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各国直升机二 (第2/5页)
-22,并获得苏联军方批准,卡莫夫得以继续他的研究。预计制造三架原型机。ka-22不像苏联或世界上建造的任何一款飞行器。它有机身、机翼和尾翼,就像一架常规的固定翼飞机。它以常规方式快速起飞,并装有巨大的、四片桨叶的旋翼,直径73。8英尺,装在每一边机翼末端的发动机舱的顶部。这些发动机每个装有一台5,900马力的索勒维夫(soloviev)tv-2vk型涡轮螺旋桨发动机驱动旋翼,也驱动一套四桨叶的推进器。为了装载和下载货物,驾驶舱下方机身前部有巨大的空间,并在右边装有铰链,机身前端可以打开,为了不妨碍运载的大型货物通过。 卡莫夫设计局的ka-22vintrokryl在机身尺寸、速度和完全垂直起飞性能方面不像世界上任何一架曾见过的飞机。 1954年秋季第一架ka-22的风洞试验测试报告在空气流体力学研究所(tsagi)进行评估。四年后,有关使用改良的军用mi-4直升机旋翼系统的测试完成。1958年年底,第一架ka-22原型机交付卡莫夫试验设计局(okb)飞行开发部使用。到次年三月为止,发动机测试、机体振动评估、燃油系统校准、控制系统改造,以及旋翼和螺旋桨的调整均已完成。a-22开始它第一次场内飞行,期间飞机经历勒严重的震颤。结果,作出几处修改和调整,包括替换旋翼桨叶,调整环流倾角控制单元和联接铰链,修正载重平衡,改变旋翼修正表和前倾角。ka-22随后在1959年8月15日进行了它首次非场内悬停。不稳定和控制问题重又出现,飞行模拟器的建造成为必要,利用模拟器后来进行悬停飞行揭示:两幅旋翼需要相反方向旋转。 飞行包线逐渐扩展,螺旋桨仍在使用,前飞速度在慢慢提高。1959年10月11日,ka-22向苏联空军司令官和苏联航空工业部部长作出示范。然后它在过去的六个月中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在1960年4月这些调整后的首次飞行再次显示了严重的振动问题,这次问题的起源立即追向桨叶蒙皮,右舷旋翼其中一片桨叶的蒙皮试验中完全剥落下来了。这次轮到转向研究旋翼桨叶上顺旋翼方向的破裂问题了,测试了几种以不同材料制成的桨叶和气流断面类型,旋翼桨毂也进行了改良。 1961年7月9日在图斯诺(tushino)举行的航空展览会ka-22首次在公众面前登场,以它绝对大尺寸的机身和快速度给参展的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北约(nato)给起绰号为“铁环”,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旋翼飞机。ka-22在图斯诺露面三个月后,就创下了三项世界航空记录,其中包括以356km/hr(221英里/小时)的速度飞越15-25km的航程。“铁环”巨大的载重性能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示范具有一次运输g(36,343磅)的有效载荷到2,588m(8,491英尺)高度。由于原装的汽油发动机太差的动力稳定性,他们换装了5,500马力的d-25vk型涡轮螺旋桨发动机,而替换下的发动机被安装到了新的军用mi-6重型运输直升机上。这个改革导致了“铁环”被再次指定为ka-22m型,并确定为将来的产品标准。a-22m首次试飞,达到了3,280英尺高度和124英里/小时的速度记录。 1962年2月,苏联空军和民用航空总局发起了一项联合飞行评估计划。这年夏天,决定运送两架ka-22m飞机到莫斯科进行进一步测试。1962年8月28日早晨,就在这次运送飞行期间,其中一架飞机进入急剧的螺旋俯冲而坠毁,七名机组成员死亡。后来的事故调查将此次坠毁原因归结于右舷旋翼机械故障,飞行机组成员失去控制。后来,在飞机中考虑安装弹射座椅,但是此举从未执行。突发的事故导致了该计划两年的退步,同时对飞机改进了改进,三架同型机处在不同的建设阶段。 a-22m完成了初步的飞行开发计划,准备参加预定的军用/民用评估。然而,灾难再次降临,第二架ka-22m在1964年7月16日机组试图从偶然的下降中恢复平飞时导致了更猛烈的机动,右舷发动机舱室断裂后,机组遭受毁灭性坠毁。随后的调查推断,这期事故的原因与两年前首次事故都是由相似的原因导致的。没有一架机是在适宜飞行的条件下,并且面对保留机身的大量修正,国家航空技术委员会表决终止ka-22m的开发,引用该机极大的复杂性为例证,特别是发动机要同时给旋翼和螺旋桨推进器提供动力。这就暗示着这些应该在将来的重型运输直升机上吸取的教训。没有一丁点幸存的飞机部件保存下来。 尽管在ka-22开发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但它仍能够示范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飞行性能,甚至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它已经达到一个比它同时代许多直升机快得多得前飞速度,同时伴随非常大的有效载荷能力。“铁环”的持久影响在后期的苏联设计方案中是显而易见的,不管是在建的还是未建的。军用mi-12(北约绰号“信鸽”),出现在1960年代后期,保持了曾建出的最大的旋翼飞机,采用了近似ka-22的旋翼结构,但取消了辅助的向前推进螺旋桨单元,单纯靠主旋翼实现推进和起飞。 美国 美国旋翼机公司(gca) 美国旋翼机公司(gca)组建于二战结束后,目的是生产比当时存在的任何一种性能更好的直升机。特别是,gca正在寻求提高最大速度的途径,并试验了几种新颖的旋翼控制概念,包括用于控制飞行方向的旋翼顶端刹车控制系统。 他们的第一款设计方案,指定为gca-2a,使用共轴式班迪克斯(bendix)原型j直升机,带有改良的旋翼系统和机身每一面附加的推进器。每个推进器由一台100马力的美国本土产发动机提供动力,安装在突出的舷外支架上。推进器可以独立cao作用于偏航方向控制。直径48英尺的主旋翼由一台450马力的“普拉特”和“惠特尼”r-985型发动机提供动力。在巡航飞行阶段,桨叶的旋转倾角是值得关注的小于没有辅助推进器要求的角度。首次飞行在1949年11月底进行。 旋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