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私募新手 (第3/6页)
总算有了成效。 在他看来,成功就得有点“无赖的精神”斯文是没法换来金主们关爱的眼神的。当然,这个观点不一定被其他人认同。 3艰难决策 国内只有公募基金才有明确的法律地位,为了做到于法有据,江彬和萧美伦通过发行证券“信托”产品,获取一条阳光通道,但这样门槛太高,限制颇多。苏震清出于和江彬的私人情谊拿出一百万参与进来,却也只是刚刚迈过最低法定门槛,蔡斌则是联合十几个过去的同事才算勉强获得与苏震清同等待遇。信托资金介入股市以后,必须分散组合投资,不能将资金集中投资于少数几只股票。这一点和公募基金是一致的,唯一的优势是,持股仓位不受限制,可以根据行情演变灵活调配。 直白点讲,私募基金就是专为富人或在业内有门路的人服务的。有讽刺意味的是,私募基金对那些不富有的人来说具有更大的意义。众多不富有的人完全受市场和公募基金支配,而公募基金只要规模能维持住,他们的管理费收入是不受影响的。私募基金不是这样:只有在你为客户赚钱的时候,才能获得报酬。私募基金只收取比银行活期利息还少得多的管理费,把盈利的20%(包括实现和未实现的盈利,不管你是否卖出了头寸)作为基金的报酬。如果你的基金赚钱,那么一切都没问题。但是如果你赔了钱,只有在为客户把亏损补齐之后才能再收管理费。这就意味,如果你在第一年赔了钱,只有在为客户把钱赚回来后才能获得报酬,如果在来年没能赚回来,你仍然没收入。在此规则之下,私募基金会被逼得资金运作既要有创造性,又要极端谨慎。因为他们不能只抱怨市场的形势不好,却照样拿佣金,就像公募基金一样。 江彬很难理解,为什么管理层只让富人从这种安排中受益,而这种规则明显会产生比公募基金更好的业绩。阳光私募让你和投资者同生共死,公募基金让你变成忙于集资和推销的奴隶。公募基金可以一连几年业绩不佳却仍赚很多钱,即便如此,他们还在拼命扩充规模,规模才是最现实的收入来源,有无盈利倒显得次要了。凭什么要这样安排?游戏不应该是这种玩法。 作为一个新手私募基金经理,江彬征得萧美伦的同意,加了一条对投资者的资金进行保护的条款:如果阳明投资的业绩降到负10%以下,就开放和解散基金。加进这一条是因为部分投资者不希望在他出师不利的情况下拿不回钱。江彬本以为这是多虑了,可不幸的事情总在人的思考范畴之外。 着实没有想到,就在江彬刚起步的时候,2000年8月最后一个星期,市场突遭重创,他也套进去了。直到那时,江彬才意识到他根本还不知道真正的基金经理该怎么做。过去做主持人的时候,他只需要在荧幕上谈一些好的投资想法,能给观众带来智力上的愉悦感就行了。到亲自掌控巨量资金时,江彬才体会到做出正确的交易决策太难了。 行情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你必须要清楚,此刻是否应该采取行动,如何行动。慢了就会贻误战机,快了又会过犹不及,适当的时机要做恰当的事情,你不可以出错,因为稍微一点失误就意味着会有一大笔钞票被市场吞噬。 阳明投资刚上路就赔了,还连累了客户跟着一起赔钱,江彬十分过意不去。但他并不打算隐瞒这一点,他明白:业绩是无法隐瞒的,要是你干得很糟糕的话,是骗不了人的。他想尽快挽回亏损,但又担心局面会因他的盲动变得更糟,瞻前顾后,左右为难。他把他的难处讲给苏震清听,到激动处,他甚至表示要撒手不管,重新去干记者。苏震清乍一听就在他头上打了一巴掌,然后朝他咆哮:“江彬,你他妈王八蛋,好好听着,我打你是因为我要救你这嫩头青。”苏震清说话的那种语气太令人难以忍受了,江彬永远也忘不了。可是江彬不得不佩服此人的眼光,他看问题很准,看人更准,尤其难得的是,他总能知道面对什么样的麻烦最应该找什么样的人帮忙解决。他最后说:“清醒清醒,眼前的这些利空还不足以让行情彻底走坏。不过你也不能大意,快去找萧美伦,要多听她的话,多向她学,她是一个老手,她最能处理好你面对的这些问题。” 4盈利模式 那天是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雨点时急时缓地击打着玻璃窗,办公室里的气氛被衬得肃静慑人。江彬穿着西尔斯蓝色西装和白衬衫,打着红领带,手里捧着沏好了的参须麦冬,心中忐忑不安地走近萧美伦的办公桌。 萧美伦很快意识到这次见面是江彬预谋策划的,她第一个问题就是:“你穿西装干吗?天这么热。没人在意你的外表,现在大家只会关心你的业绩。”她接过他手里的茶,喝了一口,似乎感觉不错。 见气氛逐渐好转,江彬语带歉意地说:“这次没能有效规避风险,给阳明投资造成了不小的亏损,我很难过。”江彬以为诚恳或者坦白可以缓和紧张,他说:“其实是我经验不足,而且太过轻率,资金投入运作前没有找到适合我们的盈利模式,致使危机处置不当,进退失据。不过我会尽快纠正,我会…” 江彬说这一番话,随时准备被她截断,谁知她竟一言不发,随他说,这静默使他越说越心慌。 “阿彬,从明天起,你到我这儿来办公。阳明投资的事,我也该多费点心思了。” 江彬赶紧接上话茬,小心翼翼地问:“萧总有何指教,在下洗耳恭听。若有安排,在下听候调遣。” “今天我要教会你一点,真正的‘职业机构’不会去搞所谓的技术分析,它们的核心竞争力有两个:能力和资源。能力主要是融资能力。巴菲特的原理很容易掌握,但是你不可能照样实践,他可以不断追跌,你出多少他进多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