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高原的沉思 (第4/8页)
员,一个政绩赫然的诸侯,实则是阳奉阴违,愚弄人民。马鸿逵这个土匪头子、土皇帝,大军阀,他只爱权力和金钱。他最关心的是钱和权,日思夜想,绞尽脑汁。他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有兵就有权,有权就有钱。”这是他真正的信条,是他的人生座右铭。他处心积虑,所有活动表面上理直气壮,但是实际上无不是以“抓兵”、“抓权”、“刮钱”为目的展开的。 这些企图竭力挽回败势和保住自己显赫的荣华富贵的没落王朝的上层精英国君大员们,在咸阳、西安地区碰得头破血流后,这些即将失势的旧贵被迫西撤转入防御。胡宗南以所属第18兵团部指挥自己军队分别占据巍巍高远黄土高原原下地区、渭河以北、渭河以南等广大地区,守备宝鸡,控制西安以南土地岭至宝鸡一线秦岭北麓诸要隘。马步芳部配合位于一些要道以及险要地区。马鸿逵部两个军位于关中一些山区。胡宗南、“二马”两长期反共集团,企图凭借有利地形,联合作战,阻止第一野战军西进和南下。 扶眉战役”,一野兵分三路发起进攻。王震率第一兵团,西进击溃敌90军后,攻占宝鸡益门镇;许光达率第二兵团攻克临平,一夜行军75公里,插至敌军后方,连续击退敌军十余次突围。后又激战十余小时,攻克扶风。将敌65军一部及38军、119军大部压缩于渭河滩,与第一兵团围歼;担任战役正面主攻任务的解放军第十八兵团,在周士第指挥下西进,首歼漆水河两岸及武功南北线之敌后,一部插入,击溃敌247师,歼灭敌师主力,收复武功,继续进军至罗局镇东南与第二兵团会师,合歼残敌;杨得志率解放军第19兵团阻击马鸿逵,保证了扶眉战役的胜利进行。 第一野战军歼灭国民党军胡宗南集团3个军和马步芳部1个军共4。4万余人,缴获各种火炮180余门、轻重机枪960余挺、骡马1500余匹,解放了陕中广大地区,完全割裂了胡宗南、“二马”两集团之间的联系,为尔后各个歼灭两集团主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时间,古老的陈仓大地,战火纷飞,炮声隆隆,硝烟弥漫,腥风血雨,到处是震天动地、高原为之变色的呐喊和厮杀,是国共两党、敌我双方不共戴天的殊死较量,一场为争夺西北社稷的两大政治势力集团在拼命低博弈。这场较量不是以权势、财富、名誉、美色作赌注的,而是用生命与生命的较量作最终的赌注。战争壮烈、惨酷的场面,是局外人无法想象的,凭园内的文字纪录、雕塑、图片,也可见这场战争的无比残酷和惨烈。隆起的山头被夷为平地,结实的房屋连片地倒塌,一个个威武彪悍的男子汉的身躯瞬间倒下,仿佛夏季的麦子一样哗啦啦倒下一大片,寒光闪闪的刀刃滴着血在人群之中飞舞,声嘶力竭的喊杀之声震耳欲聋,悬挂的残缺的肢体仿佛柳絮一样到处都是,肝肠寸断的哭声此起彼伏,汩汩流血的渭河也在呜咽。 这是一场鬼神惊心、永彪史册、世人难忘的战役。这是在全国解放战争中西北战场上最大的一次战役——扶眉战役。这座陵园就是为在这次战役当中壮烈牺牲的三千多名解放军指战员修建的。在这场战役中,三千多名精壮壮的年轻战士,为了正义的事业,为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永远地倒卧在了这片土地上,痛苦而沉重地闭上了那明亮活泼的双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他们的生命永远地定格在二十多岁三十多岁这一页。他们年轻的生命永远地画上了休止符。如果没有这场可恶的战争,他们本是可以顺顺当当地穿过这五十多年的时光隧道活到今天,活到当下。我们今天的这些年轻的后人还可以看到他们,一睹他们的风采和容颜。可是,一切都由于这场可恶的战争,他们就这样义无反顾地走了,走向永恒,走向历史的深处。 我的父亲生前曾告诉这样的往事:那就是他在西藏当兵的时候,正是三年困难时期。那时候,他还是新兵蛋子,不过十六七岁。在白云挨着天际的拉萨城头,一位解放军官员问他是哪里人,他说自己是陕西宝鸡扶风人。那个解放军战士顿时颇为感慨地给他说,你们县城就是我们部队解放的,当时为了攻打你们县城,我们团牺牲了不少战士。那个团长抚今思昔,感慨无限。mama在炕上连连声音沉痛地叹息道,哎,好悲惨啊。 在烟雨朦朦中,在周围天地一片宁静的氛围中,轻轻漫步在这芳草如茵的烈士墓地,掠过眼前如丝的细雨,透过一排排不到一尺高的低矮的烈士陵前窄小的石碑,我的心里沉甸甸的。战争,可恶的战争!我永远诅咒的战争!如果不是因为这场可恶的战争,按照正常的生活,这不到一尺的墓碑下的无数亡灵,这片陵园的九泉之下里面的许多人,他们的生命之河还会继续汩汩流淌,他们应当健旺地活到今天;如果不是这场战争,他们应当会沐浴在和谐社会的阳光下,鹤发童颜,无忧无虑,安度晚年;如果不是这场战争,他们就应该可以活生生地站在我的面前,眉眼生动和蔼可亲地和我们谈笑风生;如果不是这场战争,他们应该自自然然地颐养天年,儿孙满堂,尽享天伦之乐。可是,这场不可避免的战争,这场注定要发生的战争,这场冥冥之中注定在西府大地要有的一场血火之灾,把这么一批风华正茂地青年人带到了另一个世界,带到了一个我们永远见不到的陌生地方。他们的人生永远定格在了二三十岁的黄金年龄,定格在永远的青年时代。烈士们,去得是那样匆匆,那样凝重。巍巍秦岭就在眼前,滔滔渭水就在脚下,你们可曾听到巍巍秦岭的深深呼唤,听到滔滔渭水的含泪呜咽。由此,我想到了生活的艰辛,人性的残酷,人格的高尚,理想信念的伟大。一些人,为了理想,为了信念,为了国家和民族,为了更多的人们的幸福,可以抛弃小我,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生命在俗人看来是第一位的,是最最重要的。可是,在赤胆忠心的革命志士看来,却并不是压倒一切的。正如解放军战士在歌中唱的“革命理想高于天…”正如裴多芬所写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是的,革命志士就是为了正义自由幸福的生活才抛弃生命的。人是不能太自私的。同时我又想到,革命烈士们的这种为理想为事业的顽强拼搏精神、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是光照千秋永垂不朽的。正是他们的牺牲和奉献,才有我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