。赵文华视察兵师回来,李默盛气凌人。总督杨宜被罢官,严嵩、赵文华想荐用胡宗宪,李默推荐王诰代替。严、赵两人对李默更为恼恨。

    起初,赵文华对皇帝说剩余的倭寇不多,但巡按御史周如斗却被倭所败。皇帝有所怀疑,多次诘问严嵩。赵文华谋求自解的计策,熟悉皇帝喜爱告讦,找到被李默考试选拔的人策问,李默在考试时说“:汉武、唐宪因为英明睿智成就盛业,但晚年因用错人而衰败。”赵文华于是上奏李默诽谤皇上。并且说“:残寇不难歼灭,因为督抚无能,才致败绩。李默怀恨我弹劾他的同乡张经,谋思对我进行报复。我论曹邦辅,他就唆使给事中夏木式、孙。。危害我。至今已有半年,边疆之事日非。昨日推荐总督,又不用胡宗宪而用王诰。东南的战乱何时才能解决,陛下的日夜之忧何时才能排除啊。”皇帝大怒,下令礼部及法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