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五十五 (第5/6页)
杨土奇推荐邓柴,于是就任命他。 正统十年,入京任右副都御史。 北征时随从皇帝,军队出了居庸关,上疏请求皇帝回宫,将军事完全交给大将。 到宣府、大同,又两次上疏。 都不答覆。 等到遭遇变故,同行的人告诉他说:“我们可以自行离去。”邓柴说:“皇帝都没地方走,我们还回到哪里去呢!主上受辱臣子当死,这是本分。”于是遇害。 追赠右都御史,任他的儿子邓瑺为大理评事。 后来赠谧号襄敏。 英宗出征时,配备文武百官随行。 在土木六师覆没,将相大臣和随从官员死的不可胜敷,英国公张辅和各侯伯各自有传记,其余有姓名可考的,卿寺则有龚全安、黄养正、戴庆祖、王一居、刘容、浚寿,给事、御史则有包良佐、姚铣、鲍辉、张洪、黄裳、魏贞、夏诚、申佑、尹兹、童存德、孙庆、林祥凤,庶寮则有齐汪、冯学明、王健、程思温、程序、逯端、俞鉴、张瑭、郑管、俞拱、潘澄、钱禺、马预、尹昌、罗如墉、刘信、李恭、石玉。 景帝即位,追赠抚恤各大臣之后,从给事、御史以下,都下诏褒奖赞美,录用他们的儿子为国子生,一时间丧葬抚恤的礼式很是完备。 龚全安,兰溪人。 进士,授任工科给事中,多次迁升至左通政。 死后追赠通政使。 黄养正,名蒙,以字行世,瑞安人。 因善于写文章除授中书舍人,多次迁升至太常少卿。 死后追赠太常卿。 戴庆祖,溧阳人,王一居,上元人。 都是祭典中的乐舞生,升任至太常少卿。 死后都追赠太常卿。 包良佐,字克忠,慈溪人。 进士,授任吏科给事中。 鲍辉,字淑大,浙江平阳人。 进士,授任工科给事中,多次对国事有所建议。 张洪,安福人,黄裳,字符吉.曲江人。 都是进士,授任御史。 黄裳曾经进言说宁、绍、台三府因瘟疫而死亡三万人,死的人应当免除租税,活着的人应当赈济抚恤。 巡视两浙的盐务,请抚恤水灾。 回复可以。 魏贞,怀远人。 进士,任御史。 申佑,字天锡,贵州婺川人。 父亲被虎咬,申佑拿木棍奋力打虎,得以幸免。 乡试中举,进入国学,率领诸生营救祭酒李时勉。 不久中进士,拜授四川道御史,以正直敢言闻名。 尹兹,字太和,巴人。 童存德,字居敬,兰溪人。 都是进士,任御史。 林祥凤,字鸣皋,莆田人。 因乡试中举授任训导,升任御史。 齐汪,字源澄,天台人。 以进士身份任兵部车驾司郎中。 程思温,鍪源人。 程序,常熟人。 逯端,仁和人。 都是进士,任员外郎。 俞鉴,字符吉,桐庐人。 以进士身份除授兵部职方司主事。 皇帝北征,郎中胡宁应当随从,因病请求让人代替,俞鉴慷慨答应。 有人说:“家逮孩子小怎么办?”俞鉴说:“为了国家,臣子怎敢考虑自己和家庭!”尚书墉堃知道他贤良,多次与他商量事情,俞鉴说:“只有竭力规劝回师了。”当时不能采纳。 张瑭,字廷玉,慈溪人。 进士,授任刑部主事。 尹昌,吉水人。 进士,授官行人司正。 罗如墉,字本崇,庐陵人。 进土,授任行人。 随从北征,临行,告别妻子儿女,发誓以死报国,嘱咐翰林刘俨为他的墓作墓铭。 刘俨震惊而拒绝,罗如墉笑着说:“出行后会应验的。”遇了几天果然死难。 刘容,太仆少卿。 浚寿,尚宝少卿。 夏诚、孙庆都是御史。 冯学明,郎中。 王健,员外郎。 俞拱、潘澄、钱禺,都是中书舍人。 马预,大理寺副。 刘信,夏官正。 李恭、石玉,序班。 籍贯都无从考证。 孙祥,大同人。 正统十年进士。 任职兵科给事中。 升任右副都御史,防守紫剂关。 也先侵犯边关,都指挥韩青战死,孙祥坚守四天。 也先由小道进入,夹攻他,关被攻破。 孙祥领兵巷战,军队溃败被杀,谏官错误地弹劾孙祥弃城逃跑。 寇贼撤退,有关部门修理关隘,在战地找到他的尸体,焚烧后埋了,没有报告让皇帝知道。 孙祥的弟弟孙祺到朝中陈述冤情,下诏抚恤他的家人。 成化元年,录用他的儿子孙绅为大理寺右评事。 又有个叫谢泽的,上虞人。 永乐十六年进士。 由南京刑部主事出任广西参政。 正统末年,升任通政使,防守白羊口。 军队战败于土木,守边的人没有坚定的斗志,谢泽和他的儿子谢俨诀别而前去。 接受职务汝几天,也先军队大量侵入,守将吕铎逃跑。 谢泽督促士兵把持山口,大风扬沙,不能分辨人和马。 有人请转移到其它关口躲避敌人,谢泽不允许。 寇贼到来,众人溃败,谢泽按剑厉声叱责寇贼,于是被杀。 事情被皇帝得知,派官员埋葬祭祀,录用谢俨为大理评事。 袁彬,字文质,江西新昌人。 正统末年,以锦衣校尉身份护卫皇帝北征。 土木之变,也先劫持皇帝向北离去,随从官员都奔跑逃散,祇有袁彬随从服侍,不离左右。 也先侵犯左旦、童府,进逼京城的时候,都侍奉皇帝随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