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_章六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六十 (第13/15页)

浮桥以上和吕梁下洪,以及邳州的沙坊,各修建石闸门,控制和排泄汶、泗之水,并且用小浮桥、沂河口二水帮助它,另外在镇口西筑坝拦截黄河,打开唐家口而注入龙沟,汇合于小浮桥流入运河,以断绝淤塞镇口的祸害,实为万全的计策。”回报许可。

    万历二十六年春,依从杨光训等的主张,撤去褚鈇的职务,命令杨一魁兼管漕运。

    六月,召回杨一魁掌管工部,命令刘束星为工部侍郎,总理河漕。

    万历二十七年春,刘东星上奏说:“黄河从商、虞以下,经由丁家道口直到韩家道口、赵家圈、石将军庙、两河口,出于小浮桥下徐、旦二洪,就是贾鲁故道。

    从元开始到我明朝水流束行非常顺利。

    嘉靖三十七年,浊河改道向北,而此河便淤塞。

    潘季驯主张再开通它,因为工程耗费太大而停止。

    今黄河向东在黄蝈决堤,经由韩家道口到赵家圈一百余里,冲刷成为河道,就是潘季驯主张恢复的故道。

    从趟家圈到两河口,直通三仙台新渠,长只有四十里,征召民工五万人来疏通它,一个多月就会竣工,然后大部分人挖通运河,小部分人挖通浊河,都可以节省人力物力。

    只有李吉口故道曾经挖通又被淤寒,去年冬天已经挖通数里,前面的功劳难以舍弃,然而到镇口三百里如此遥远,不如赵家圈到两河口四十里这样近。

    何况大浮桥已经建立闸门蓄积汶、泗之水,则镇口拯济运河也就不凭借黄河之水。”回报许可。

    十月,治理成功,加封刘束星工部尚,书,杨一魁及其余官员也有不同的赏赐。

    起初,给事中杨廷兰因为黄蝈的溃决,请求开通洳河,给事中杨应文也主张他的说法。

    随后,直隶巡按御史佴祺又说到这件事。

    刘束星已经开通赵家圈,又采纳大家的主张,开通洳河,因为地面多是沙石,工程没有完成而刘柬星生病。

    黄河已经改道向南,李吉口淤积一天天增高,北面分支完全断流,而且赵家圈也一天天逐渐淤塞,徐、邳之间三百里,河水只有一尺多深,运粮船只被阻塞。

    万历二十九年秋,工科给事中张问达上疏陈述这事。

    适逢开、归发生大水,黄河水涨到商丘,在萧家口决堤,整个黄河完全往南流。

    河床变成平坦的沙地,商人的船只在沙上搁浅。

    南岸蒙墙寺忽然迁移到北岸,商、虞之地大多被淹没,水势完全直奔东南,而黄蝈断流。

    河南巡抚曾如春上报,说:“这是黄河改道,不是决堤。”张问达又说:“萧家口在黄蝈上游,没有经商船只不能行驶于萧家口却能行驶于黄蝈以束的情况,漕运船只很值得忧虑。”皇帝依从他们的见解,将命刘束星勘查商议,然而刘束星已死了。

    张问达又说:“漕运之道之所以被毁坏,一是因为黄蝈口的溃决,没有及时堵塞;更因为集中力量开通洳河,以致造成趟家圈淤塞断流,河床一天天增高,河水一天天浅少,而萧家口完全溃决,整个黄河冲破堤防流入淮河,水势殃及皇陵。

    刘东星已经去世,应赶快增补治河之臣,及早商定长久之策。”大学士沈一贯、给事中桂有根都催促挑选治河之臣。

    御史高举进献三个方法。

    请疏通黄埚口以下旧河道,引黄河水注入到它的束边,完全堵塞黄蝈口,又阻止它南流,等到旧河道被冲刷加深,则一起堵塞新决之口。

    其二耕是请开通洳河及胶莱河,而建议治河漕运不应该都委于一人,应当选择人分别担任其事。

    江北巡按御史昊崇礼则请从蒙墙寺西北黄河弯曲的地方,开挖成直河,引水向东流。

    并且疏通李吉口到坚城集的淤塞河道三十余里,又完全堵塞黄蝈以南的决口,使河流全都回到漕河。

    工部尚书杨一魁选取昊崇礼的主张,而开挖直河、堵塞黄蝈口、疏通淤塞水道为主要的方法,而把开通洳河作为辅助方法,开通胶莱河为备用方法。

    皇帝命令赶快挖通旧河,堵塞决口,又同时挖通洳河以备用。

    下交山东巡抚巡按勘察胶莱河。

    万历三十年春,杨一魁回复河抚曾如春的奏疏说:“黄河水势直奔邳、宿,请求从归德到灵、虹修筑汴堤,以阻止向南改道。

    并且疏通小河口,使黄河水全部返归河道,则泛滥之水自会消失,祖陵可以无忧患。”皇帝赞许并采纳了他的主张。

    不久,谈论此事的人再次上疏攻击杨一魁。

    皇帝认为杨一魁不堵塞黄蝈口,导致洪水直冲祖陵,被罢斥为民。

    又采用昊崇礼的主张,分别设立河漕二臣,命令曾如春为工部侍郎,总理河道。

    曾如春主张开通虞城王家口,引导整个黄河东流归海,需要耗费六十万钱财。

    万历三十一年春,山东巡抚黄克缜说:“王家口是蒙墙上游,上游已经畅通,则下游就不可往旁边排泄,应当及时堵塞蒙墙口。”依从他的奏请。

    这时,蒙墙决口宽八十余丈,萱塑春所开通的新河不及它的一半,堵塞蒙墙然后注入新河,担心不能承受。

    有进献计策的人说:“黄河水流既已回流,势若雷霆,藉其水势冲刷新河,浅的地方可以加深。”曾如春就下令放水,水襄全是泥沙,水流少而缓慢,随即淤塞。

    夏初四月,河水突然上涨,直冲鱼、单、丰、沛之间,曾如春因为忧虑而死。

    于是命李化龙为工部侍郎,替代他的职位。

    给事中宋一韩说:“黄河故道已经恢复,皇陵、运河没有忧虑。

    决口恐怕难以堵塞,应当深挖坚城以上水浅之处,又增筑徐、邳两岸河堤,使下游有地方容纳,则旧河可以堵塞。”给事中孟成己说:“堵塞旧河紧急,然而疏通新河更加紧急。”李化龙刚到来,黄河在单题蓝塞庄及曹县的缕堤大溃决,又在沛县四铺口太行堤溃决,注入昭阳湖,流入夏镇,横冲漕运河道。

    李化龙主张开通洳河,连接到邳州直河,以避黄河决堤之险。

    给事中侯庆远于是说:“洳河开通成功,则其它工程可以慢慢地谋划,只是不要放纵黄河流入淮河。

    淮河通畅则洪泽之水减少,而陵墓自然会安宁了。”万历三十二年正月,工部回复李化龙的上疏,大致是说:“黄河从归德以下,汇合运河流入大海,其路有三:从兰阳取道考城,到达李吉口,经过坚城集,流入六座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