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_章九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九十 (第7/10页)

、牧相、徐暹、赵士贤,御史贡安甫、史良佐、曹闵、王弘、葛浩、姚学礼、张鸣凤、王良臣、徐珏、赵佑、杨璋、朱廷声、刘玉,部郎李梦阳、王纶、孙磐等人,因同时弹劾了众太监而没有被录用。经周期雍偕同官王佩的竭力请求,他们都被皇帝召用。兵部尚书王敞跟随刘瑾得到提升,周期雍请求皇帝免去他的职务。焦芳、刘宇也在被斥之列,而刘大夏、韩文、杨守随、林瀚、张敷华的冤案未得昭雪,周期雍都极力向皇帝陈论这件事。陈金讨伐江西反贼,纵容苗兵杀人抢东西,周期雍揭发他们的罪状。不久,在广东清理军伍时,弹劾镇守武定侯郭勋,陈金与郭勋都被责罚。周期雍离开朝廷到福建任佥事。宸濠造反,周期雍选择精兵去讨伐。等叛乱被平定后才回来。

    嘉靖初年,周期雍任浙江参议。讨伐平息温、处两地矿盗,一子被授予官职,他再迁湖广按察使。嘉靖九年(1530),他被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蓟州、密云关堡数十个,为躲避寇警移入内地,关外更加没有防备,周期雍都将它们修复好。并如数列上它们的益处。回到朝廷任大理卿,历任刑部左、右侍郎、右都御史,拜封为刑部尚书。大举考察京官,言官弹劾周期雍受贿。吏部为他洗雪诬谤,皇帝整治诬蔑的人。十九年,郭勋记恨与周期雍前时的矛盾,根据出现风霾的异常天象劝皇帝罢免大臣,于是周期雍被解去官职。在家生活了十年而后死去。

    王杲,字景初,汶上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授官临汾知县。提升为御史,巡视陕西茶马。皇帝派遣中官分别镇守兰州、靖虏卫。王杲说穷边饥年,不适宜设官累民,皇帝没有批复。

    嘉靖三年(1524),皇帝准备派中官到苏、杭督察纺织生产,王杲上疏劝谏,未被采纳。过了很久,王杲被提拔为太仆少卿,改任大理,再迁为副都御史,进为户部右侍郎。河南发生大饥荒,命令王杲前往救济。王杲请求紧急发放国家库存资金,皇帝令他携带临清仓银五万两出发。等到达河南后,又请求发放银钱十五万两。救活的人多得不可胜数。事完之后,被赐银币。不久以右都御史的身份总督漕运。过去修缮运艘,负担费用军占三成民占七成。总兵官顾寰因军民困敝,请求发放两淮余盐银七十万两,户部尚书李如圭不同意。王杲请求改为将两年漕运的十分之三折为银两,即用所省得的转运费修缮运艘,以免再困军民,得到皇上批准许可。

    一年后,当上户部尚书。太后父亲安平侯方锐请求得到张家庄马房地。王杲说这块地有两千多顷,负担着朝廷正额赋税,不能给,而以大慈恩寺所入官地的二十顷给他比较好。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当时国家储蓄已告匮乏,而各边关每月都要求增加军饷,四方多发生水旱灾害,给事中李文进提议扩大储蓄。王杲列举九事用来向皇上献策,后来又献上节制财用十事,皇帝都采纳了。按照旧制度,每年漕运四百万石。王杲根据粮食有余而费用不足,遇到灾伤等事发生,就改为折收银两以方便百姓。有一天,皇帝发现改折的粮银超过一半,大吃一惊,于是诘问户部,王杲等人承认有罪。皇帝告诫自今以后务必遵循祖制,不能轻变。

    王杲掌管国计,事无不办,皇帝很倚仗他。后来皇帝诏令买龙涎香,很久未买到,皇帝因此很不高兴。给事中马锡弹劾王杲及巡仓御史艾朴受贿,给事中厉汝进说仓场尚书王日韦也受贿,因此一并关进监狱。王杲、艾朴被发配边关,王日韦被贬为百姓。王杲竟然死在雷州戍所。隆庆初年,给事中辛自修等人诉王杲冤屈。皇帝下诏恢复其官职,并准许祭葬王杲,赠官太子太保。

    孙应奎,字文宿,洛阳人。正德十六年(1521)中进士。授官章丘知县。

    嘉靖四年(1525)孙应奎被调进朝廷任兵科给事中,上疏奏言说:“只有忠厚刚直、纯洁坚定的人才能担当辅臣之大任。今朝大学士杨一清虽然练达国体,但向来善于变通,难以独挑此担。张璁学识渊博但性情偏激,缺点在于自以为是,特别看重功名,对他应当抑制其缺点而用之。至于桂萼,他以枭雄桀骜的资质,作威作福,私纳财贿,阻拦压抑气节之士,结党营私,势侵六官,盛气压制言路,天下莫不怨愤。请求皇帝鉴别三臣的贤与不贤,以决定用与不用。”他的意图是特别袒护张璁。皇帝根据他的奏言,好言挽留杨一清,告诫晓谕张璁、桂萼。既而孙应奎与同僚王准、陆灿弹劾张璁、桂萼,张、桂被罢相职,王准、陆灿也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因孙应奎是首次抗言而没有问他的罪。不久,孙应奎又弹劾吏部尚书方献夫,皇帝很听信孙应奎的话。方献夫得到汪钅宏的援助,才使得孙应奎的提议被驳下。孙应奎再迁为户科左给事中。行人薛侃的建言与圣旨相忤,被下廷审讯,供词牵连到张璁。孙应奎和同官曹汴请让张璁回避,并且上疏陈述情况。皇帝大怒,将孙应奎下诏狱,不久又释放复职。

    十一年(1532)考核天下百官,王准被贬为富民典史。孙应奎劝说汪钅宏为张璁、桂萼调和,诬王准办事不谨,因而王准被罢黜。孙应奎请求恢复王准的官职,责罚汪钅宏,让勾结同党的人引以为戒。吏部尚书王琼也说王准应当被废贬,于是孙应奎被贬为高平县丞。几次职务更动后为湖广副使,监督采伐皇家用木,因为受牵累又被逮捕拘囚。不久释放回原处。历任右副都御史,巡抚顺天。后被召回掌理都察院事,迁户部侍郎,升为尚书。

    自俺答侵犯京师后,军书交错征收兵饷。于是孙应奎建议加派征收。除北方诸府及广西、贵州外,其他地方根据土地贫富,骤然增征银两一百五十万两有余,而苏州一府就征收八万五千。御史郭仁是吴地人,到孙应奎处请求减征,孙应奎没有听从。郭仁于是上奏章弹劾孙应奎,孙应奎上疏为自己辩护。皇帝认为郭仁不应当私自委托,便将他调出朝廷。既而国家资产不足以开支,孙应奎说“:今年收入两百万,而诸边费用需要六百余万,一切取财的办法都已用尽。请皇上下令诸曹所隶属的官吏、儒士、厨役、校卒,都应除去其冗余人员。而户部支出、收入、盈余减省的数目,也综合其大纲,列出簿籍进上,使各职司部门府都知为国家珍惜财产。”得到皇上批准。

    三十一年(1552)正月,皇上命令孙应奎逐条列上京都与边关备用粮草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