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图_第一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3/4页)

母亲。

    “你打算靠色相生活?”

    “我才华盖世。”

    “有待发掘,连我都没看得出来。”

    勤勤哈哈大笑。

    文太太忍不住说她:“家都快散了,还一点心事都没有,撒泼撒痴。”

    勤勤吟起来“嘿,最难得呢,夫子赞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文太太说:“你同你父亲一个印子印出来。”

    其实也并不是这样的,勤勤并不见得如此乐观。虽然明知道做人是逐日过的,但总希望有个长远计划,问题是她没有资格策划将来。

    依勤勤心愿,最好能够到纽约与巴黎浸上三五年,什么都不做,光是吸收,吸够了回来,随心所欲画几张画,然后嘭!遇到欣赏她才华的画廊,捧她成名。

    勤勤有时耻笑这种白日梦,但很多时享受梦境乐趣。

    但事实上,她每天需往返出版社做一份极之庸碌的文职。

    但,庸碌通常与悠闲挂钩。

    没有大起大落,没有明争暗斗,世界不知多美好。

    谁会专门特地无聊地针对幽暗角落的一名小角色?他可以蹭在凉处躲一辈子,自生自灭,闲时还可放放冷箭。

    勤勤也时常叹气,光阴如箭,日月如梭,在那种小鲍司一蹭三五七年,再也别想有什么出息。

    几次闷得想举手大叫,只是不让母亲知道而已。

    这次,总算又过了一关。

    勤勤很容易快乐,她天生乐观。

    稍后有电话找她逛花市,勤勤说:“还没吃饭呢,再说吧,”

    这是她的同事杨光。小杨是个极之可爱的人物,但!勤勤深信一个家庭最多只能负担一个艺术家,所以刻意与他维持安全距离。

    但仍然是好朋友,有说有笑,谈起来也投机,小杨是个聪明人,也并不催逼勤勤,两人自相识以来,便维持十分文明的关系。

    小杨马上说:“我隔一会儿同你联络。”

    勤勤挂上电话,便钻进厨房凑热闹,一边嚷肚子饿,一边掀锅盖视察有吃的没有。

    文太太正与老女佣王妈在看蔬菜rou类怎么个配法,转过头来,瞪勤勤一眼,叫她帮忙。

    王妈去迟了,好菜早已卖光,冬笋干且小,火腿中央段早已沽清,正在咕哝不已。

    勤勤恻然,再大的天才也敌不过生活的折磨,父亲这么早去世,怕与这个有关。

    近年来王妈根本没有薪水可支,却并不见异思迁,勤勤出生之后她跟着主人家到今日,并无亲人,在文家地位十分超脱。

    王妈十分具投资才华,小本经营,买股票做黄金,炒外币房产,从未失手,节小成多,年来积存不少,眼看文家家道中落,感慨特别多。

    勤勤好几次警告她:“你再噜苏,就问你借。”

    王妈偶尔回她一两句:“勤勤一点也不可爱了,小时候好,小时候帮我剥毛豆子,一边说:‘我才不要做大人物,叫mama担心事。’多有意思。”

    勤勤就是不信她说过那样没出息的话,就算说过,也非反悔不可。

    不不不不不,她想赚许多许多的钱,同时,出很大很大的名。

    只是渐渐地她觉得这个愿望不大可能实现,因此更加想得厉害。

    扰攘半晌,总算吃过年夜饭。

    大抵也不必做糖点心了,没有拜年的人。

    杨光的电话又到。

    勤勤于是问:“小杨,你可听过有位檀中恕?”

    “有这样一个人吗,哪一行的?”

    “你比我还糊涂,檀氏画廊你有无印象?”

    “啊,你出来,我说予你知道。”

    “现在不用你我也晓得了。”

    “听说它的主持人身份十分神秘。”

    勤勤大奇“怎么会,明明叫檀氏画廊,主人便是檀中恕。”

    “我也是听人说的,勤勤,这同我们有什么关系,出来喝杯咖啡如何?”

    “十分钟后在我家楼下等。”

    临出门,文太大问:“同谁出去?”

    “小杨。”

    “你同他走得太勤了。”

    勤勤在门口站住脚。

    “当心日后人人以为你是他的朋友。”

    勤勤笑一笑“日后再说。”

    她下得楼来,小杨已经准时站在门口。

    她问他:“你有没有去过檀氏画廊?”

    “没有。”

    “真驴。”勤勤取笑他。

    “喂,客气点好不好,那是个颇神秘的地方,叫是叫画廊,实际上是个艺术品转手站,要不你想买画,要不你想卖画,否则恕不招待。”

    勤勤不出声。

    “我们两种人都不是,很难进得去。”

    “他们是否赚很多钱?”

    “当然,”小杨很感慨“艺术家往往穷一辈子,过身之后作品却叫这些人炒得炙手可热,从中获利。”

    勤勤笑“你开始愤世嫉俗了。”

    “这是事实,他们也捧在生的画家,抽佣金抽得离了谱,你听过三七分帐没有?他七你三。”

    “不是去喝咖啡吗?”

    “不过有时气馁,巴不得有机会给他抽七成,你没有见过我的习作吧,每隔一段时间,一捆捆地被家母当垃圾般丢到楼梯间,因为居住环境狭窄,容不了这许多废物,开头我还拣回来塞在床底下,母亲又清出去,最后同我摊牌:‘杨光,你已经二十多岁了,为什么不连人带画搬出去?’这才不敢同她作拉锯战。有时我想,就算一张画卖十块钱,也已经不错了。唉,稀世名画,当垃圾看待。”

    勤勤忍不住笑。

    “凡高在生的时候,可能他们也这样对他。勤勤,人就是这样疯掉的,八十年后,连鸢尾兰这种很普通的习作居然得价五千万美元,世人终于进入他的疯狂世界。”

    “我们到底喝不喝咖啡?”

    “勤勤,当初怎么进的这一行?”

    “那里有间咖啡店。”

    勤勤自顾自向前走,杨光跟在后面。

    两人找到一张位子,挤着坐下,四周围闹哄哄,根本没办法谈话。

    不过咖啡倒是很甘香。为什么进这一行?普天下的行业,只有从事文艺工作可以乱发牢騒,喏,一句怀才不遇解决所有烦恼,从来没有学艺不精这回事。

    小杨说:“夜深了,在饭桌上画国画,还给老父白眼。”

    “今夜你的苦水特别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