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第5/8页)
习班经常搞“模拟高考”的测验“二模”就是“第二回模拟高考”嘹嘹想温好书考出个好成绩争口气,完全可以理解。但阿姐对其前景的绝望也并非毫无根据,这孩子从小跟着父母下放、奔波,换了不知道多少个学校,小学时根本没学到什么东西,到了北京上中学任怎么努力也跟不上趟;飒飒虽然稍好一些,但毕业后能否考上大学也一样是个很大的疑问。 勇哥一边准备报纸、劈柴、发火煤,一边说:“其实,反正也考不上,找个工作算了…” 阿姐便从沙发上欠起身子,残酷无情地说:“算了?!你以为你儿子就该跟你一样,什么学历都没有,随便找个破单位混就算了?!我的儿子就得上大学!就得有高学历!就得像个样儿!…找个工作算了?!找什么工作?还找你们rou联厂这样的工作!整个北京市才算个部级单位,二商局勉强算个局级,下属食品公司勉强算个处级,你们rou联厂好几百人,才是个科级,你一个工会主席,才算个副科级干部,分这么个破单元,据说还是看在你从部队上下来的面子!我算倒霉!北京市分房子,又规定以男方为主,我看我就得跟你老死在这么个鬼单元里头了!暖气管暖气片倒都有,不过那是装饰品!装饰品!什么时候通气?不知道!没人管!没人跟你解释!没人回答!…我算受够了!受够了!”说着便自己用手指揪额头下两边的太阳筋。 勇哥便不再说话。默默地升火,他在一旁帮忙。 趁阿姐去卫生间,把卫生间的门“砰”的使劲关上,估计要在里头待一段时间,他便小声劝慰勇哥:“阿姐是到了更年期了,你别在意…据说妇女闹更年期,除了不死,什么症状都会有,脾气会暴躁得吓人,吃什么药也不灵,怎么劝也没用…就由她去,让着她好了…过一段自然会好的…”勇哥清清嗓子,什么也不说。 阿姐从卫生间里出来以后,情绪竟基本平复,她重新洗过脸,梳过头发,身上飘出一种柠檬香皂的味道,她用正常的嗓音对勇哥说:“咦,你还愣着干什么?小弟来了,家里什么也没有…”勇哥便立即默默地去取买菜的筐子,穿上棉大衣,戴上栽绒帽,又取过手套,临出屋时,阿姐喊住他:“喂!钱够吗?”勇哥尚未答言,阿姐就从自己衣兜里掏出钱包,从钱包里取出两张大票子递给勇哥;勇哥拉开了门,阿姐又叮嘱说:“别一买一大堆!知道你对小弟好,不用那么买!买多了吃不掉,冰箱也塞不下,浪费!”勇哥点点头,走了。 屋子又渐渐温暖起来,阿姐把一钵卤水坐到火炉上,那是mama传给她的一种家庭常备食品——卤水不断加热不断续新,但老卤底子始终保留着,rou类、禽蛋、豆腐干,都是可卤之物,随时可以夹出来切开食用,佐酒辅餐都极为可口。卤水钵渐渐咕嘟咕嘟地哼唱起来。屋子里一时又颇呈温馨气象。 阿姐倚着床上的枕头垛为嘹嘹织一件毛背心,他坐在沙发上,呷着勇哥沏出的毕竟还是放了过多茶叶的茶水,姐弟俩且娓娓谈心。 他讲到自己事业上的展拓,颇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气概,阿姐含笑听着,对于亲弟弟的任何成绩和得益,她都绝无嫉妒只有高兴。 但是一提到别的人的情况,阿姐的反应便不同了。 他提到一位亲戚,他们的姨父,他们都叫他曹叔,他告诉阿姐部里有人提名曹叔当一个局的副局长,话没说完,阿姐便切断说:“才副局长!小死了!他早该当局长了!” 其实,他得到的消息是曹叔连那副局长也未必能当上,因为有人排挤,而曹叔又无过硬的后台。 又提到小哥给他的来信,说见到了去成都签什么销售协议书的鲁羽,当年同台唱戏的那个“袖珍美男子”发了大财了,家里一座小洋楼,间间屋子都安了空调机… 阿姐便撇嘴:“还不都是偷税漏税得来的…什么好东西!” 他便感到阿姐心底里有一团乌云,不管遇到什么山什么水,总要冒出来笼罩其上。 他知道,阿姐在学院第一轮评定副教授职称时,竟然落选,这是骇人听闻的,因为她不仅完全符合规定的条件,而且,在那学院里她的学历是最高的——50年代的研究生,苏联专家亲自带出来的。阿姐的烦闷暴躁,说真的倒未必是更年期使然,其缘由盖出于此。 他便有意扯到二表姐田月明,说你看她在那一界干了那么多年,高级职称没拿到不说,连调级提薪也总是落榜…他想田月明的例子,也许能缓和些阿姐心中的失落感,至少使阿姐感到不那么孤独… 阿姐却扬起下巴说:“谁让她上的不是五年的本科,只是三年的专科!又偏要去嫁个混血儿,生一串千金,不好好上班…” 他便只好拿鞠琴当舒心丸:“鞠琴姐他们文工团评职称,她和茂哥知道自己没学历,爽性根本不申请,倒也省心…我看鞠琴姐还是那么乐乐呵呵的,一点儿不在乎…” 谁知阿姐却突然发起火来:“她一点儿不在乎!她那人总那么一点儿不在乎!可你看她给我介绍的是个什么地方?她介绍完乐乐呵呵地走了,把我搁在这儿她就不管了…她不在乎!我能不在乎吗?!” 他愕然。同时酸辛地想到,确实,鞠琴姐和阿姐似乎有一种由冥冥中的主宰者设定的古怪关系,自从鞠琴姐父母在火灾中双亡,阿姐挽着她胳膊在蜀香中学cao场上走过一圈又一圈之后,鞠琴姐就总在阿姐生活转折期的关键时刻,起一种介绍的作用,阿姐开始总是无比感激地领受,后来却又总是无比烦恼地在心中乃至口中对之抱怨… 记得嘹嘹生下来以后,头一个保姆也是鞠琴介绍的,那是个四川老太婆。按说乡里乡情的,勇哥阿姐又舍得给钱,保姆和孩子单有住处条件也好,该能和谐地相处。谁知没待上一个月,阿姐就烦恼了,倒不是那保姆不能干活,而是在干活时特别是洗尿子时,公然唠叨说:“哎呀,造孽哟,我命好苦啊!我落到这么个地步,给别人家当苦力哟!”原来那四川老太婆是鞠琴一个什么当处长的远房亲戚的母亲。她原来并没给别人家当过保姆,是她投奔儿子以后,儿媳妇整天跟她吵闹,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