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学期2 (第2/4页)
渐多起来,苍翠的柏树生长在石山上。这里最多的是石头,民居多用石块砌成,连山地的边缘,也用石块方方正正地砌了起来。一块十几亩的香椿园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咏春格外高兴,她喜欢香椿,在她家的院子里,就有一棵跟她同龄的香椿树。 晚上,大家住在泰安县城一个小旅馆,因为人多,只能睡地铺。明早三点登泰山,大家早早休息了。咏春随众人到了住处,听说宇建出去找在此地当兵的同学了,心下不免担心,便起身寻找,但孤身一人,不能走远,只能在附近徘徊。迎面碰到东翔同高主任到泰山入口处询问情况,咏春同他们打了招呼,到一处小摊点要了碗小米粥,打发时间。时间久了,只好回去,途中碰到归来的宇建,终于放心了。宇建说打听到同学部队的驻地离此还有三十多里,估计此行难见面了。 五月七日凌晨两点多,大家洗漱完毕整装出发。到了泰山入口处,需乘景区车辆行至半山腰。停车场里有许多旅游车,但大都已坐满了人,只剩两辆空车。咏春上的那辆车司机是个慢性子,仅收票款就耽误了好长时间,眼见一辆辆车开走,同学们急得直用手敲窗户,司机这才开车出发。车子走得很慢,难道是老旧吗?可车内分明装饰豪华,车况良好!后面又有几辆晚发的车越过此车而去,真急死人了!车子沿着号称“慢十八盘”的盘山路前进,道旁不时出现路标及拐角处的“凸镜”借助车灯及道旁不时出现的路灯,只见左右两侧的山上山下长满了苍松、翠柏、白杨、垂柳以及叫不上名字的树木。 到中天门下了车,咏春不知该往哪儿走,犹豫了一会儿,她找到宇建,章睿、文锋,四人开始登山。四周很暗,等眼睛适应了这里的光线,已上了许多级台阶,文锋替咏春拿行李,宇建的行李章睿提着,宇建背着相机,给大家拍照。那相机,是昨晚他同章睿徒步走了四五站路,押了身份证、九十元钱,花十元租的。 四人的速度挺快,虽是最后一批登山,可被他们甩在身后的游人却越来越多。手执拐杖缓慢前行者,驻足停歇者,有意返回者,都向他们投来羡慕的目光。他们四人也很累,章睿最不坚定,大伙得不断给他鼓劲。咏春一步跨三梯往上攀,她双手总是扶着水泥栏杆,以减轻腿部负重,有时更是干脆双手扶阶,真正的手足并用!每个人都在呼哧呼哧地喘息,但脚下脚步不停。 真不辜负“紧十八盘”的名字,这些青石板铺就的台阶层层向上,陡峭无比,足有四五十度,特别是快至南天门的上千个台阶,又陡又长。大家都已疲惫不堪,每前进一步都很困难。上山的人越来越少,下山的人却逐渐多起来,更多的是在台阶上休息的人,他们横躺竖卧,挡住了上山的道路,爬山者需绕过或跨过。 遇到一拨下山的人群,他们大声呼喊着,告诉登山的人们,说山上下雨了,非常冷,能冻死人。台阶周围此时已被雾气包裹住了,气温很低,咏春四人遇到几位校友,登山的尽头更足了。 南天门到了,刚跨过门槛,一阵阴风呼啸而来,白茫茫的雾气弥漫空中,地上湿漉漉的,像是刚下过一场中雨。刚才登山出了一身汗,湿了衣服,让这冷风一吹,皮肤发麻,寒气透骨,冻得人直打哆嗦。 任老师在此处赶上了咏春他们,大家结伴往前走。路边许多租大衣的在招徕顾客。大家只顾往前走,经升仙坊,过天街、碧霞祠,他们终于到了玉皇顶。风很大,让人站立不稳,而且寒气刺骨。除他们几个,周围的人们个个大衣裹身,衣领高竖。咏春见玉皇顶左边有条小路,不知通往何处,就提议去看看。大家一致同意。谁知刚转过玉皇顶,迎面狂风惊涛骇狼般涌来,让人直打哆嗦,四周白茫茫的,几步以外就什么都看不到。咏春同任老师来到一块山石上,石旁万丈深渊,风狼的冲击力达到顶峰。风携着白雾撞击着他们,仿佛要把他们卷下山崖。享受了一阵风与雾的纠缠之后,大家折回玉皇顶。此时门前空地上汇聚的人们渐渐多起来,校友一批批地到了,围成一大片,南天门处走散的宇建也到了,大家相逢后又结伴同行。 站在玉皇顶向四周望,什么也看不到,雾气牢牢地遮住了人们的视线。扶栏远眺,眼前惟见白云移动。咏春正欣赏缥缈的云雾,忽而,天边高空中隐约现出半截长长的线杆样东西,时隐时现。天空在逐渐变亮,云儿退到一边,线杆一下子跳至人们面前,那么近,转瞬间,一座美丽的宫殿出现在天空,白云在它身旁旋转,线杆成了它的一部分。惊叹声,欢呼声,伴随着相机快门的咔嚓声,玉皇顶沸腾了!云儿彻底退去,四周清晰起来,刚才那座仙宫般的宝殿降至地上,原来那就是望日峰。游人向望日峰涌去,咏春同宇建跑往相反的方向,往玉皇顶西侧进发。两人沿着小路飞奔,到处是巍峨兀立的山石。到了一处,见一傲然挺立的山石,上面赫然写着:“天下第一山——丈人峰”于是他们在此留影,任老师赶过来,三人沿小道下山,至天街,找走散的章睿,没有下落,听谁说上山了,害他们二上玉皇顶,结果仍一无所获。远远见忠永一行正往观日峰去,便赶上他们,前往“仙宫”途中最令人难忘的是“仙人桥”三块巨石互相折叠,悬于空中,走在桥上,脚下是万丈深渊,身旁白云缭绕,山崖峭立,让人心惊胆寒。 大家第三次到达天街的时候,任老师提议在此吃早饭,三人各要了碗小米粥,共要了一斤油条。小米粥五角钱一碗(山下二角一碗),油条三元一斤,只是已被风干了,硬得出奇,咬不动。 下山路上,一直在找章睿,他是最让大伙不放心的一个。到了南天门,这里人聚得最多,咏春同任老师顺右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