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第6/8页)
媳最后水火不相容,她自己赌气提出来“不如到别人家当个保姆,自食其力”儿子劝阻了一阵,而她决心似乎铁铸,这么着才由鞠琴介绍到阿姐这里来的,勇哥阿姐对她很好,奉为长辈,双方并没有发生任何摩擦,而嘹嘹也并不难带…但那四川老太婆一而再再而三地当着阿姐那么唠叨,终于有一天令阿姐不能忍耐,阿姐便对她说:“你莫总说这个话嘛!你要老这么说,我们怎么办?总不能不让你干活了,我们自己来干,或另找别的人干吧?你干活,我们不是给你钱的吗?又没有白让你干!”这话一出来,那四川老太婆便泪落连珠子,爽性掏出手帕揩眼泪擤鼻涕地哭了起来:“造孽哟!我好造孽哟!…”结果阿姐立即跑到鞠琴家,气急败坏地让鞠琴赶紧——一分钟也别耽搁——把那四川老太婆带回她所来的地方… 鞠琴姐却还是不断地给阿姐帮忙。阿姐也还是不断地接受鞠琴姐的帮忙。 鞠琴姐帮阿姐调成的那个学院,原是一所中等专业学校“文革”前一年才升格为大学,因而学校的班底里,掌实权的一大半是当年中专毕业的留校生,他们原来学历很低,但后来一方面拼命参加自学考试提升了学历,一方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也确实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而在评高级职称的过程中他们上下抱成一团,尽量占据百分比中所允许的那些个名额,排斥像阿姐那样,尽管有高学历,但去得晚的大学本科的教师——鞠琴原来何尝知道这些,阿姐上赶着去时,最初也主要是贪图坐一趟公共汽车便可抵达校门,来回方便,谁曾想兴起了高级职称的评定!谁曾想阿姐竟在评定中败北!那评定过程的最后一关是无记名投票,事前谁也没流露出对阿姐的丝毫否定与排斥,但投出的结果却是名落孙山,你说阿姐窝囊不窝囊、憋气不憋气! 但阿姐又不允许任何人对她当面表示同情。有一回崩龙珍来访,他在场,崩龙珍自己情况柳暗花明,自然乐于向阿姐倾泻同情:“他们真是欺侮人!这么投票太离奇了!你应该往上反映!看他们怎么解释?上头一批示,他们就该傻眼了…” 阿姐却白了崩龙珍一眼,硬邦邦地说:“我才不会跟你和你们那口子一样,写一大摞申述材料,没完没了地往上送…我又没给打成右派!我不用!” 崩龙珍当时脸上好下不来。自那以后崩龙珍似乎就很少去阿姐那儿了。 …他记得,那天勇哥买菜回来,依然是过量,知道他最爱吃韭黄,便买了一大捆,说是给他炒韭黄rou丝,阿姐一见那大捆的韭黄便叫喊起来:“怎么回事儿?!你当那是草呀!你当小弟是头牛呀!谁吃得了那么多!” 勇哥便说:“吃不了存起来…” 阿姐跳下床,气冲冲地说:“存哪儿?存冰箱?弄得冰箱里全是那么一股味儿?我冰箱不存这个!存阳台我也闻不得那个味儿!…” 他便赶忙表示,剩下的他乐于带走,他明天再吃一天韭黄炒rou丝也不会厌烦… 那天开饭时,依然是一大桌子菜,勇哥照例不断往他碗里搛菜,阿姐不断气昂昂地说:“少给小弟搛那个…那肚丝胆固醇高,小弟吃多了不好!…你少喝两口吧,看你眼珠子红得像炭球儿一样了!飒飒,多吃些豆腐,豆腐里有卵磷脂,健脑的,你正该吃它…嘹嘹,别老那么没眼力,总得让人支使你你才动吗?——给小舅舀汤,从底下捞点虾仁儿…” 飒飒从放学回来到吃饭,一直没怎么讲话。他记得,那天外甥女儿脸色格外沉郁,与她那个年龄极不相称。飒飒比以前稍丰满了些,个子超过了一米六五,仍显得高、瘦,她头发依然焦黄而稀薄,扎了两个干巴巴的小刷子,崩儿头下深陷的大眼睛极像阿姐,却闪避着别人的观察,仿佛那里面深藏着许多生怕别人窥探的秘密… 他问飒飒:“还有工夫去看卸羊吗?还有兴趣cao根棍子帮着轰羊吗?” 飒飒冷冷地回答说:“早忘了!”表情、声口甚像她的母亲。 …那天从阿姐家里出来,在楼下的空场上,他看见巨大的暖气锅炉仍摆放在干枯的杂草之中,上面已经出现了许多锈斑——那锅炉头年就运抵了,却又不知为什么总不能装进锅炉房启用,周围几座楼里的居民,从苦苦盼望到渐渐失望乃至绝望,终于能心平气和地在那开始生锈的新锅炉前耐心地运煤、搬煤,过他们那屋里有暖气管和暖气片,却仍要烧煤炉子取暖的冬季生活… 那锅炉赫然在楼与楼之间的空地上矗踞着,他不忍心多看,他把头别了过去… 6 常常回想起,阿姐和她的同学们那欢快的歌声: 小乖乖小乖乖, 我来说,你来猜… 惹得他家对门甘木匠一家的一群孩子,都跑到院心,甚至趴到他家窗户上,朝里张望、耸耳谛听… 常常回想起,夜幕降临,院中的马樱花树合上了满树的羽叶,丝状的马樱花放送出阵阵沁人心脾的馨香,阿姐端坐在书桌前,在一盏墨绿罩子的台灯下,抿着嘴写她的日记,当中还不时停笔,托腮凝神沉思… 常常回想起,阿姐把一本小说捧在胸前,两眼炯炯地望着空中,回味着她从那些小说里获取的教益与鼓舞,那些小说的封面事隔多年仍如在眼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海鸥》、《远离莫斯科的地方》… 常常回想起,阿姐用娟秀的笔迹抄写一些激动人心的格言在自制的卡片上,郑重地赠送给他,他过10岁生日时所赠与的格言竟是:“当我死后,请不要在我的坟墓上安放悲哀的安琪儿…”那是一位叫伏契克的捷克共产党人——写过一本书叫《绞刑架下的报告》——说过的;还有一回抄给他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本书里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伏契克和保尔的话最后都归结到人应当为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事业而生存而奋斗,那也是阿姐当时的信念,是的,他常常回想起,阿姐自己用绳子在捆一个铺盖卷,mama问她:“学校既然没规定女学生去,你二哥过两天又正好要来北京,你是不是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