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_章一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一百 (第9/11页)

世桥的部下将他抓住献给了俞大猷,因此,俞大猷升为都督同知。

    海寇曾一本,本来是吴平的同伙,后降于官军,至此又叛降,劫持澄海知县,击败官军,守备李茂才也中炮身亡。皇帝诏令俞大猷暂时督率广东兵协助讨伐。隆庆二年(1568),曾一本进攻广州,后又攻掠福建。俞大猷集合郭成、李锡部队剿灭了曾一本及其部众。俞大猷因功升为右都督。

    广西古田僮人黄朝猛、韦银豹等,在嘉靖末年曾经两次劫掠省城官库,杀害参政黎民表。巡抚殷正茂征兵十四万,交俞大猷统属征讨。俞大猷分兵七路,连续攻破数十处贼人巢xue。贼人力保潮水寨,该寨建在高山的顶端,官兵攻十余日未能奏效。俞大猷假意分兵进攻马狼之敌,而密遣参将王世科率兵乘夜雨之机登山设下伏兵。天刚亮,大炮骤发,敌人大惊,各路部队乘机攀缘而上,敌人全军覆没。马狼等贼人巢xue相继被官军攻克,共计杀死、俘虏敌人八千四百多名,活捉了黄朝猛、韦银豹,百年来的贼寇之患一朝尽除,俞大猷因功享有世袭荫庇子孙的特权,升为指挥佥事。

    俞大猷是一位廉洁的将帅,对部下颇有恩惠,数建奇功,名震南部疆土,而巡按李良臣以jianian贪之罪弹劾他,兵部坚决为其辩诬,皇帝诏令大猷回原籍听候差遣。后来起用为南京右府佥书。未及赴任,后又以都督佥事出任福建总兵官。万历元年(1573)秋天,海寇突袭闾峡澳,因战事失利俞大猷被剥夺职务,又以署理都督佥事起用为后府佥书,训练车营,三次上疏,请求退休,不久,去世,赠左都督衔,谥号为武襄。俞大猷负有奇节,以古代贤人豪士为自己的楷模。他用兵,先谋略而后征战,眼光远大,不贪近功。忠诚为国的精神老而弥笃,所到之处屡有大功。武平、崖州、饶平都为之立祠祭祀。谭纶曾给他写信说“:在节制部伍的精明上,您不如谭纶;在赏罚的分明上,您不如戚继光;在作战的勇猛快捷上,您不如刘显。然而这些都是小智,您则为大将之才。”

    戚继光,字元敬,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父亲戚景通,曾升迁为都指挥,署理大宁都司,后进京执掌神机营,颇有cao行。戚继光幼时即风流潇洒、气宇不凡。家里较为贫寒,但戚继光喜好读书,并掌握了经史要义。嘉靖中继承武职,被人推荐为署理都指挥佥事,到山东防倭。后改任浙江都司,以参将职分掌宁波、绍兴、台州三郡。

    嘉靖三十六年(1557),倭寇进犯东清、瑞安、临海,戚继光救援不及,因为道路险阻的缘故朝廷没有降罪。不久会合俞大猷部,将汪直余部围困于岑港。由于久围不下,戚继光受到免除官职的处分,戴罪讨倭。不多时倭寇突围逃走,另一支倭寇又焚烧劫掠台州。给事中罗嘉宾等人弹劾戚继光没有战功,而且有勾结敌寇的嫌疑。有关部门正准备拿他是问,很快又因平定汪直的功劳恢复官职,转任台州、金华、严州三郡太守。

    戚继光初到浙江时,见卫所官军久不训练,战斗力低下,而金华、义乌民众一向剽悍,请求招募三千人,教授搏击阵法,长短兵器配合使用,因此,戚继光的部队尤其精悍。又鉴于南方多为水乡湖区,不利于长距离驰战,于是根据地形研制阵法,为了步战的方便,一切战船、火器、兵械进行精心的选择和调换。由此“戚家军”名扬天下。

    嘉靖四十年(1561),倭寇大肆劫掠桃渚、圻头。戚继光迅速赶到宁海,扼守桃渚,在龙山击败倭寇,追到雁门岭。倭寇逃走,并乘虚袭击台州,戚继光亲手斩杀倭寇头目,将倭寇残余人员逼进瓜陵江,全部溺死。在圻头的倭寇又赶往台州,戚继光在仙居中途伏击,倭寇无一脱逃。前后九战九胜,俘虏斩敌计一千多人,烧死、淹死的倭寇无法统计。总兵官卢镗、参将牛天锡又在宁波、漫州大破倭寇。浙东倭患平息,戚继光加俸禄三级。福建、广东倭寇流窜至江西。总督胡宗宪调戚继光前往救援。戚继光攻破倭寇上坊的营地,倭寇逃向建宁。戚继光回到浙江。

    次年,倭寇大举进犯福建。从温州方向来的倭寇,会合福宁、连江的众倭寇攻陷寿宁、政和、宁德。自广东南澳来者,会合福清,长乐诸路倭寇攻陷玄钟所,延及龙岩、松溪、大旧、古田、莆田等地。这时宁德屡次被倭寇攻破。距离宁德城十里处的横屿,四面皆为水路险隘,倭寇在此安下大营。官军不敢贸然攻击,相持一年有余。新近到来的倭寇屯聚在牛田,倭寇头目驻在兴化,东南相互呼应。福建因此连续告急,胡宗宪又调戚继光征讨。戚继光首先进攻横屿倭寇。冲锋的士卒每人持一捆草,填平壕沟前进。大破敌营,杀死倭寇二千六百多人。乘胜追至福清,击败牛田倭寇,并捣毁其营地,倭寇余部逃到兴化。戚继光急速追赶,半夜时分抵达倭寇屯聚之地,连续攻破六十营,杀倭一千多人。黎明入城,兴化人才知道“戚家军”到,酒rou慰劳不断。戚继光于是回师。抵达福清时,正遇倭寇从东营澳登陆,击毙倭寇二百人。刘显也屡次击破倭寇,福建倭寇几乎灭绝。于是戚继光到福建举行祭饮之礼,刻石纪事于平远台而还。

    等戚继光回到浙江后,新来的倭寇日益增多,并围困兴化城达一月之久。正碰上刘显派士卒八人携带文书入城,士卒衣服上刺有“天兵”二字。倭寇杀死这八名官兵,穿上他们的衣服,欺骗守将入城,夜晚破门迎接倭寇。副使翁时器、参将毕高逃走,通判奚世亭代理政事,被倭寇杀害,兴化城被焚烧抢劫一空。倭寇在此滞留两月,又攻破平海卫,并以此为据点。开始,兴化告急时,皇帝已任命俞大猷为福建总兵官,戚继光为副总兵。兴化城失陷后,刘显士卒较少,守在城下而不敢攻击。俞大猷也不想进攻,想调兵合围困住敌人。嘉靖四十二年(1563)四月,戚继光率浙江兵赶到。于是巡抚谭纶命令戚继光为中锋,刘显居左,俞大猷居右,合力攻击倭寇于平海。戚继光率先突破,左右军相继跟上,杀死倭寇二千二百人,放还被掠夺的百姓三千人。谭纶向朝廷报功,戚继光功居榜首,刘显、俞大猷次之。嘉靖帝为此在郊庙行告谢之礼,大张旗鼓地给功臣颁奖。戚继光先因平定横屿倭寇之功,升为署理都督佥事,至此又升为都督同知,世代荫庇千户之职,于是取代俞大猷为总兵官。

    次年二月,倭寇余党又纠集新来倭寇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