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五十五 (第4/6页)
第二年,尚书王骥出京督察军务,郦堃独自管理兵部事务。 当时边疆多有警报,将帅缺乏人选,墉堃请求命令朝廷内外广泛举荐有谋略才干勇武的士人,以准备任用。 六年,山东遭灾。 墉堃请求放宽民间繁殖牧养马匹赔赏的法令,以恢复百姓的财力。 十年,进升为尚书。 旧有制度各卫从百户以下当接替的,必须到京城考试,道路迁远没有钱的,终身不能接替。 废垒请求就近命令各都司考试他们,人们都认为方便。 瓦剌也先势力强盛,墉堃请求作好防备,又和朝廷大臣商议上奏策略,请求增加大同兵力,选择有智谋的大臣巡视西北边疆事务。 不久又请求废止京城士兵修建城池的劳役,命令他们休息以应付紧急情况。 当时不能采纳。 也先入侵,王振主张皇帝亲自出征,不和朝廷商议可以不可以。 诏书下达,墉堃上疏说:“也先入侵,一个边将就足以制服他们。 陛下作为一国之主,怎能不珍重自己。 “不听。 已护卫皇帝出关,竭力请求回宫。 王振恼怒,命令他和户部尚书王佐都随大营行军。 墉堃落马几乎死去,有人劝他留在怀来城治病。 墉茎说:“皇帝行在途中,敢托病自由行动吗?”皇帝到宣府,朱勇战败阵亡。 墉堃请求快速入关,用严整的军队殿后。 不回复。 又到皇帝驻地申诉请求。 王振恼怒地说:“迂腐的儒生怎么懂得用兵之事,再说者处死!”廊堃说:“我为国家百姓说话,害怕什么?”王振叱令左右把他拖出去。 墉堃和王佐相对哭泣于帐中。 第二天,军队覆没,郦董死难,时年六十五岁。 郦堃为人勤奋廉洁端正谨慎,生性十分孝顺。 父亲墉子辅任句容教官,教育墉婪很严格。 墉茎在陕西时间久,想见一见父亲,就计划聘任父亲为乡试考官。 父亲愤怒地说:“儿子任监察官,而父亲任考官,怎么防范?”急速去信责备他。 郦堃又曾经寄给父亲褐布,父亲又寄信责备他说:“你掌管刑律,应当洗刷冤情解决疑难问题,以无愧于任命,从哪里得到这块褐布,用来玷污我。”包好退还他。 墉堃捧信跪读,哭着接受教诲。 景泰初年,追赠墉茔少保,任他的儿子墉仪为主事。 成化初年,赠谧号忠肃。 王佐,海丰人。 永乐年间乡试中举。 毕业于太学,以学问品行闻名,升任吏科给事中。 仪态稳重,上奏对答详尽儒雅,被宣宗所关注。 童德二年,破格拜授户部右侍郎。 因太仓、临清、德州、淮、徐各仓多累积的弊病,诏令王佐巡视。 平江伯陈管进言说,漕运的士卒十二万人,每年漕运艰苦,请求征集和漕运士卒数量相同的南方百姓,轮流担任转运。 诏令王佐去和陈坛及黄福商议。 王佐回来上奏,东南民力已困乏,建议就被搁置。 接受命令治理通州到直沽的河道。 事后,到宣府商议屯田事务。 英宗刚即位,出京镇守河南。 上奏说军卫征收税粮,jianian诈弊端到处出现,请求改变制度。 朝廷商议除边卫外,都改为隶属有司。 不久召回,命令管理甘肃军饷。 正统元年,治理长芦盥税。 三年,管理京城和通州的仓库货场。 所到之处事情没有办不好的。 六年,尚书刘中敷获罪,召回管理户部事务,不久进升为尚书。 十一年,秉承诏令审讯安乡伯张安兄弟争夺俸禄的事,被判定和法司相互推诿有罪,被弹劾交付法司审讯,获得释放。 当时军队四处征伐,耗费动不动就极多,国库空虚。 王佐从容调剂,节约紧缩有方。 在户部时间久,不追求显赫的名声,而宽大忠厚有节制,政务杂乱,不曾荒废学业,人们称他为君子。 土木之变,和墉堃、丁铉、王永和、邓鉴同时遇难。 追赠少保,任命他的儿子王道为户部主事。 成化初年,赠谧号忠简。 丁铉,字用济,丰城人,永乐年间进士。 任命为太常博士。 历任工、刑、吏三部员外郎,进升为刑部郎中。 正统三年,破格授予刑部侍郎。 九年,出京管理四川茶税,上奏减少固定的数量,以等待丰收之年。 到江、淮和山东、河南赈济饥荒,人民都依靠他。 平日温顺恭谨像没有能力,遇事都能办好。 随从出征阵亡,追赠刑部尚书,任他的儿子丁琥焉大理评事。 后赠谧号襄愍。 玉永和,字以正,昆山人。 年少时十分孝顺。 父亲生病卧床十八年,侍奉汤药从不松懈。 永乐年问乡试中举,历任严州、饶州训导。 因蹇义的推荐,任兵科给事中。 曾经弹劾都督王或镇守煎刈放纵寇贼,以及锦衣马顺违法的事情。 持符节册立韩世子的妃子,举发宦官傲慢的罪行。 以刚劲正直闻名。 正统六年,进升为都给事中。 八年,升任工部右侍郎。 随从出征阵亡,追赠工部尚书,任他的儿子王汝贤为大理评事。 后来赠谧号襄敏。 邓桨,字孟扩,南城人。 永乐末年进士。 任命为监察御史,奉诏巡按苏、松各府。 任期屈满将要被接替而离去,父老乡亲到京城请求留任,得以允许。 不久又因服丧离去。 宣德十年,陕西缺按察使,诏令朝廷大臣举荐清廉谨慎有威望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