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_章一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一百 (第8/11页)

外逃遁,俞大猷追击挫伤敌人。这年冬天,因为参与讨平徐海的功劳,加职为都督佥事。徐海部众被讨平后,浙西的倭患止息。只有宁波舟山的倭寇依据险要,与官军抗衡,官军将其围困,而难以攻克。此时作战勇猛的狼兵、士兵都已遣散放归,而从四川、贵州调集的麻寮、大剌、镇溪、桑植六千名士兵刚到。俞大猷乘大雪天,四面攻击舟山倭寇,倭寇拼死作战,杀死了士官一名。各路官军愈益争先,冲上去焚毁了敌人栅栏,倭寇死亡甚多,逃出来的也被歼灭,舟山倭寇被官军扫平。

    第二年,胡宗宪正以计谋取汪直,听从卢镗的建议与汪直通市贸易,俞大猷表示坚决的反对。后来汪直被诱捕下狱,汪直余党毛海峰等于是据守舟山,在岑港设寨阻挡官军。俞大猷围击,不时有一些小的胜利。然而仰攻不利,冲上去的将士多被敌人杀死。倭寇大批增援而来。朝廷急切地督促胡宗宪出战,胡宗宪以大话敷衍。朝中士大夫竞相诋毁胡宗宪,并弹劾俞大猷。于是撤销俞大猷及参将戚继光的职务,并以一月为期限,平定倭寇。俞大猷等感觉压力甚大,于是对倭寇发动了更加猛烈的攻击,倭寇也更加死守。三十七年(1558)七月倭寇才自岑港移驻柯梅,造起一批战船后,泛舟逃去。俞大猷等在海上拦截,击沉倭船一艘,其余倭寇于是乘船向南,流动攻掠闽、广一带。俞大猷先后杀倭四五千人,几乎平定倭患。由于官军将倭寇围击一年而不能攻破,胡宗宪觉得倭寇出走更有利,于是暗地让敌人溜出,并不督兵邀击。等到御史李瑚就此事弹劾胡宗宪时,胡宗宪则将罪责推到俞大猷头上,嘉靖帝大怒,下令逮捕俞大猷,再次剥夺他的世袭荫庇的特权。

    陆炳与俞大猷的私人关系很好,他暗地里用自己的家私向严世蕃行贿,俞大猷得以出狱,并命他去边塞立功赎罪。大同巡抚李文进了解俞大猷的才华,跟他一起筹划军事。于是俞大猷设计制造出抵御敌人骑兵的独轮车。他曾用百辆独轮车、三千骑兵,在安银堡大败敌人。李文进向朝廷推荐了俞大猷的这一战车御敌之法,朝廷因此设置了兵车营。京师营卫中有兵车营这一编制,从此时开始。李文进准备偷袭蒙古部落,就商于俞大猷,依计行事,果然大有战绩。朝廷因此赐还俞大猷世代荫庇子孙的特权,接着敌人攻掠广武,俞大猷又将其击退。此前在评定平息汪直倭患的功劳时,朝廷同意将俞大猷免罪录用。至此,镇。。出现匪情,川湖总督黄光升向朝廷推荐了俞大猷,俞大猷即任命为镇。。参将。

    广东饶平贼人张琏,数次攻陷城邑,多年没有平定。嘉靖四十年(1561)七月,皇帝下诏调俞大猷去南赣,集合福建、广东兵力讨伐。这时胡宗宪兼管江西,他知道张琏远离巢xue,要俞大猷迅速追击。俞大猷说“:应以奇兵偷袭他的巢xue,攻击他必须救护的要害,怎么可以用数万人的部队跟着张琏一人到处流动呢?”于是迅速带一万五千人登上柏高岭,俯视盗贼营地。张琏果然回来救援,俞大猷连败张琏,斩敌一千二百余人。盗贼恐惧,守营不出。俞大猷用计诱张琏出战,派人从阵后将其擒获,还擒获另一头目萧雪峰。广东人将功据为己有,俞大猷亦不计较。俞大猷遣散张琏余部二万人,没有杀戮一个。俞大猷升为副总兵,协助驻守南、赣、汀、漳、惠、潮诸郡。又乘胜征讨程乡的盗贼,梁宁逃走,徐东洲被擒获。林朝曦约请黄积山谋求大举抗拒官军,官军攻破贼营,斩了黄积山,林朝曦逃去,但后来也被徐甫宰所击灭。不久俞大猷升为福建总兵官,与戚继光一道攻下兴化城,共同击败海上倭寇。事迹详载于戚继光传。由于戚继光率先破城,得到最高奖赏,俞大猷仅被赐给银币而已。

    嘉靖四十二年(1563)十月俞大猷调任南赣。四十三年改任广东。当时潮州倭寇二万人与大盗吴平相互支撑,而蓝松三、伍端、温七、叶丹楼等人则经常在惠州、潮州一带劫掠。福建则有程绍禄祸乱延平,梁道辉sao扰汀州。俞大猷以自己的威名震慑这些为非作歹者,他单骑闯入程绍禄驻地,督促程绍禄回到山寨,并要程绍禄将梁道辉赶回去。程、梁二人最后被另一支官军消灭,惠州参将谢敕与伍端、温七作战失利,谢以“俞家军”来了恐吓对方,伍端听说,赶忙带着一帮山寨的酋长回去了。不久,俞大猷果真来到惠州,擒获温七。伍端自己负荆请罪,请上阵杀倭以弥补自己的过失。俞大猷以伍端部众为先锋,官军随后,在邹塘包围了倭寇,一昼夜连破三处倭寇巢xue,焚死、斩杀倭寇四百多人,又在海丰大败倭寇,倭寇全部逃到崎沙、甲子等处,抢夺渔民船只向大海方向逃去。倭寇船只在海中多遇风沉没。侥幸脱险的二千多人,退守海丰金锡都。俞大猷将其围困达两月之久,倭寇粮尽,意欲逃去。副将汤克宽设兵伏击,亲自杀死倭之悍将三人。参将王诏等人随后赶到,倭寇遂被击溃。于是移师潮州,依次降伏蓝松三、叶丹楼。并派人招降吴平,将吴平安置在梅岭。不久吴平又举兵反叛,建造战船数百艘,聚集部众一万多人,筑起三座城池固守,经常在滨海地区劫掠。福建总兵官戚继光攻击了吴平,吴平逃往南澳。四十四年(1565)秋天,吴平进入福建,把总朱玑等人在海上阵亡。俞大猷率水兵,戚继光领陆军夹击吴平于南澳,大败敌人,吴平侥幸留了一条性命率部脱逃,逃到了饶平凤凰山。戚继光留守南澳,俞大猷的部将汤克宽、李超等跟踪追击,却连续为敌人所败,吴平又掠夺民船流窜海上。闽、广的巡按御史纷纷上疏责难,俞大猷因此受到撤职的处分。吴平终为汤克宽追击远逃,再不敢上陆劫掠了。

    河源、翁源贼人李亚元等活动猖獗,总督吴桂芳留俞大猷征讨,征兵十万,分五路进击。俞大猷用计亲捣贼巢,生擒李亚元,俘虏、斩杀敌人共计一万零四百人,救回被裹挟的男女八万余人。于是朝廷又恢复了俞大猷的职务,调任广西总兵官。按照旧例,用有功之臣总管两广官军,与总督同驻梧州,皇帝采用给事中欧阳一敬的建议,在广东、广西各置将帅,罢除勋臣总管兵事的办法。于是召恭顺侯吴继爵回京,代以俞大猷,并授予俞大猷平蛮将军印信。而用刘显镇守广东。两广同时设置大帅,从俞大猷及刘显开始。降将伍端死后,他的部属王世桥又起兵反叛,劫持了同知郭文通。俞大猷连续击败王世桥,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