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八十九 (第4/7页)
陛下诞膺宝历,思致理平,虽好贤之心,有逾于前哲,而得人之盛,未迨于往 时。盖由赏鉴独任于圣聪,搜择颇难于公举,仍启登延之路,罕施练核之方。遂使 先进者渐益凋讹,后来者不相接续,施一令则谤沮互起,用一人则疮磐立成。此乃 失于选才太精,制法不一之患也。则天举用之法,伤易而得人;陛下慎拣之规,太 精而失士。陛下选任宰相,必异于庶官;精择长官,必愈于末品。及至宰相献规, 长吏荐士,陛下即但纳横议,不稽始谋。是乃任以重者轻其言,待以轻者重其事, 且又不辨所毁之虚实,不校所试之短长。人之多言,何所不至,是将使人无所措其 手足,岂独选任之道失其端而已乎! 上虽嘉其所陈,长官荐士之诏,竟追寝之。 国朝旧制,吏部选人,每年调集。自乾元已后,属宿兵于野。岁或凶荒,遂三 年一置选。由是选人停拥,其数猥多,文书不接,真伪难辨,吏缘为jianian,注授乖滥, 而有十年不得调者。贽奏吏部分内外官员为三分,计阙集人,每年置选。故选司之 弊,十去七八,天下称之。 贽与贾耽、卢迈、赵憬同知政事,百司有所申覆,皆更让不言可否。旧例,宰 臣当旬,秉笔决事,每十日一易,贽请准故事,令秉笔者以应之。又以河陇陷蕃已 来,西北边常以重兵守备,谓之防秋,皆河南、江淮诸镇之军也,更番往来,疲于 戍役。贽以中原之兵,不习边事,及扞虏战贼,多有败衄,又苦边将名目太多,诸 军统制不一,缓急无以应敌,乃上疏论其事曰: 臣历观前代书史,皆谓镇抚四夷,宰相之任,不揆闇劣,屡敢上言。诚以备边 御戎,国家之重事;理兵足食,备御之大经。兵不治则无可用之师,食不足则无可 固之地。理兵在制置得所,足食在敛导有方。陛下幸听愚言,先务积谷,人无加赋, 官不费财,坐致边储,数逾百万。诸镇收籴,今已向终,分贮军城,用防艰急,纵 有寇戎之患,必无乏绝之忧。守此成规,以为永制,常收冗费,益赡边农,则更经 二年,可积十万人三岁之粮矣。足食之原粗立,理兵之术未精,敢议筹量,庶备采 择。 伏以戎狄为患,自古有之,其于制御之方,得失之论,备存史籍,可得而言。 大抵尊即序者,则曰“非德无以化要荒”,曾莫知威不立,则德不能驯也。乐武威 者,则曰“非兵无以服凶犷”,曾莫知德不修,则兵不可恃也。务和亲者,则曰 “要结可以睦邻好”,曾莫知我结之而彼复解也。美长城者,则曰“设险可以固邦 国而扞寇仇”,曾莫知力不足,兵不堪,则险之不能有也。尚薄伐者,则曰“驱遏 可以禁侵暴而省征徭,”曾莫知兵不锐,垒不完,则遏之不能胜,驱之不能去也。 议边之要,略尽于斯,虽互相讥评,然各有偏驳。听一家之说,则例理可征;考历 代所行,则成败异效。是由执常理以御其不常之势,徇所见而昧于所遇之时。 夫中夏有盛衰,夷狄有强弱,事机有利害,措置有安危,故无必定之规,亦无 长胜之法。夏后以序戎而圣化茂,古公以避狄而王业兴;周城朔方而猃狁攘,秦筑 临洮而宗社覆;汉武讨匈奴而贻悔,太宗征突厥而致安;文、景约和亲而不能弭患 于当年,宣、元弘抚纳而足以保宁于累叶。盖以中夏之盛衰异势,夷狄之强弱异时, 事机之利害异情,措置之安危异便。知其事而不度其时则败,附其时而不失其称则 成。形变不同,胡可专一! 夫以中国强盛,夷狄衰微,而能屈膝称臣,归心受制,拒之则阻其向化,威之 则类于杀降,安得不存而抚之,即而序之也?又如中国强盛,夷狄衰微,而尚弃信 jianian盟,蔑恩肆毒,谕之不变,责之不惩,安得不取乱推亡,息人固境也?其有遇中 国丧亡之弊,当夷狄强盛之时,图之则彼衅未萌,御之则我力不足,安得不卑词降 礼,约好通和,啖之以亲,纾其交祸?纵不必信,且无大侵,虽非御戎之善经,盖 时事亦有不得已也。傥或夷夏之势,强弱适同,抚之不宁,威之不靖;力足以自保, 不足以出攻,得不设险以固军,训师以待寇,来则薄伐以遏其深入,去则攘斥而戒 于远追?虽为安边之令图,盖势力亦有不得不然也。故夏之即序,周之于攘,太宗 之翦乱,皆乘其时而善用其势也。古公之避狄,文、景之和亲,神尧之降礼,皆顺 其时而不失其称也。秦皇之长城,汉武之穷讨,皆知其事而不度其时者也。向若遇 孔炽之势,行即序之方,则见侮而不从矣!乘可取之资,怀畏避之志,则失机而养 寇矣!有攘却之力,用和亲之谋,则示弱而劳费矣!当降屈之时,务翦伐之略,则 召祸而危殆矣!故曰:知其事而不度其时则败,附其时而不失其称则成。是无必定 之规,亦无长胜之法,得失著效,不其然欤!至于察安危之大情,计成败之大数, 百代之不变易者,盖有之矣。其要在于失人肆欲则必蹶,任人从众则必全,此乃古 今所同,而物理之所壹也。 国家自禄山构乱、河陇用兵以来,肃宗中兴,撤边备以靖中邦,借外威以宁内 难。于是吐蕃乘衅,吞噬无厌;回纥矜功,凭陵亦甚。中国不遑振旅,四十余年。 使伤耗遗氓,竭力蚕织,西输贿币,北偿马资,尚不足塞其烦言,满其骄志。复乃 远征士马,列戍疆陲,犹不能遏其奔冲,止其侵侮。小入则驱略黎庶,深入则震惊 邦畿。时有议安边策者,多务于所难而忽于所易,勉于所短而略于所长。遂使所易 所长者,行之而其要不精;所难所短者,图之而其功靡就。忧患未弭,职斯之由。 夫制敌行师,必量事势,势有难易,事有先后。力大而敌脆,则先其所难,是 谓夺人之心,暂劳而永逸者也;力寡而敌坚,则先其所易,是谓固国之本,观衅而 后动者也。顷属多故,人劳未瘳,而欲广发师徒,深践寇境,复其侵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