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谁家天下 (第2/3页)
。玉玺印下的朱砂尚未干透,胡波已上前一把抢过,回身双手递给萧弈天:“请大人过目。” “胡波,勿要对陛下无礼。”萧弈天轻描淡写地说道,他草草看过诏书,随手交给身边的于庆丰。“陛下,为臣事务繁忙,就此告退。请陛下早作休息。”说罢,他转身大步离去,众将士们跟随其后鱼贯而出。朱翊钧这才敢长出一口大气,感到背上贴身锦衣已是一片汗湿。 当晚,丰台萧弈天大营。 “大人,我不明白,眼下京城已在我军掌握之中,为什么不乘此机会废黜万历皇帝呢?”筵席上胡波悻悻地问道:“将士们可都盼着一睹大人黄袍加身的威仪啊。” “现在这样不好吗?”萧弈天脸上看不出些许胜利的喜悦,他微微仰头饮尽杯中美酒,轻声反问道:“皇上已经撤销了禁海令,一切都将回复正常。你我以及诸位兄弟也少不了一生的荣华富贵,还有什么缺憾呢?” “大人,天下虽大能者居之。您才是众兄弟心目中的明君啊!您可不要顾忌那些腐儒说的什么千古骂名,夺门弑兄的李世民如何,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如何,百年之后谁又不是名正言顺的真命天子呢?” “千古骂名?”萧弈天嘴角一动,笑容中却掩不住疲倦与哀伤。“我还怕什么千古骂名?卑鄙小人萧弈天、冷血刽子手萧弈天、见利忘义的萧弈天、背叛故主的萧弈天,我已经恶贯满盈罪不容恕,再加上个谋逆篡权的暴君萧弈天又算得了什么?” “大人,那是无知庸人的妄语,切切不可当真。”于庆丰接道:“忠者自忠、jianian者自jianian。时间自然会辨明一切,大人不必太在意了。” “我从来就不在意这些,也从来不期望他们中有哪一个能够理解我。”萧弈天摇摇头“可你们就能真正理解我吗?”他斟满酒杯,再次一饮而尽。“你们能理解为什么我要背叛申大人吗?” 在座的心腹军官们都沉默了。 “申大人多年来待我如同亲子,无论如何我本都不该起反噬恩主之心。可是,胡波,当你和申大人出现在北京的时候,一切都不一样了…从那时起,我突然意识到,我一直以来尊敬若父的申大人,竟和王锡爵一样把天下看成他们实现野心抱负的舞台。当我听到申大人口中平静自若轻描淡写地说出王锡爵等人的惊天阴谋时,你们知道我心中是多么的震惊吗?四千年来,多少人为了这皇位勾心斗角机关算尽,多少百姓在战火中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就为了一个人的野心,这值得吗?更有甚者如王锡爵,不惜引狼入室,把这大好的万里江山出卖给蒙古人,这值得吗?” 萧弈天第三次放下见底的酒杯,用清冷的眼神环顾过全席,继续缓慢而严厉地说道:“今天,诸位与我一道匡扶天下,将来都是大明的功臣,帝国的良材。可是,我希望你们同样能够明白,这万里江山不是哪一个人的江山;这天下,不是朱家的天下,不是王家的天下,更不是萧家的天下!它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子民的天下、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天下!你们必须记住,我们以大义之名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帝国的不朽社稷!这,就是我们和王锡爵之流的区别!”他摇摇晃晃地站起来,从腰间拔出霜岚,猛地插在桌上。冰蓝的刀锋上映着摇曳的***,与统帅眼中的寒光一样摄人。“我萧弈天以尺寸战功出于行伍之间,后世子孙如有才德,何尝不可出人头地?若非大器,纵有万世基业也难保不落入他人之手。大丈夫在世,当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计,愿诸君与弈天共勉之!” 众人都怔了怔,一齐起身道:“大人说的是,我等当为这百姓之天下而竭心尽力!” 年轻的新任首辅挥挥头,将霜岚慢慢收回刀鞘。“弈天今日心绪杂乱,不觉多饮了几杯,在众位弟兄们面前失态了。时候不早了,大家各自休息去吧。” 西元1584年6月22日,六科廊房张贴出了帝国新任首辅萧弈天的第一道政令,天下为之震动。 “罪臣王锡爵等欺君罔上为祸朝廷,究其源,乃职官不当之过!”萧弈天在政令中这样说道。“自即日起,重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以良才能臣任之。令中书省总领户、礼、工、兵四部以及事务;尚书省专职编撰发布政令;门下省掌刑吏二部并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三处。”三省的最高官员,中书令、尚书令与门下令均受命文渊阁,而后者直接对皇帝,或者更准确地说,对江山社稷负责。 原班文渊阁大学士全部被以“空谈误国”的理由免去职务,自萧弈天以下,另设新任大学士六名,分别在六部兼任左侍郎,他们是:吏部侍郎胡波、户部侍郎蹇尚、礼部侍郎吴若秋、刑部侍郎慕容信光、工部侍郎舒时德和兵部侍郎于庆丰。此外,又设枢密院,与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平行,设枢密使大元帅戚继光、副使慕容信光,总理一切军务战事。 “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及枢密院官员,务必在两旬日之内拟定下属各衙整改计划,上报内阁审批通过并及早推行实施。如有延误,责有司从严查办。”政令以严厉的语气作了结尾。 同一日,刚成立的帝国枢密院也向全国各行省发出指令,命两京十三司的省级以上地方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