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4-忍饥挨饿 (第3/4页)
二名在想午餐要喝什么;有四名学生很想喝水,担心不知还要等多久。) 只有杰米提出问题:“制作一个木乃伊得花多少钱呢?” 那漂亮的解说员以为杰米是其中一名学生,老师则认为杰米是被安排在团体中激励学生发问的;全班学生都知道杰米是个冒牌货,他们知道克劳蒂也是。好在那班学生都很有教养,没有故意揭穿。只是杰米提出的问题,至少让十个学生停止打斗,六个学生忘了吃午餐的事情,而有三名很渴的学生也不觉得那么想喝水了。那一刻,克劳蒂真的很想用浸泡木乃伊的液体涂满杰米全身,将他“防腐”一下,好教教他什么叫“不引人注目”。 那名解说员告诉杰米:“有些人存了一辈子的钱,才能够成为木乃伊,那笔费用的确很昂贵。” 一名学生突然大叫起来:“那不是要他的命吗?” 大伙全都笑了,随即拾起铺在地上的橡皮垫往另一个房间走。克劳蒂本想拦住杰米,但瞥见那个房间全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珠宝时,又忍不住跟了过去。经过简短的介绍之后,解说员便向大家道别,并表示如果有人有兴趣,可以购买有关埃及的小册子。杰米问解说员会不会很贵,解说员笑了笑说:“有些跟一份报纸一样便宜,有些则比较贵。” 杰米往克劳蒂那儿望去,她看起来就像她身旁那只铜制的埃及猫雕像一样地满足。两者唯一的差别是,那只猫戴了很小的金耳环,而且看起来比较不惹人厌。 第二天,他们还是拿到了《纽约时报》。但不是买的,而是有个男人在买珠宝复制品时,不小心留在柜台上的,他们顺手偷了过来,并火速溜出博物馆。 他们在快餐店吃早点时,克劳蒂一边吃一边忙着看报。由于昨晚只吃了一些饼干和烤栗子裹腹,所以她特别多点了些食物。挨饿是她出走行动中最感不便之处。她恨不得把杰米给她的每一分钱都花个精光。她买了通心粉、烤豆子和咖啡等,杰米也一样。 他们想知道的消息就刊登在二版的第一页,标题是:“破纪录的人潮围观博物馆新购进的展览品”。上面附了三张照片:一张是拥挤的人群;第二张是雕像;第三张是博物馆长和他的助理。全文如下(沙松伯格,你能在我的档案里找到原版的报纸,它就存放在我办公室北边靠墙的第七个柜子里。): “据大都会博物馆人员指出,约有十万名游客走了很长的阶梯,为了一睹新购得的展览品的风采。那是一座二十四英寸高的雕像,名为‘天使’。它之所以特别引人注目,是因为它可能是意大利名家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如果证实它确是米氏早期的作品,那这将成为艺术史上博物馆所达成的最便宜的一笔交易了。这是博物馆去年在一个拍卖会上,以两百二十五美元购得的。不久前法兰兹王子以五百万美金买了一小幅达芬奇的画,而达芬奇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国家。由此可见,博物馆这次成功的交易会引起那么大的sao动,也就不足为奇了。 “去年,在柏奈特艺廊介绍拍卖品时,馆长碰巧看到这座雕像,立即将它买下。一开始,他就怀疑这可能是米开朗基罗的作品,而且之后得到其他博物馆人员的附议。但大伙都三缄其口,以免造成标价上扬。除了博物馆人员外,还有外国的艺术专家也加入了研究的行列。他们大都认为,这座雕像可能是米开朗基罗二十岁左右时期的作品,大约完成于四百七十年前。 “这座雕像是柏奈特艺廊向巴西欧-法兰威勒太太购得的。她宣称是在二次大战前,向一名意大利波隆那的贸易商购买的。法兰威勒太太住在六十三东街;那一区长久以来便是曼哈顿的名人区,被公认是西半球最精致的私人艺术品收藏地。不过,也有人认为那儿是优、劣品的大杂烩。法兰威勒太太三年前关闭了她的精品店,从此,各大艺廊和拍卖会都可以发现她重要的收藏品。 “法兰威勒先生因玉米油工业和开发各种玉米产品而致富,死于一九四七年。法兰威勒太太现在住在康涅狄克州伐明顿乡下。她的家曾开放给世界一些艺术、商业,以及政界名流前往参观,现在则只准她的幕僚、顾问和一些好友前来。法兰威勒夫妇没有小孩。 “一位博物馆发言人昨天说:‘不论是否能证实这座雕像是米开朗基罗的作品,我们都很高兴能买到它。’虽然米开朗基罗最有名的是他在罗马西斯廷教堂的画作,但他向来认为自己是个雕刻家,而且以大理石雕刻为主。至于博物馆到底是不是买了他较不成名的作品,仍有待观察。” 如果克劳蒂的兴趣稍微广一点,如果她从第一版的国家新闻开始看,然后再接着看二十八页,她就会看到一小则报道。报道地点是康涅狄克州的格林威治,钦卡德夫妇有两个小孩自星期三便失踪了;但该文并未提到任何线索,例如克劳蒂的信。据说当时他们身穿尼龙布制的滑雪夹克——这个线索一点帮助也没有,在美国十个小孩有九个都是这么穿的。消息又指出,克劳蒂的眼睛和皮肤都是深褐色的,长得很美;而杰米有深褐色皮肤和棕色的眼睛。康涅狄克州达立恩和史坦福以及纽约契斯特港城镇的警方都已在密切调查中。(沙松伯格,你看,克劳蒂轻易地就找到了有关雕像的报道,却连第一页都没看。我不是常告诉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