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五十 (第9/9页)
不要为杨公留个退路吗?”廖庄说:“这正是为了杨公。”八年,命他与御史张骥共同代理大理寺事务。过了一个月,他被授予左寺丞。 十一年(1446),他升为南京大理寺少卿。过了两年,jianian人陈王夫与亲戚贾福争袭指挥一职。南京刑部侍郎齐韶接受陈王夫的贿赂,想夺贾福的官给他,被廖庄驳斥。齐韶将贾福捶打至死,被逮捕,陈王夫也诬陷廖庄,两人都被投进诏狱。正好齐韶别的罪行也败露了,便将他押到市场斩首,暴尸街头,廖庄才得到释放。 景泰五年(1454)七月,廖庄上疏说:“臣从前在朝廷的时候,见上皇派使者册封陛下,每遇庆典节日,一定令群臣在东庑朝谒陛下,上皇对您的恩礼非常隆重,群臣也都感叹,说上皇对兄弟竟是这么友爱。现在陛下奏天下以侍奉上皇,愿陛下时常到南宫朝见上皇,或者讨论家法,或者商量治国之道,逢年过节,让群臣去朝见他,以安慰上皇之心。这样则祖宗在天之神安,天地之心也安。太子,是天下的根本。上皇之子,也就是陛下之子。应令太子亲近儒臣,学习书策,以待皇上后嗣的诞生,使天下臣民都知道陛下有公天下之心,岂不美哉?天下者,是太祖、太宗的天下。仁宗、宣宗继承大统守成的,是这个天下。上皇北征,也是为了这个天下。现在陛下拥有这个天下,应念祖宗创业之艰难,想想怎样去收取天下人心,消灾召祥之道莫过于此。”奏疏呈入后,不见回报。第二年,廖庄因母亲去世,赴京交回勘合,到东角门朝见皇上。皇上想起廖庄前头的奏疏,命将他廷杖八十下,贬为定羌驿丞。 天顺初年,他被召回。当时母亲丧期还没结束,又遭父丧,皇上特给予祭葬,命令他起复,仍在南京供职。天顺五年(1461),就在南京升为礼部右侍郎,又改调到刑部。成化初年,他被召回任刑部左侍郎。过了一年他去世,赠尚书,谥恭敏。 廖庄个性刚直,喜欢当面指出别人的过错。但他实是胸怀坦荡,毫无芥蒂。他不屑于谨小慎微,喜欢留下宾客欢饮。任司法官后,有人劝他稍稍辞谢一些交往,以免嫌疑。廖庄笑道:“前人有句话说‘:臣门如市,臣心如水。’我无愧于我心而已。”他去世后,竟没有东西装殓,众人出钱财帮助办理了他的丧事。 当初,景帝时期,英宗在南宫,左右的人进行离间。怀宪太子死后,群小人恐怕沂王复立为太子,谗言陷害更加严重。所以钟同、章纶与廖庄相继极力陈言,都得了罪,但皇上颇有感悟。六年(1455)七月辛巳,刑科给事中徐正请秘密言事。皇上急忙把他召入,徐正于是说“:上皇在位岁久,沂王曾经是太子,为天下臣民敬仰。应该迁沂王到他所封之地,以绝人民之望。另选亲王的儿子养在宫中。”皇上惊愕,大怒,立即叱他出去,想把他定罪。但皇上又担心惊动众人,便下令贬他到远方去任职,但皇上怒意并没消解。不久,又获得他yin秽的事情,便把他遣戍铁岭卫。大概是皇上虽然怒钟同等人的话过激,但小人的话也没有马上听从。英宗复辟后,于谦、王文以图谋立外藩为太子,被诛死,此事遂弄不清楚了。 杨瑄,字廷献,丰城人。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被授予御史。他刚直而崇尚气节。景帝病危,廷臣请立东宫太子。皇上不允许。杨瑄与同官钱。。、樊英等人相约上书抗争,正值“夺门”之变发生,便罢了。 天顺初年,杨瑄到畿内印马。到河间府时,百姓状告曹吉祥、石亨夺占他们的田地。杨瑄上报朝廷,并罗列了曹、石两人恃宠专权的情况。皇上对大学士李贤、徐有贞说:“这才是真正的御史。”遂派官员调查此事,而命吏部记下杨瑄之名,准备升用。曹吉祥听说后很害怕,向皇上告状,请求加罪给杨瑄。皇上不许。 不久,石亨西征回来,正好彗星出现。十三道掌道御史张鹏、盛。。、周斌、费广、张宽、王鉴、赵文博、彭烈、张奎、李人仪、邵铜、郑冕、陶复以及御史刘泰、魏翰、康骥将要弹劾石亨、曹吉祥各种违法之事。在他们要上奏的前一天,给事中王铉泄露给了石亨。石亨和曹吉祥便向皇上哭诉,诬陷张鹏等人是被自己诛杀的宦官张永的侄子,他们结党排斥异己,陷害他人,想为张永报仇。第二天奏疏呈入后,皇上大怒,收捕张鹏和杨瑄。皇上御临文华殿,把那些御史全部召来,掷下奏章,让他们自己读。周斌一边读一边对答,神色自若。读到冒功滥职时,皇上质问他道:“他们率将士迎驾,朝廷论功行赏,怎能说是冒滥?”周斌说:“当时迎驾的不过数百人,光禄寺赐给酒肴,姓名人数俱在。现在获得超升的达数千人,不是冒滥是什么?”皇上默然,但还是把杨瑄、张鹏以及各位御史投进监狱。将他们严刑拷打,质问谁是主使者,杨瑄等人没有供认,便判都御史耿九畴、罗绮是主谋,把他们也投进监狱。判杨瑄、张鹏死罪,其他的遣去戍边。 石亨等人又陷害各个言官。皇上于是传谕吏部,给事中、御史年过三十的留下,其他人全部调为外任。尚书王翱列上给事中何王己等十三人、御史吴祯等二十三人。诏令以何王己等人为州判官、吴祯等人为知县。正值有大风雷震,吹倒大树,掀掉屋顶,过了一会儿下起了大冰雹。石亨、曹吉祥家中的大树都被刮断,两人也害怕了。掌钦天监的礼部侍郎汤序本是石亨的党羽,也上书说上天示警,应抚恤刑狱。于是皇上感悟了,把杨瑄、张鹏遣戍铁岭卫,其他人贬为知县,刘泰、魏翰、康骥三人复职,而何王己、吴祯等人也得以不外调。杨瑄、张鹏走到半路,正好承天门失火,皇上大赦,他们被放回。有人说应当到石亨、曹吉祥处致谢,但两人终不去,又被贬戍南丹。 宪宗即位后,将他们恢复原官。杨瑄不久升为浙江副使。他巡行海路,禁止将校私自放回戍卒。修筑捍海塘,以及海盐堤岸二千三百丈,使百姓得以安居。他任副使十几年,政绩卓然,进升为按察使。西湖水原来可灌溉各县田四十六万顷,当时已淤塞过半,杨瑄请疏浚它。他又设置闸门,以利灌溉,功末成而死。海盐人民立祠祭祀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