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雕像_04-忍饥挨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4-忍饥挨饿 (第2/4页)

、裸胸露臂的女人。克劳蒂很惊讶杰米竟会选这个主题;她认为他年纪还小,不太适合看这类展览。但她怎么也想不到杰米是为了使她觉得乏味才这么做的。现在她有点进退两难,只好跟弟弟一同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展示馆走去。

    如果你想在纽约做某些事情,至少会有两千人跟你有着相同的想法,而另外还有一千人会排队等着去做。这天也不例外。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展示馆外就至少有一千人在那儿排队等着。

    克劳蒂和博物馆对拥挤的群众早就习以为常了。这就是纽约,拥挤是纽约的代名词之一

    (沙松伯格,对许多艺术家而言,拥挤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名词之一。那个时期的艺术活动十分活跃,如果想记录意大利十五、六世纪艺术家的种种事迹,就跟想记载一九五○至一九六○年美国税法的演变一样困难,而且都很复杂。)

    当他们走到楼梯顶端时,一名警卫说:“队伍请排在右边,而且要排成单行。”所有的人全都照着做,因为没有人想惹恼警卫,或引起他的注意,而且大家都排好队,就没有人敢插队了。女士们的腋下多半夹着笔记本,男士的手臂上则搭着外套;想前进一步实在不容易,仿佛置身于一张大铁网中。克劳蒂和杰米也像其他小孩一样排队等候着。他们把脖子伸来伸去,眼睛拼命往前面那些大人的肩膀空隙间张望,但全是白费力气,除了前面大人所穿的外套,其他什么也看不见。克劳蒂除了杰米的脑袋和杰米前面那个人的外套,其他什么也没看到。

    突然,他们看到一个摄影师沿着队伍走来。他扛着一架很大的黑色照相机,相机套子上印有《纽约时报》的字样。杰米企图将脚步挪向摄影机。他虽然不知道那个人要拍什么,但却想让自己上报。有一次,他们班到消防队参观时,照片就上过报。杰米买了七份报纸,用有照片的那一版包书皮,等书皮快破掉时,他又用透明的书套把它包起来。现在那些书还保存在家里的书架上。

    但克劳蒂却意识到有些危险。她知道自己是离家出走的孩子,自然不希望自己的行踪被纽约任何报社披露出来;尤其现在她的父母一定正急着找他们。而格林威治也一定会有人看《纽约时报》,然后互相通报消息。这不仅仅是一条线索,更像是在公共汽车上张贴寻人启事一般醒目。“杰米为什么不会避人耳目?”克劳蒂用力推了他一把,杰米差点撞到前面的人。他回过头,狠狠瞪了克劳蒂一眼;克劳蒂却没注意到,因为现在他们已经进入展览室了。

    展览室有座天使的雕像,手臂弯曲,表情十分圣洁,摄影师为它拍了好几张特写。当克劳蒂经过那座雕像时,心想那是她所见过的最美、最优雅的小雕像了。她实在很想停下脚步,仔细欣赏,但人潮却迫使她不得不住前走。当杰米走过雕像旁边时,心里想的却是,刚才克劳蒂推了他一把,他一定要讨回公道才行。他们随着队伍走到了文艺复兴馆的尽头。当引导他们前进的绒绳终止时,前面便是通往大厅的楼梯。克劳蒂仍对那座天使的雕像念念不忘,那真是一座很美的雕像。但博物馆里其他的东西也都很美,例如,她藏小提琴盒的那个石棺。摄影师为什么独独钟爱那座天使雕像?这其中一定有什么特殊原因。明天铁定会有有关它的报道,只要明早看报,一切自然见分晓。

    她对杰米说:“明天我们得买份《纽约时报》,看那些照片。”

    杰米对克劳蒂推他的事仍怀恨在心,心想干吗要买报纸,他又没上报。他决定用他握有的财政大权去打击克劳蒂。他答道:“我们可买不起《纽约时报》,那得花十分钱呢!”

    “我们一定得买份报纸才行。难道你不想知道为什么他们那么重视那座雕像?为什么人人都争着要看它呢?”

    杰米却认为,让克劳蒂明白她不能平白在别人面前推他,要比她的好奇心更重要,因此他说:“喂,或许明天你可以趁别人站起来时推他一把,抢走他的报纸。我怕我们的预算不容许我们多花这笔钱。”

    他们又走了一段路之后,克劳蒂坚定地说:“无论如何,我会想出办法的。”

    她同时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他们不应该轻易错过这学习的大好机会。“既然今天无法仔细看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展示馆,那就先去看看埃及展览室吧!”

    虽然杰米不喜欢上课,但他喜欢木乃伊,于是他们便一同前往埃及馆。在那儿,他们碰到一个来参观的班级。那些学生身上都佩戴了一张蓝色的图片,上面用彩笔写着:“XX小学六年级”。他们全都团坐在木乃伊的棺木四周,议论纷纷;老师则坐在一些折叠椅上。克劳蒂和杰米走进那群人,不久便成为学生群的一分子。一个年轻的博物馆女解说员为他们讲解,使他们获益良多。他们这才知道,不去上课,还是可以学到东西的。那个解说员告诉他们木乃伊的制作方法;并且说明由于埃及气候干燥,所以很适合保存尸体。此外,她还提到如何挖掘墓xue,以及一位美丽的埃及公主的故事;并告诉大家可以在另一个馆看到她的珠宝首饰。最后,她问大家对木乃伊还有没有什么疑问。(既然这是学生团体,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他们会做些什么:至少有十二名学生在互相打来打去;另外有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