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将列传_第三章亡命者的群像mdash;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亡命者的群像mdash; (第2/5页)

的约定而将孙膑叫来,并向惠王推荐。孙膑这个人也是很能够表现自己长处的人,因此也得到了惠王的信赖。

    就破绽时看来有点像小说或戏剧的题材——庞涓的心中出现了恶魔,他认为,当孙膑获得了和自己相同的地位之后,由于孙膑比自己优秀,总有一天会追过并赶走自己的。因此,庞涓就对自己之前把孙膑叫来的事感到十分后悔,而想要把他解决掉。于是就用无实的罪名强加在孙膑身上,把他送进了牢狱。在此孙膑必须选择是要被杀,或者是接受一种叫做“rou刑”的刑罚,也就是把手或是脚切断。

    这种刑罚到底是直接把两脚切断,或者只是把骨头打碎,具体的情形我们不知道,总之孙膑从此就再也无法站起来了。孙膑在牢狱中努力地思考自己为什么会受到这样的迫害,得出的结论就是自己受到了庞涓嫉妒。当了复仇,孙膑费了一番工夫逃出了牢狱,从此不知去向。

    之后,孙膑逃离庞涓所仕的魏国,最后亡命来到了齐国,经过了一番运作之后,终于得到齐之有力贵族的后援,而成为齐的军师。当时齐的总司令官为田忌,这人也是个非常有力的贵族,名单上第八位的田单也是这个人的一族。

    在齐与魏的作战中,魏的总司令官理作当然地就是庞涓,而以庞涓的眼光看来,应该已经在社会中无地自容的孙膑,竟然以敌军的军师身份出现,是他怎么也想不到的。在此,两人便进入了必须竭尽智慧的作战之中——这是在《史记》和小说《孙子》之中的说法,实际上也形容得十分贴切。总之,就是使用各式各样的策略,最后孙膑胜过了庞涓。

    首先,在庞涓自魏出征攻打其他国家时,孙膑就针对空巢一般的魏都突进,而当庞涓听闻此一消息慌忙回军时,这慌忙而不整的军队就一一地被打败。这时——说过其实庞涓的心理状态真的是非常小说化,他一面因为不知是否会被孙膑打败而不安,在想到对方不知会不会比自己更高竿的情况下,自然就相当地想要显示出自己的优秀。庞涓的心理状态一一被孙膑看在眼里,看来孙膑确实是比庞涓技高一筹。

    军队前进下阵地,当然吃饭是必须的大事,这时就得利用灶来进行煮炊,而孙膑就利用cao作灶的数量,增增减减来扰乱敌军。庞涓跟着齐军,在计算了灶的数量后,发现灶一天天地减少,就判断齐军每日都有不少逃兵,因而决定进军。然而这正好中了孙膑的策略。

    最后,孙膑还在森林中剥下了一棵树的树皮,在呈现白色的树干上写下文字,然后再派军埋伏于附近。当魏军来到此处之时,周围的天色已暗,只有白色的树干上似乎有些文字隐隐浮现。庞涓在发现了这东西之后,举起松明火把准备看清楚上头到底写了些什么时,发现写的竟是“庞涓死于此”五个大字。正在大叫的时候,齐军就以其手中的松明火把为信号万箭齐发,把庞涓如刺猬般地射死。

    记得这个场面在《东周英雄传》(郑问著)中也有描画,对庞涓来说当然有点可怜,但这也成了一个名场面。

    得报了大仇的孙膑,死于何时并没有资料,自报仇之后,就如同他的人生已经结束一般,他自第一线引退,而后我想他大概就是写他的兵法书去了。

    以上就是关于战国时代孙膑非常有名的故事,不过,我想应该也有不少人在《孙子》或是《东周英雄传》中读过这个故事了才是。

    好了好了,接下来要介绍的,是第七位的乐毅和第八位的田单。乐毅是燕的将军,而田单则刚刚提过,和田忌一样是齐有力的贵族及将军。这两个人就像是日本战国时代的武田和上杉一样,是敌对的关系,尽了力互相战斗。

    我从之前开始,就像流水般地叙述了好几位武将,然而确实在这些人之间到底经过了多少年呢?说实话,我也不太清楚,我只是依着《史记》的叙述这样一直写下来而已,关于年代的方面还有不少难以确实之处,还望大家多多包涵。

    关于这两个人,应该要多什么地方开始谈呢?这两人用尽力量的正面冲突,乃是发生在西历纪元前二八四年间的事,至于秦国统一天下,则是六十年之后的事情。

    燕和齐这两个国家,大致上是位在中国大陆本土的东北部而将之二分,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双方之间有着积年的怨恨。乐毅本来虽是出生于魏国,但却在燕昭王的招募下成为其将军。

    这个时代的中国,与某个时期的欧洲很像,即使是生于某一国的人,在不见容于本国之后,就离开到名一个国家,并且仕奉这个国家的国王,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自出生到死都一直出仕同一个国家的人反而少见。也因此,在这个时期向外国挖角的风气很盛,一日不想再待在这个国家,立刻就可以去别在国家寻求支持。不单是武将而已,思想家、政治家也都是如此。就是因为这样的人会从一国到一国,因此各地才会学问兴盛、国家也因此而繁荣。

    而就像刚刚说过的孙膑一样,年轻时所建立的人脉,与其后的历史可能息息相关;而年轻时的仇怨,以后也可能会演变为国与国的战争。

    乐毅在出仕于燕昭王之后,于纪元前二八四年展开了对齐的大举攻势。一举攻占了齐的七十余个城池,大约也就是现在的七十几个县或州的感觉。而在攻下了七十余个城池后,齐只剩下两个城,就快要完蛋了。如果以现代的日本为例的话,四十七个都道府县,就只剩下两个县,其他则全都被某个国家所占据一般,眼看就要亡国了。当时,天下的人也是如此认为,而在燕与齐合并之后,就会出现一个更强的大国。

    就在这个时候,留下的城池中,一个叫做即墨,在这儿有个叫做田单的人,他和之前所提过的田忌一样,是齐皇家的一员,当然,皇家也会有本流与分支的不同,这个人属于分支,因而虽为皇家出身,然而却没有大的出仕机会,只能够在都城的市场中当个役人。在燕军来攻之后,他就带着他的族人逃离了都城。只是在燕军准备进攻即墨的时候,他却就被民众推举成即墨的防卫司令官。

    在此,田单是说了些什么才接受这个任务的呢?在《史记》中并没有记述,总之他是接受了。而由于他守城的方法十分巧妙,因此燕军包围了许久依然无法拿下这座城池。这时,燕的国王昭王过世,而由惠王即位,是为燕惠王。他和之前提过的魏惠王乃是完全不同的人物。

    之前在叙述吴起的时候也曾经提过,当新的国王继位的时候,仕奉旧王的人可能会遭到冷冻,更甚者还可能受到肃清。这时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这个燕惠王并不喜欢乐毅,与其说是感情上的讨厌,还不如说是对在前王时代获得巨大武勋的人物的一种警戒心。

    当然,燕的新王即位这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