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七十八 (第3/4页)
,不为苟异。但是古非今,俗间之常情; 爱远恶近,世中之恆事。而千载之下,独论古制,惊俗之谈,固延多诮。脱有深赏 君子者,览而揣之,傥或存焉。 谧不饮酒,好音律,爱乐山水,高尚之情,长而弥固,一遇其赏,悠尔忘归。 乃作《神士赋》,歌曰:“周孔重儒教,庄老贵无为。二途虽如异,一是买声兒。 生乎意不惬,死名用何施。可心聊自乐,终不为人移。脱寻余志者,陶然正若斯。” 延昌四年卒,年三十二,遐迩悼惜之。 其年,四门小学博士孔璠等学官四十五人上书曰:“窃见故处士赵郡李谧:十 岁丧父,哀号罢邻人之相;幼事兄瑒,恭顺尽友于之诚。十三通《孝经》、《论语》、 《毛诗》、《尚书》。历数之术尤尽其长,州闾乡党有神童之号。年十八,诣学受 业,时博士即孔璠也。览始要终,论端究绪,授者无不欣其言矣。于是鸠集诸经, 广校同异,比三《传》事例,名《春秋丛林》,十有二卷。为璠等判析隐伏,垂盈 百条。滞无常滞,纤毫必举;通不长通,有枉斯屈。不苟言以违经,弗饰辞而背理。 辞气磊落,观者忘疲。每曰:‘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遂绝迹下帏,杜 门却扫,弃产营书,手自删削。卷无重复者四千有余矣。犹括次专家,搜比谠议, 隆冬达曙,盛暑通宵。虽仲舒不窥园,君伯之闭户,高氏之遗漂,张生之忘食,方 之斯人,未足为喻。谧尝诣故太常卿刘芳推问音义,语及中代兴废之由,芳乃叹曰: ‘君若遇高祖,侍中、太常非仆有也。’前河南尹、黄门侍郎甄琛内赞近机,朝野 倾目,于时亲识求官者,答云:‘赵郡李谧,耽学守道,不闷于时,常欲致言,但 未有次耳。诸君何为轻自媒衒?’谓其子曰:‘昔郑玄、卢植不远数千里诣扶风马 融,今汝明师甚迩,何不就业也?’又谓朝士曰:‘甄琛行不愧时。但未荐李谧, 以此负朝廷耳。’又结宇依岩,凭崖凿室,方欲训彼青衿,宣扬坟典,冀西河之教 重兴、北海之风不坠。而祐善空闻,暴疾而卒。邦国衔殄悴之哀,儒生结摧梁之慕。 况璠等或服议下风,或亲承音旨,师儒之义,其可默乎!”事奏,诏曰:“谧屡辞 征辟,志守冲素,儒隐之cao,深可嘉美。可远傍惠、康,近准玄晏,谥曰贞静处士, 并表其门闾,以旌高节。”遣谒者奉册,于是表其门曰文德,里曰孝义云。 郑修,北海人也。少隐于岐南几谷中,依岩结宇,独处淡然,屏迹人事,不交 世俗,耕食水饮,皮冠草服,雅好经史,专意玄门。前后州将,每征不至。岐州刺 史魏兰根频遣致命,修不得已,暂出见兰根,寻还山舍。兰根申表荐修,肃宗昭付 雍州刺史萧宝夤访实以闻。会宝夤作逆,事不行。 史臣曰:古之所谓隐逸者,非伏其身而不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智 而不发也。盖以恬淡为心,不皦不昧,安时处顺,与物无私者也。眭夸辈忘怀缨冕, 毕志丘园。或隐不违亲,贞不绝俗;或不教而劝,虚往实归。非有自然纯德,其孰 能至于此哉? 部分译文 眭夸,又名昶,赵郡高邑人。祖父眭迈,是晋代东海王越的军谋掾,后沦落于石勒政权,任徐州刺史。父亲眭邃,字怀道,官任慕容宝的中书令。眭夸少年时气度很大,不拘小节,沉溺于阅览书传,从不经心于世俗事务。喜欢饮酒,超脱于世事之外,有正大刚直之气。眭夸二十岁时父亲去世,哀伤悲痛使他鬓须都白了,每次悲伤哭号,使人听了都为之泪下。情cao高尚而不肯出仕,终日寄情于山泉丘壑。同郡人李顺想要同他交结,眭夸却拒绝与他往来。国中老幼没有不惧怕他的。 眭夸年轻时与崔浩结成莫逆之交。崔浩任司徒时,曾上奏朝廷要征召眭夸任他的中郎,眭夸推辞有病而不赴任。州郡官府强行派遣,他才不得已而去到京师。眭夸在京与崔浩相见,停留了几天,仅仅同他一起饮酒,谈叙平生,全不涉及世利之事。崔浩每每想要说服他就官职,竟然连一句话也说不来。他受人敬畏的情况可见一斑。崔浩后来只得把皇帝的诏书丢在眭夸怀中,也不开口说话。眭夸对崔浩说道:“桃简,你已经当上了司徒,为什么非要以这种事情来劝勉国中的士人呢!我就在此和你告别了。”桃简,是崔浩的小名。崔浩考虑到眭夸就要回家。当时眭夸骑的是一匹骡子,没有别的坐骑,崔浩就把眭夸的骡子藏在马厩里,想要用这个办法把他留住。睦夸于是请托家乡到京送租的人,谎称自己为驾车的,混出京城。崔浩得知后感叹地说:“眭夸是一个志节高尚的士人,本来就不应该用微小的官职去侮辱他。又逼得他拄着拐杖赶路回家,我应当用什么言辞去向他谢罪呢?”当时朝廷法度非常严峻,眭夸既然私自归还故里,将会受到私归的罪责。崔浩多次请朝廷左右帮助,才使他免于定罪。过了一年,崔浩把眭夸原来所骑的骡子送还给他,又把自己所乘的马赠送给他,并写了一封书信表示道歉。眭夸却不接受他送来的骡马,也不给他回信。到后来崔浩被杀,眭夸为他身着素服,并接受乡里之人的吊唁,过了一段时间才停止。眭夸感叹地说:“崔公既死,谁能更容眭夸?”于是写下了《朋友篇》,文章中的言辞意义受到当时人们的称赞。 眭夸的岳父钜鹿人魏攀,是当时的名达之士。与眭夸两人从不讲究翁婿之礼,相互之间情投意合,就像是一对好朋友。有人对眭夸说:“我听说极有才能的人必定身居贵官,你为什么独独要在乡间山居呢?”眭夸因此而写下了《知命论》来加以解释。眭夸终年七十五岁,眭夸殡葬那天,各方的人赶来送葬,门庭若市。眭夸没有子嗣。 冯亮,字灵通,南阳人,是萧衍属下平北将军蔡道恭的外甥。冯亮少年时博览群书,尤其喜爱研究佛家教义。他跟随蔡道恭到义阳,恰好遇上中山王元英平定义阳城,把冯亮也拿获了。中山王英平素就听说冯亮的名声,便对他以礼相待。冯亮性情清雅高洁,到了洛阳以后,就在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