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18节 (第3/3页)
贺家这边的态度其实就是贺老二的态度,因为贺三根本就没态度。贺老二最近有所收敛。他感觉贺曙光这个后归仔侄子比他想的聪明,要不然,怎么全村人都挖鱼糖,就他一个人不挖?要不然,土地征用后,别人只想翻建房子,只有他先想到买车子跑运输?所以,贺老二这时候表达自己的态度,并不像以前那样用居高临下的口气。 贺老二的态度是:贺曙光尽管放心地走,家里的事情不用cao心。 这话显然是支持贺曙光到管理区工作,但是口气却没有强人所难的意思,而只是表态如果贺曙光去了,那么他们家的事情我贺老二可以帮着照顾。这话人家信,想当年,贺三的一家不全靠贺老二照顾的吗?假如赵兰香妈改嫁过来的时候没有拖一个后归仔,现在肯定还需要贺老二继续照顾。 然而,当贺老二知道贺曙光真的打算放弃上管理区的机会时,他绷不住了。先是像驴子推磨一样在屋里转了几圈,然后说:不行,我得去说说。说完就从前院向后院走去。走到一半,觉得不妥,又折回来,让二叔婆把贺三和赵兰香叫过来。 贺老二相信,即便他在贺曙光面前说话不一定好使,但是在贺三和他后归婆面前说话还是管用的。果然,不大一会儿,贺三和赵兰香妈就跟着二叔婆过来了。 三个人成一路纵队,鱼贯而入。二叔婆第一,赵兰香第二,贺三最后。 赵兰香脸上有喜色,像是来讨论贺曙光婚事的。贺三脸上没有表情,看不出喜忧。 贺老二问他们对贺曙光的事情有什么打算。 赵兰香脸上的笑容放大,立刻就以喜悦的口气回答:贺曙光想好了,不去了。 “糊涂!”贺老二说“多好的机会呀!怎么能不去呢?是你让他不去的?” 赵兰香没想到贺老二会不高兴,因为在贺曙光到底是不是去管理区的问题上,二伯伯一直都没有明确表态。这与贺老二的一贯作风不一样。以往家里头遇上这么大的事情,贺老二肯定是要明确表态的,仿佛这个家族就是一个单位,而贺老二就是一把手,遇上重大决策,一把手必须明确表态,只有一把手明确表态了,其他人才能为他表态的内容找理由,然后一致按他的表态内容去做,这样,才能步调一致,才能体现班子的团结,可这一次一把手并没有明确表态,赵兰香还以为他撒手不管了呢,所以就自作主张了,没相当主张出来了,一把手又不高兴了,把赵兰香吓得不轻。 “不是不是,”赵兰香赶快解释“是他自己决定的。” “他没有跟你们商量?”贺老二问。 贺老二这样一问,还真把赵兰香问住了,因为她不知道贺曙光这是算跟他们商量了还是算没有跟他们商量了。昨天贺曙光回来比较晚,所以没说上话,到今天吃早饭的时候才说他已经决定了,留在村里开汽车跑运输。贺曙光说完之后,弟弟贺子强非常高兴,说这下好了,我们家有汽车了,并说到时候哥哥要教我开车,贺曙光说行,只要你学习成绩好,我就教你。听得赵兰香也很高兴,她也不希望儿子的翅膀刚刚长硬就远走高飞。但是,她不知道贺曙光这样说算不算是跟他们商量了,所以这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贺老二脸上有气,两眼瞪着贺三。要是以前,贺三是不敢接哥哥的眼光的,但那一天例外,贺三眼睛虽然没有接哥哥的眼光,嘴巴却说话了。 贺三说:“不去也好。做人要讲信用,那么多人指望跟他跑运输,他怎么好意思走?” “糊涂!还是糊涂!”贺老二这下真火了“跑运输就那么重要?他贺曙光再有本事,一个人能开两辆车吗?开车有什么出息?” “不是还当经理嘛。”贺三说。说的声音非常小,与贺老二的口气形成鲜明对比,但是,态度却不含糊,针锋相对。 贺三的态度不仅贺老二吃惊,二叔婆吃惊,就是赵兰香也吃惊。在她的印象中,贺三是个蔫巴虫,不与任何人顶嘴,尤其是不会和贺老二顶嘴,怎么今天突然哑巴说话了呢?再说,关于贺曙光到底是不是上管理区的事情,贺三一直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样子,怎么突然有这么明确的观点了呢? 虽然吃惊,但是贺老二还是跟他讲道理,而不在意他的态度。贺老二现在是讲理,不是耍做哥哥的权威。 贺老二说:“糊涂!什么狗屁经理?说起来是民主选举,其实还不是他戚老七一句话?今天他高兴了,来一个民主选举,让光仔当经理,明天他不高兴了,照样再来一个选举,把光仔免了,你上哪说理?” 贺老二认为自己分析得很有道理,因为以前生产大队的时候,贫下中农代表也是民主选举出来的,但事先选谁早定好的,基本上是七叔公想选谁就是谁,不想选谁就选不上谁,选上了也没用。所以,贺老二以为他这番话肯定能把贺三说服,至少让他恢复当哑巴。但是,他想错了。贺三听完他分析之后,又小声回答了一句,并且把贺老二自己顶成了哑巴。 贺三说:“他不是要做老七女婿了嘛。” 贺老二哑了。想,世道变了。 世道确实变了。此后不久,竟然搞起了村民直接选举,并且不是选举运输公司经理,而是直接选举村民委员会委员和主任,相当于直接选举过去的生产大队队长。 当然,这是后话,我们先不说,先说当时正在发生的事情。 当时贺曙光和戚福珍虽然没有结婚,但七叔公已经把贺曙光当成了自己的女婿。他对贺曙光说,虽然你不去了,但是对王主任那边还是要感谢。贺曙光认为七叔公说的有道理,于是照做,给王寿桃送去一袋干木棉花和一对木棉做的枕头。 王寿桃对贺曙光来看望他非常高兴,对贺曙光选择留在村里和乡亲们一起搞运输公司也支持,而且还把贺曙光的行为上升了一个高度,说这是带领全村村民共同致福。贺曙光听了心里茫然,感觉这不像是对自己说的话,倒应该是对七叔公说的话,他是普通村民,何谈“带领”?不过,他不好问,知道王寿桃时间宝贵,自己也就是表达一个感谢的意思就行了,不能耽搁王主任太长的时间。于是,一面应承,一面告辞。 王寿桃要他把东西带回去。贺曙光说这些东西不是买的,是自己家里产的,并具体地说木棉花是他母亲晒的,木棉枕头也是他母亲收集的木棉做的。王寿桃做事情认真,仔细看了这两样东西后,确信果然是自己家产的,才改变了态度,不仅高兴地把东西收下了,而且还给他两盒蜂王浆,让贺曙光带给他母亲。据说,两盒蜂王浆传到赵兰香手上后,她没舍得喝,而是来人就拿出来给人家看,最后,硬是把漂亮的蜂王浆盒子磨旧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