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之中国崛起_第二百五十章四国舰队投降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章四国舰队投降上 (第3/3页)

员陈凯上将的同意后,许辉中将不顾一切地对四国海军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这是自进入全钢结构时代后,海面上所爆发的一场最最激烈、规模最大的海战,正是这场海战的爆发,确保了共和军顺利拿下天津,并进而顺利结束清庭的统治。这还不算,这场海战的胜负,对整个世界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正是这场大规模海战,引发了一场涉及整个星球、把世界各大强国都卷进去的世界大战。

    当然,对于这一些,许辉中将当时可不知道,他发动此战的目的,完全是为了替北伐军消除海上的威胁,从而确保推翻满清大业的顺利进行。面对着中国舰队那近乎疯狂的进攻,在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的四国海军舰队被逼节节败退,并且不得不多次进行短距离高速机动,从而使其的燃料和炮弹更加缺乏。

    战斗是从十月十三号开始打响的,广阔的黄海洋面上,出现了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观。吨位上处于绝对优势的四国海军,却被中国舰队赶得四处乱跑,完全改变了之前由四国舰队追逐中国舰队的局面。直到十六号晚上,已经把四国舰队逼到渤海海峡前的中国舰队,因为燃料和弹药严重缺乏,不得不放弃了继续进攻的打算。

    可以说,这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战斗。原本还算庞大的中国舰队,经过此战之后,军舰损失了三分之二左右,人员损失了六千左右,仅剩下“武汉”号、“南昌”号两艘战列舰和“济南”号、“兴化”号两艘巡洋舰还能勉强参加战斗。而四国舰队更惨,原先那浩浩荡荡、几乎可以打败世界上所有海上强国的联合舰队,只有十七艘军舰能够跑到渤海海峡处,包括六艘战列舰和十一艘巡洋舰。也就是说,四天的海上激战,双方损失的各型舰只竟然达到了百艘左右,这样的损失,在历次海战中,可谓是空前绝后的了。

    好不容易摆脱了中国舰队那如影随形的追逐后,基思上将带着残余的十七艘军舰,慢慢地进入了渤海湾。连番激战,现在的四国舰队,就算把所有的燃料在各军舰之间平均分配,也已经跑不了多远了,而且,这还是以最省煤的速度来计算,如果以高速行进的话,连大沽口也到不了。幸好,中国舰队也没有了燃料和弹药,要不然,四国舰队只能坐等全军覆没的结局了。

    基思上将明白得很,他得在中国舰队补给完毕以前赶到天津港,用天津港那边堆积如山的物质来把舰队重新武装起来。要不然的话,中国舰队再度赶来,他们只能用士兵手中的步枪去跟对方的大口径火炮对抗了。所以,虽然由于燃料不足,速度不能快,可是,对于基思上将来说,他的心早就飞到天津港那边去了。

    十月二十号早上八点多,历经艰难的四国舰队,终于缓缓赶到了大沽口外。海面上的一层薄雾掩护了他们,使得他们一直没有被共和军发现。只是,当他们要驶入海河入海口、赶到天津港的时候,大沽口炮台上的守军,却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几发大口径炮弹落到打头的一艘战列般前面,腾起了巨大的水柱。大沽口炮台上的巨炮并不是最先进的,射程比自己战列舰上的主炮少了一截,并没有办法对舰队产生什么破坏力,可是,历经艰辛,眼看着就要到港口了,却发现迎接自己的是对方的炮弹,这样的打击,让基思上将差点儿一个踉跄倒在指挥舱里面。

    已处于歇斯底里状态的基思上将,立刻下达了进攻大沽口炮台、拿下天津城的命令。只是,这样的命令,只不过是情绪上的一种发泄而已。双方进行了几轮的炮击,却都没有造成太大的破坏,大沽口炮台可是个坚固的堡垒,挨上几发大口径炮弹,跟没事人一样。而共和军所发射的一五五榴弹炮炮弹和火箭炮炮弹,由于口径太小,穿甲能力有限,也只能对上层建筑造成一些破坏而已。

    渐渐从歇斯底里状态中清醒过来的基思上将,终于下达了撤退的命令。没办法啊,军舰现在所余的炮弹有多少,他可是心知肚明的,就算把所有炮弹都用上了,也不可能把大沽口炮台炸毁的。几个月前占领天津城时,八国联军也没有在大沽口炮台这儿讨得了便宜去。面对着这个号称远东地区第一堡垒的大沽口炮台,他们也只能采取包抄的战术,先拿下防守薄弱的后塘炮台,然后派海军陆战队上岸,与巨舰一起海陆夹攻,好不容易才拿下大沽口炮台的。现在形势跟当时可不一样了,占领炮台的,也只有可能是共和军。共和军既然已经并且控制了大沽口炮台,那么,他基思就是派上再多的海军陆战队,也无济于事。再说了,他基思现在手头上,那儿有海军陆战队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